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11-9908

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案例|多元视角下的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评价

来源:第一教育专业圈 发布时间:2021-07-11

新课标把高中思政课明确定位为活动型课程,凸显了活动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尽管在认知层面人们对于议题式活动型教学还存在争论,但在实践层面上,广大思政教师们已经开展了广泛的探索。那么,这些议题式活动教学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怎样对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评价就成为我们不得不研究的问题。

从目前的议题式教学实践来看,要想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就需要在活动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针对性的设计活动,以落实教学目标,培育核心素养。而评价议题式活动设计的成效,可以尝试从教师熟悉的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情境设置等入手。本文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课为例,尝试从这些角度来对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实施进行评价。

依据教材重难点来设置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式,而单元教学目标清晰展现了本单元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层次,指明了教材重难点,为议题的设置和活动设计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本节课是部编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内容, 本节课所在框题和后面两框题的关系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第一框题“社会历史的本质”包含两目,本节课是第一目,主要讲述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人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本节课是第二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础,这两目内容构成了递进关系。因此,将本节课的总议题确定为“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有效体现出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来阐述社会历史的本质,讲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任何议题和活动的设计,都需要我们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想知什么。只有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才能有助于设计贴近学生认知的有效议题和有效活动,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实到人。本节课的课前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劳动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这部分高度抽象的理论的理解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就从学生困惑的问题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比如,“劳动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为什么通过实践可以理解社会?”这些都是学生想要知道的问题,也是本节课的两大核心课堂探究问题。虽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于实践的内涵、实践特征以及实践基本类型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想要理解清楚这些问题,单靠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是不够的。为此,教师还要精心摘选经典文献,帮助学生弄懂理论。比如,针对课堂探究一“劳动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为学生提供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摘选;针对课堂探究二“为什么通过实践可以理解社会”,则提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节选供学生课堂阅读。实践证明,经典文本的阅读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供了脚手架,开放的问题视角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较好达成了教学目标。

作为活动型课程,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参与既可以是行为实践体验,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动手实验”等;可以是思维参与活动,如学生的知识迁移、辩证分析等认知活动的变化;也可以是情感活动参与,如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及变化。学生的活动参与离不开情境设置,有效的活动情景设置需要与议题相匹配,对学生有吸引力。

以本节课为例,议题式教学活动,就是在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让学生做到全面参与。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了“2020 年是恩格斯诞辰多少周年”的竞猜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引出“探究社会生活的本质”议题,导入新课。在课堂探究环节,针对“劳动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展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活场景,播放动画视频,再现赫胥黎——威伯福士经典辩论。意图是通过设置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找出关于劳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困惑,再通过动画辩论场景,理清劳动与人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正因为这样的情境是议题式教学中活动设计需要的情境,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因而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再加上围绕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而设计的多层次,有梯度的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出学科核心素养。总之,通过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和情景设置的多元视角,有助于推动广大思政教师对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理解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