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楼小学乡村温馨校园创建经验介绍材料

来源: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周楼小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9日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校吸引力、凝聚力,学校多措并举,在努力把学校建设的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及创建温馨校园优势

临西县临西镇周楼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占地面积 12000 平方米,其中操场占地3828.74平方米,有200米跑道60米直道的运动场;建筑面积5864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现在学校有12个教学班,共573名学生,在职教职工26人,其中副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15人,初级教师9人,学历合格率100%。 

二、统一思想,加强组织

学校领导班子都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和谐、美丽、温馨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将温馨校园建设上升到环境育人的高度,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创建“温馨校园”领导小组,校长张春菊同志任组长,将创建“温馨校园”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学校还选定一名教师专管环境建设、规划等。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具体可行的创建方案,细化学校环境教育内容和活动,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落实;学校经常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创建工作,避免出现建设的短视和盲目现象。德育处、少先队大队负责组织开展创建温馨校园的各项教育活动,形成大家动手,共建温馨校园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办学条件是创建温馨校园的有力保障。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完善办学条件,做到办公、教学、实验、活动区域各自独立,又布局合理。 

1.硬件设施落实到位,专用教室配备齐全 

学校场室充足,设备先进:多媒体教室2个,计算机教室1个,包含环形跑道的运动场1个,另外还建有音乐室、书法室、美术室、劳技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队室、卫生保健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心理咨询室等。生活设施齐全,食堂1间,500平方米,实现了“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可满足师生就餐。学校加快了信息技术和安全设施设备的建设,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人手一部电脑,学校还开通了无线网络和建设了校园广播系统。

2.校园布局调整规划,育人氛围日趋优化

学校布局不断合理,育人氛围正在逐步优化。为了使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生活的温馨乐园,学校在环境布置上尽力做到内容丰富,美观朴实,注意体现教育性、艺术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校园有学生艺术作品、学习成果、德育标兵、新时代好少年等展示处,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展示牌,教室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生学习园地等各种宣传栏、板报布置协调,逐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教育氛围。学校学习场所、活动场所和学生午休场所布局合理,动静分明、互不干扰。 

学生上下学路程不超过2.5千米,全程由教师护送到指定地点,无明显安全隐患;最大班级人数55人,无大班额现象;教室设计符合国家8级抗震标准,通风良好,各班、各室都配置了灭火器,自然采光良好,室内照明符合要求,有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配备了保安,24小时值班,安装了全方位摄像头,做到校园监控无死角,学生安全与健康设施基本齐全。

四、构建和谐的关系,营造温馨的管理格局

建设温馨校园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规定,领导班子当好“三个表率”,为学校发展带头领路。学校领导要做学习的表率,学校领导主动与教师多交流,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把握学校的决策、意图,更好地贯彻学校的工作思路。教师之间多交流,增进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减少教师之间的工作冲突,避免工作疏漏。学校领导要做团结的表率,凝聚全校老师,同心同德,共谋学校发展大计。学校领导要做进取的表率,要锐意进取,各项工作要有创一流的意识。通过这些措施提高领导成员的诚信度,提高领导成员的亲和力,提高领导成员的感召力。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讲贡献、求实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做到尊重每一个教师、关爱每一个教师、理解每一个教师、依靠每个教师、信任每一个教师,建立起了和谐的干群关系,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管理的主动性,教学的创新性。教师对学生也像领导班子对教师这样,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关注课堂,关注细节,主动与家长联系,构建了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温馨的管理格局。  

五、开展多彩的活动,营造温馨的氛围 

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法制、安全、诚信、责任、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青春悄悄到来、人生背着壳前进、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关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馨。 

2.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学校坚持每周—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公示栏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它们的宣传作用。2017年学校以“均衡发展”为契机,抢抓发展机遇,进行了校园硬化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美化力度,力求绿中求美,美中求乐。为了给师生创设一个安全、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秉着“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喷绘上墙,学校利用楼道、走廊和立柱等空间,建设有关人文、教育、诗词等方面的展板,展示校园文化底蕴,晨读、午读长期坚持,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精心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4.加强活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提升文化品位。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发展特长的乐园。 

(1)每天进行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将“阳光体育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 

(2)坚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每周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足球、绘画、经典诵读、乒乓球、手工制作、合唱、棋艺……学生们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做得有滋有味,学得有情有趣。     

(3)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感恩教育”“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环保宣传”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庆六一”“演讲比赛”“读书专题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古诗背诵评比”“经典诵读”“书画大赛”“作业、艺教作品作品展”等课外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先进班级”评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4)积极开展主题化传统性教育活动。通过元旦、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使全体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六、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的重心,强化教学管理,加强督导检查,教务处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核评价等各方面对教师进行全程督查。做到周查、月检,实事求是,记录翔实。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管理工作,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师德教育。严格执行教师岗位规范,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同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督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很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了一个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群体。 

3.规范教育管理。 学校规范教育收费,按照上级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杜绝乱收费现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

七、凝心聚力,家校共育,全力打造温馨、人文校园

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功能,成立校级—级部—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建立家校联系卡,开设校长接待日、课堂开放日,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共享家校育人的好做法、好经验。本年度开展了“优秀家长评比”活动,为多位家长发放了奖品。

八、创新思路,活动为媒,鼎力打造温馨、书香校园

为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在教学楼道、教室为学生设置书柜和书架,秉承着“宁愿书读烂,不把书放坏”的指导思想,把图书搬到楼道、搬到教室,按班级划分区域,让学生沐浴书的海洋,组织和引导全校师生以书为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打造“人在书中,书在手边”的校园阅读环境,同时以活动促管理,班级层面组织“好书荐读”“优秀读书笔记评选”,学校层面组织“读书分享会”通过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九、校园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彰显礼仪规范,教师不歧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交流;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很少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建立了辍学学生教师包村机制,加强“四类”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确保困难家庭得到资助;学校图书室每天下午对全校师生开放,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学校还将部分图书摆放在楼道、餐厅;为密切学校与社区、家长之间的关系,长期坚持“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充分发挥家委会功能,开展家校共建活动,争取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 

十、常抓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是建设温馨校园的保障。一直以来,学校都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制订安全工作计划,完备各种安全工作预案及制度,经常检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制度,使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利用学生集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德育通报等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讲解和防范提醒,还针对部分偶发安全事件进行剖析,举一反三,警示教育学生。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班主任讲话时间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提醒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安全教育的内容包含交通、用电、食品卫生、防溺水、防火、防震,防校园霸凌、疫情防控等。教育学生不吃过期食品,不买“三无”食品,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能拥挤,同学之间相互宽容,严禁打架斗殴。在开学第一个月内进相关的安全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让安全隐患人人排查、安全工作人人知晓、安全防范人人参与。学校还定期对校园及学校周边空地、水沟等进行消毒,防止疫情的发生。 

十一、所取得的成果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校内外洋溢着温馨的气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荣获实绩突出学校(2013~2014年)、邢台市红旗大队(2015年)、成绩突出单位(2014~2015年)、邢台市标准化小学(2016年)、乡村明星学校(2016~2017年)、乡村明星学校(2017~2018年)、体育道德风尚奖(2021年)等。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围绕温馨校园建设方案,进一步打造温馨校园。使学校的布局更合理协调,环境更雅致,校园更安定和谐,教师依法治教、专业过硬,学生更健康、全面发展,把学校建设成能和城市学校相媲美的质量一流、家长满意的“温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