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这方净土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作者:和淑芬 发布时间:2020-11-24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在别人看来,这是对教师的赞美,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看来,它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能不能保持本心,一如既往的坚守自己的信念。作为一名教师,当满腔的豪情变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生活的时候,我也有过迷惘和徘徊,我问自己,这是我要的生活吗?当我送走的第一届学生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向我表露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和热忱,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事业其实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充满挑战和激情。它是我生命的延续和拓展,我用心血和智慧浇灌的,是一颗颗年轻的心,我无怨无悔地守着这方净土,执着这份恬淡,奉上自己的爱心,终究会孕育出最伟大的果实。所以,我有什么理由不安于平凡、耐住寂寞呢。我们平凡的生命,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
    那么首先作为教师自己,我也要求自己先做到这一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一节课后,我都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反思课堂中我是否全情投入,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是否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思考空间,反思如果再上一次我改做哪些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我相信通过反思我也能一步步成长,才能教育出更优秀的学生。当然,这个反思也可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思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反思自己的品德行为。
    “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教师一生都在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如何用教师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我从教生涯中,有这么一批德高望重、知识渊博、业务精湛的教师,一直本着学为人师、身为世范的宗旨,以自己的博学多才和人格魅力关怀影响着学生,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才。也正是他们激励着我时时以德艺双馨这个崇高的目标要求自己。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教师有理想信念,就是要全心全意,坚持信仰;有道德情操,就是要不偏不私,公平公正;有扎实学识,就是要精博并兼,达观至善;有仁爱之心,就是要大爱无悔,深仁厚泽。
    做一个好教师,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当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虽只在教育行业工作以来,我也看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有的老师家里孩子小,孩子生病顾不上,却不忍耽误学生一节课;有的老师白天上班、批改作业,晚上还得继续备课、修改导学案,直至深夜;有的老师长年坚持带毕业班,经常不能准时下班;三尺讲台融,讲的是辛劳,是陶醉;融进的是师德,是师魂!
    不忘初心,就要有立德树人的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孔子曰,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这是广大教师的天职。因此,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工程师”,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就要教育学生守法明礼。 大力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和秩序意识,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等点滴平常事做起,养成重修养、明礼仪、讲文明、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引导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远离极端。坚持立德树人,就要锻造学生的意志品质。要着力培养学生怀揣梦想、坚守梦想、追逐梦想的良好品质,始终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做胸怀远大志向的时代先锋。
    为师,当如梅,自强不息显毅力。为师,当如兰, 默默奉献显精神。 为师,当如竹,坚韧挺拔显气节。为师,当如菊,笃行高洁显品格。
我们是“播种者”。播种热情,播种信念,播种希望,播种未来。我们必须在岁月的平淡中依然拥有理想,在时光的冲刷下坚守信念追求, 抵御因漫长而生的冷漠和懈怠。用垂翼于天地之间的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和一颗赤子之心, 承担着属于我们的沉重的责任,呵护着美好的生命,滋养孩子,也滋养自己。我们是行者,行者无疆。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有痛苦、有辛酸、有磨砺、有幸福。我们必须让自己充盈,饱满色彩,拥有力量和勇气,去成就最美的学生,成就最美的自己,成就最美的事业!让一路走过的岁月飘散出芳香 。
    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心怀敬畏,赤诚相待,无怨无悔。努力让孩子在课堂上不断生长, 让教室成为心灵成长的港湾, 在三 尺讲台上演绎精彩,芳华绽放。(作者单位:勐腊县象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