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挂绿小学申报广东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的经验材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

增城区挂绿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源自于何仙姑美丽的传说。学校拥有挂绿这个天然、宝贵的教育资源,从挂绿文化教育主流价值观中找寻特色办学的文化基因,培养最“增城”的学子,塑造最“增城”的教师,办最“增城”的学校。学校充分挖掘和传承挂绿母树高贵的品格和何仙姑美好的品行。让学生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充分汲取营养,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智慧,茁壮成长为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学子,知美爱美、卓越创新的人才。让师生有渊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高贵的品格和美好的言行,实现个性化成长,是挂绿小学17年来的不懈追求。“为孩子的美丽人生奠基”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当学校富有“绿”的意蕴,“美”的风韵的时候,才能健康发展。

一、布局建设科学合理

增城区挂绿小学选址条件良好,位于广州增城市荔城街开园北路,无自然灾害潜在危险,学生上下学距离适中,路途无明显安全隐患。学校设置规模与当地适龄人口相适应,无大班额。教学楼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利于学生视力保护。配备了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设备,落实了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关要求。学生大多来源于荔城街富鹏社区、莲塘村、学冚村、棠村等地方,符合国家“全面改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挂绿小学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师资配备符合国家要求,日常运转经费保障到位。运动场地、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配备合格,实现互联网接入、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建有足够的场室、水冲厕所、饮水等设施设备,校园环境卫生干净,上学期间能供应开水。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配有必要的消暑设备,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也配备必要的教师休息室,为上班路远的教师提供休息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的德育工作经费纳入经费年度预算,特别是剪纸特色项目得到了区教育局的扶持,2019年教育局下拨艺术特色项目专项经费5万元,2020年艺术特色项目专项经费3万元。粤港澳姊妹缔结学校交流活动经费每年5万元。2020年申报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由区文化馆拨给经费每年3万元。学校将经费运用到剪纸项目训练、参赛、聘请专家指导、教师培训、师生外出交流活动的支出。专项经费保障推进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2.场室齐备。学校应满足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需要,积极努力打造专门的美术场室供学生学习使用。学校进行艺术活动的场室有:剪纸工作坊、书画室、常规教室以及扩建完成的新美术室。剪纸工作坊教室占地面积90平米,采光通风。室内布置富有剪纸特色,作品皆为师生优秀作品,形式各异,精彩纷呈。此外,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走出教室便是精致宜

人的校园中心花园。每个来到剪纸工作坊的学生都会对这个场室流连忘返。学校还有专用的书画教室,占地90平米,供平时美术教学和水墨、书法社团开展活动。学校正在扩建,未来会增加两个美术教室,这对于学校开展美育活动会有更大的助力。挂绿小学的美育场室在“2018学年广州市中小学美育场室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三、教育教学保障质量

挂绿小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配齐、配足师资队伍,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质量要求,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

(一)积极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挂绿小学围绕“为孩子的美丽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积极践行绿美教育,建设绿美校园,构建绿美课堂,培养绿美少年,打造绿美教师。挂绿小学扎根于挂绿文化的土壤中,以“绿美教育”为统领,以“美丽”品质培育为核心,以“绿美”课程为主体,坚持走“文化立校,特色兴校”之路,倾力打造艺术特色学校,积极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常态化开展剪纸、水墨、书法(综合实践、美术)、诵读经典(语文)、中国象棋(数学)、古筝、二胡(音乐)等社团活动。学校重点将剪纸作为特色课程引入课堂,开展综合实践及美术教学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每学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如:吟诵经典诗词,传承中华美德班级展示活动;以唱经典传统童谣为主题的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以传统乐器为主的才艺之星比赛;中国象棋现场赛、美术作品展览、现场亲子制作灯笼、学生教参观人员剪纸、心灵手巧地展示个人技艺。通过这些展示活动,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文化底蕴,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来。

(三)学校德育工作以剪纸项目为抓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为此,本校在2013学年重点将剪纸作为特色课程引入课堂,并开展“披红挂绿,美丽童年”主题式综合实践及美术教学活动,继承和延续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1.剪纸课程纳入地方课程计划,常态开课、上课。每周二、四下午托管课开展剪纸社团活动,由何丹凤老师授课;美术教师在二至六年级的美术常规课中渗透剪纸知识;综合实践老师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展剪纸实践活动,按照课程安排,每个年级一周两节综合实践课,其中一节为剪纸课,一年级折纸,二年级撕纸,三至六年级按校本教材上课。

