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把建设成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明和谐,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农村孩子也享有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现将学校的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现状
赵圈镇中学是一所乡镇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6 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 75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现有19个班,1176名学生,74名在校教职工,其中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师德标兵1人,市级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1人,市级优秀乡村教师1人,区级名师骨干教师4人。
二、思想统一,目标一致
和谐、美丽、温磬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环境育人的重要体现,学校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创建“温馨校园”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具体可行的创建方案,细化学校环境教育内容,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人员、有经费,创建温馨校园有了良好的氛围。
三、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办学条件是创建温馨校园的有力保障。在创建过程中,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1.教育设施落实到位,专用教室配备齐全。
学校环境优雅、设施齐全,配有微机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录播室、图书阅览室,班班配有多媒体。学校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体育馆,能满足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班班通,校园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另外,学校还建有学生餐厅、宿舍,能够满足学生生活需要。
2.校园布局合理,育人氛围浓厚。
学校布局合理,育人氛围浓厚。为了使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生活的温馨乐园,学校在环境布置上注意体现教育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用学生艺术作品美化美术教室;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和党的教育方针为内容的宣传墙;教室内有名人名言、有学生学习园地、励志名言名句等;各种宣传,板报布置协调,定期更换,逐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教育氛围。学校学习场所、活动场所和师生宿舍布局合理,动静分明、互不干扰。
四、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好老师们的贴心人
建设温馨校园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校长到班子成员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营造“领导带头干,师生跟着来”的良好氛围。加强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学校对班子成员有三点要求:一是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少琢磨人,多琢磨事。二是多改变自己,少埋怨别人;多捡重担挑,少推卸责任。三是多用时间来瞻前,来实干;少用时间去顾后,去空想。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礼敬人”的管理理念,校领导经常与教职工交流,视他们为朋友。通过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不断换位思考,以忠诚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以自己的关心热爱去感召他人,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与全体教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时时处处不忘解决职工困难,认真落实“五必访”(即生病、婚丧喜事、家庭纠纷、退离休、重大困难)工作,让老师们真正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在这融洽的氛围里,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以及工作的表现欲和向心力都迸发到极致。
五、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校园生活和谐温馨
学校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打造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文化,大大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挖掘了学生个体的潜能,发展了个性,增强了自信。
1.主题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
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育之恩、感恩同学的帮助之恩和感恩祖国护佑之恩等);心理辅导(主题有:七年级“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八年级“青春悄悄到来”,九年级“相信自己迎接中考”等)。关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馨。
2.师生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学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中国梦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等。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好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天上午大课间广播时间10分钟,除了宣传学校的新闻资讯、工作动态、好人好事,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等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找到,提高了教育效果。
六、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强化教学管理,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双减”和“5+2课后服务”工作,教务处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和考核评价等各方面对教师进行全程督查。做到周查、月检,实事求是,记录详实。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管理工作,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师德教育。严格执行教师岗位规范,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努力推进“名师工程”“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程”,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他们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但一线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学校实行结对子的办法,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使这些新入职的老师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同时,老教师也向年轻的老师学习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视老师的继续教育和外出培训工作,努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为人师表、素质过硬、爱岗敬业”的新型教师队伍,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3.规范教育管理。
学校规范教育收费,杜绝乱收费现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认真落实体育艺术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田径运动会一次,歌咏比赛1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特色校园文化引领,打造温馨的文化氛围
1.打造校园文化,让环境熏陶人。
校园文化有墙壁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楼道文化、功能室文化。教室书写“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课堂要求,黑板正上方有班训,主墙面为“学习园地”,由各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凸显主题,个性鲜明。切实做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整理;加强盆花的培育,做到“三个结合”:即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绿化与教学有机结合、绿化与文化有机结合。在绿化区域内多几份温馨的提示语:“呵护绿色珍惜生命”“你轻轻我青青”“我怕疼请呵护我”“你来绕绕,我来笑笑”等,这些温馨的语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所谓文化处处在彰显,熏陶点滴在心中。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学生们的乐园。
学校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发展平台。
仪式文化:重视入团、升国旗、清明祭扫等仪式文化,让学生在庄严的仪式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节日文化: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植树节、三八节、五一节、五四节、建军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以及针对“无烟日”“环境日”“禁毒日”“爱牙日”“爱眼日”“母亲节”等节日,搞好有意义节日文化教育活动。
活动文化:组织展开各种文体活动,如校体育运动会、篮排球比赛、拔河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打造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文化,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课外文化: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学校设有阅览室,试行“书中寻‘蜜’、‘甜’在心里”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日常教育行为文化:讲究卫生,不乱扔纸屑和杂物,不随地吐痰;低碳环保,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少用塑料袋;身体力行,自觉排队、有序行走、不蹬踏墙面、不损坏公物;言语文明,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见到师长主动问好;勤俭节约,不乱花零用钱,少买零食,不浪费饭菜等。
教师行为文化:落实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
5.强化日常教育行为。讲究卫生,不乱扔纸屑和杂物,不随地吐痰;低碳环保,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少用塑料袋;身体力行,自觉排队、按序行走、不蹬踏墙面、不损坏公物;言语文明,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见到师长主动问好;勤俭节约,不乱花零用钱,少买零食,不浪费饭菜等。
6.教师的行为文化。落实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
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步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八、常抓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是建设温馨校园的保障。校园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每个学生的安全和每个家庭的幸福,必须时刻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在安全工作中,学校紧抓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抓好安全教育、严格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演练五个环节,重点抓好常规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三大板块,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中,实行教师“一岗双责”,把安全管理的每时每刻,每个点位都落实到人,实行时刻无缝隙管理。
在疫情防控中,落实各级包联责任,年级校长包联本年级的教师班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包联学生,食堂管理员包联食堂员工,总务主任包联门卫保安。各级包联实行逐级日报告零报告,严格落实晨午检、消毒通风,加强门卫管理,落实“六个一律”,按时进行全员核酸,按要求及时进行排查,落实请假学生跟踪,及时回应家长关切,关注社会舆情等,总之确保校园不发生聚集性疫情。
九、所取得的成果
经过努力,学校布局合理,硬件设施设备齐全,环境整洁雅致。教师爱岗敬业、学生文明向上。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校内外洋溢着温馨的气息。学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每年升入全国知名高中衡水中学的人数在全区名列前茅,被衡水中学授予优质生源地,在全区中小学运动会篮球比赛等赛事中,年年获奖。学校工作得到了领导、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十、今后打算
学校也深知工作中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学校的立项课题还是短板,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程度、抓落实力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学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今后,将继续围绕温馨校园建设方案,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温馨程度,全力打造温馨校园。不断完善校园治理体系,提升校园治理水平,全体教师依法治教、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努力打造布局更合理,环境更雅致,校园更和谐,学生更健康、家长更满意的“温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