服务热线:400-811-9908

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改革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号 作者:唐景莉 袁芳 王锋 常静 发布时间:2021-03-11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总体方案》对“破五唯”、实施“四个评价”等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有利于从根本上激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高校必须深刻把握《总体方案》的要求和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教育评价从“指挥棒”升级为“推进器”、从“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造更多新动能。 

  坚持问题导向,重新认识教育的本源 

  导向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指引,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化解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要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高等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实质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用“顽瘴痼疾”这四个字来形容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足见这些问题积淀之久、弊害之深、解决之难。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多年来一直在呼吁:要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对全社会开展一次教育启蒙,重新认识教育的本源,回归教育理性和教育规律。只有如此,方能缓解大家在教育方面的普遍焦虑,进而破解国家对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的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要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找准问题发生的源头和规律。应该看到,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等评价标准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唯”,问题根源在于“五唯”标准的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功利化。使教育评价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初心。

  坚持问题导向,关键是要着力解决问题。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等教育要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就必须正视“五唯”的局限性,更要看到这种评价标准,更多地适用于培养和选拔追赶型的标准化人才,却不适用于培养和选拔创新型和超越性人才。在中国全面进入新时代,创新、卓越、引领、独创成为国家和社会全新战略抉择的时代,需要更加科学适配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提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式和主要任务,抓住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问题,提供了具体目标和行动路径。 

  在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看来,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 

  改进结果评价,破除的是单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硬性指标”的简单做法,而非完全摒弃“五”类硬性指标,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挖掘硬性指标之外的“软指标”,从一元到多元。强化过程评价,应从“一考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转向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诊断功能,及时对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进行诊断反馈,及时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及时对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最终为教育及学生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增值评价,改变重终点轻起点轻过程、重选拔轻培养的倾向;优先关注教育过程和学生发展,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教学、学校管理、政府治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反馈,全面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健全综合评价,重在多元,即评价内容上,全方位考察考试成绩、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评定;评价方法上,应以教育评价理论和技术创新为重点,促进教育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上,坚持政府、学校、教师、同行、第三方多方参与,探索建立政府评估、学校自评、独立第三方执行评价、国际参与和民众监督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总体谋划和系统设计,还必须树立科学的精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既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要秉承科学的态度。二是利用自身优势,科研先行。构建政府、高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都需要做大量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三是利用高校科研成果以及科学技术,创新教育评价手段和工具。要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加紧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更科学、更先进的手段、方法和工具。 

  坚持目标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以实现目标为方向,坚定不移、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行。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树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令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

  坚持目标导向,必须深刻把握目标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运用人才等方面做出全方位、系统性改变。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委员表示:教师在教学过程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队伍质量直接影响办学质量。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形成性评价,如资历、经历、成果等。二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贡献度,如教学意识、参与度等。目前,我们应扭转重教师自身成长、轻教师对教育教学贡献的评价现状,要更加注重两者之间的平衡。

  在许多代表委员看来,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每天都在发生,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有相当的评价效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认真研究和提高教师教育评价能力,为教育评价改革先走出关键的一步。

  要改革教师评价,引导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第一职责,扭转“唯论文”“唯帽子”倾向。要秉承“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总思路,积极探索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在教师年度岗位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需要的实际,合理筛选评价要素指标,科学赋予指标分值权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年度师德考核积分制;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尊重教师的成长规律,充分利用能够自主评聘的优势条件,发挥教师引进、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等在平衡数量和质量之间关系的“指挥棒”作用,加快扭转基于累加逻辑的考核评价导向,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切实改变定量的考核评价制度,以“质量和数量相结合”为核心原则,结合同行专家评价办法,形成涵盖不同学科、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师能力要素的分类评价制度,为教师育人工作的“保质保量”提供制度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带来了一份《关于建立多元综合评价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建议。吕建校长认为,过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智,在其他方面体现得不够充分。学生更加注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习惯于以成绩和分数作为产出和评价标准,在锤炼体质意志、涵育审美品格、培养创新实践意识等方面不够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他认为,现实中,把考试等同于评价,以分数代表能力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这是导致教育“内卷”现象的重要原因。“以分取人,忽略学生个性和禀赋差异,轻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兴趣需要,或多或少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胡卫说。

  要改革学生评价,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要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做法,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倾向;“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要在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7方面下功夫。在理念导向上,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在实施路径上,要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在目标引领上,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评价方式上,要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关于“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袁亚湘强调,不应过多聚焦于“顶尖人才”,要重视没有任何“帽子”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为他们减轻科研工作上的多重压力,关注他们的成长道路,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沉下心”搞研究。

  要改革用人评价,破除“唯文凭”倾向,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正向牵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要“破”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规范高校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用人单位要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坚持结果导向,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坚持结果导向,就是以工作成效为标准,以优异的业绩接受检验、评价工作。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就是要看改革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不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了高校办学定位明确、类型分明、特色彰显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制订江苏实施方案,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坚持结果导向,要以改革实绩和成效为准绳。要看改革结果是否形成科学化、专业化的评价体系。在科学化方面,要完善评价基础理论。政府应加强高等教育结构评价、绩效评价、社会评价等顶层设计,特别是社会中介组织开展独立评价的可行性论证;修订完善评价政策和法规,为构建高等教育评价新框架、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提供理论与法律支撑。开展评估机构资质认证研究,建立资质鉴定行业规范。要注重评价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评价专家要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验;其次,要设置教育评价专业,选取部分知名高校开设教育评价专业,专门培养教育政策评价方面的研究生。要注重实证研究,建立教育数据库。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全国性的高校评价中介机构和专业性的大学评价中介机构。前者应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负责全国高校的审核评估及新建本科学校的资格审查。后者应由各学科学会、学术团体组建,负责高等教育机构学科专业的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加强自身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严格成员选拔,严格评估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学习荷兰允许学生参与起草学科自评报告的做法,建立学生全过程参与评价机制。此外,切实发挥教育协会在评价中的作用。

  坚持结果导向,要看评价体系是否推动改革更加有力,是否营造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提议, “要尽可能下放人事管理权,将副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任用权、教师职称评聘权、教师自主招聘权、不合格教师解聘权、自主招生权、财政经费和合法筹集的教育经费自主使用权、教师绩效工资的自主分配权、课程改革自主权等下放给学校。还要大幅减少各级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双一流”建设要围绕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等方面,不断增强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创新发展,为“十四五”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支持。

  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难度更大,系统性和复杂性更强。虽然高校重视人才培养的热度在升温,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作为改革“指挥棒”的作用,着力推动高校实现教育评价改革新突破。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改革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及时制定配套制度。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要狠抓落实。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和单位进行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教育督导要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予以督促纠正,依规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要更大范围内地加强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高校应利用校内校外新闻媒体加大对科学教育理念和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在整个社会营造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扩大改革受益面。

  新起点,新征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这“三个导向”,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维导图和方法路径,也是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遵循。许多代表委员表示,我们要不懈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各方共同支持改革的合力。当务之急,是提高高等教育评价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