2.明确课程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剪纸作品,培养他们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激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剪纸的历史和发展。(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剪纸工具,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作品。(3)培养学生良好的剪纸习惯,如垃圾入筐,注意安全等,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4)通过观察事物、画样稿,培养学生相信我能行的自信心,并体验成功的快乐。(5)鼓励学生搭档、分组,分工合作,进行剪纸组合画、剪贴画,大胆尝试剪纸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6)引导学生灵活组合剪纸符号,改良剪纸工具,把剪纸与现代装饰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7)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明白剪纸也可以很现代,剪纸可以很简单,有很多乐趣,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提升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3.为了让剪纸社团走得更远,办得更好,学校组织美术和综合实践老师编写了一系列校本教材在三到六年级的美术课和综合实践课普及剪纸课。教师按照校本教材上课,教学有条不紊。

4.建立剪纸艺术特色学校多元评价体系。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作业文件夹,关注学生对剪纸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5.鼓励奇思妙想。追根溯源,了解剪纸。同学们先是纷纷利用上网、购买、到图书馆查阅等方式,了解剪纸;再通过采访剪纸传人,进一步了解学习剪纸的条件和方法,并制作手抄报或剪贴报。

推陈出新,玩转剪纸。学生先学习剪纸基本技能。把对剪纸兴趣高,学得快的学生组织起来,加入工作坊鼓励大胆创新,玩转剪纸符号,剪出自己的风格。提醒学生要保存自己每个阶段的作品,观察自己的进步,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并请组员写评价,以供自己改进。见缝插针,推广剪纸。学校的走廊、课室、宣传栏都是学生展示作品的场地,而且定期更换。

学校还把优秀的创作作品集结成册,制作剪纸衍生品,如挂件、灯笼、摆件、灯箱、抱枕、服装等,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学校结合学校艺术节,邀请家长、市民观看学生的现场剪纸,分享心得体会,并传授方法、赠送作品,使更多的人爱上剪纸。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学校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使每一个挂绿人在文化的熏陶中,感受挂绿古韵的厚重,领略挂绿文化美之精彩。学校呼应社区人文环境,整体规划建造校园景观、园林绿化、墙面装饰、功能场室,力求把校园布置的井然有序、雅致美观,绿意盎然、如诗如画,真正体现园林化、人文化、教育化,处处彰显环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在建筑风格上,学校采取让空间有厚重感的灰色瓷砖为主,校内的装饰以中国红、浅绿的校园主题色为基本色,整体清新而淡雅,进入校门,左侧是灰白颜色为主色调的挂绿文化长廊浮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挂绿荔枝历史传说故事;教学楼的右侧,也是以灰白格调为主色调、颇有荔风墨韵的挂绿碑林,雕刻着增城区书法家协会各名家的赞美挂绿荔枝的书法墨宝;教学楼的后面是挂绿古诗长廊,这里是一条爆竹花长廊,里面墙上挂着26首描写挂绿荔枝的古诗,课余时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下棋、读诗,乐也融融。

近几年来,学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楼层过道打造了“绿美年华”艺术走廊,一边呈现飘香系列的挂绿荔枝水墨画,另一边则彰显剪纸等传统艺术魅力。

功能室设计也恰到好处渗透挂绿传统文化,学校精心建成了绿雅园、尚善源、瓷艺苑、仙荔苑、创艺苑、尚艺厅等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如诗如画绿美校园。一楼阅览室的墙上悬挂励志的名言警句、古代名人画像等融入“忠、孝、诚、信、礼、义”等内容,让学生深受熏陶,时刻警示做中华美德的传人。绿美校园看起来雅致、挂绿文化浓厚,各种物化的具体形象,时刻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孩子们,让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五、校园关系和谐融洽

挂绿小学的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彰显礼仪规范;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有健全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机制, 建立辍学返校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工会等组织关爱特殊困难教师。学生课余时间能方便地使用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室、活动室、音体美器材等学习和活动资源。学校与农村社区、生态、人文充分融合,统筹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利用学校资源和志愿活动服务周边社区,定期举办校园开放和共建等活动,加强了学校、家长、社区三方联系。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使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挂绿小学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规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每天安排教师和行政值日,学校以“安全教育日、月”活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月、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坚持内涵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机制,优化了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校吸引力、凝聚力,建设了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乡镇学校,不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实现成为一所乡村温馨校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