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润花蕾,温馨泽校园——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杨树村小学校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杨树村小学校始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1人,专任教师14人。建校六十四年来,一代代“杨树人”发挥“苔花”精神,传递书香、培育新人,描绘了 “温馨村小”新画卷。

一、优化建设布局,开拓温馨校园新沃土

2018年,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240余万元,建设新教学楼,新教学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教室8间,同时设有图书室、体育器材室、音美教室、科学实验室、书法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和师生食堂。教学楼的设计符合规定标准,所有教室均为朝阳设计,采光充足,配备推拉黑板、电子白板、组合式一体机和超短焦投影仪,有力保障学生视力健康。

二、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温馨校园新保障

学校铺设校园运动场地约6000平方米,硬化校园甬路3000平方米;购置音体美器材400件;科学实验室配备仪器3000余件;图书室新增图书3650册,生均45本。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完成100M光纤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新版多功能电子白板全覆盖,电教一体化进校园,让村小课堂师生“多媒互动”;各办公室均配备电脑及打印机,校园监控设备全域全程覆盖无死角。综合楼全部采用电地热取暖并设有热水机。师生食堂设置餐位84个,注重营养卫生,确保安全健康。

三、促进学生发展,铸就温馨校园高质量

学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是构建“品质+实践”的德育体系。在每年重大节日和公祭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观看影片、制作手抄报、举办故事会等活动。多次开展“关爱孤寡老人”“乡村清洁靠大家”等走出校门的实践活动,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培养学生爱党、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注重家庭教育,长期布置以“感恩”为主题的家庭作业,促进家校共育。

二是打造“启迪+方法”的智育模式。聚焦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的原则,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工作目标,在遵循新课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推出“三清学习法”,即:课前清——预习;课上清——研讨;课后清——拓展。“三清学习法”在学习及复习时间的把控上准确、明晰,让师生能够按照一定节奏互助成长,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

三是创建“共性+特色”的体育方式。以健强学生体魄、发展学生体育特长为体育工作目标,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同时,制定了体育教学计划,即:每天第二节下课,全校学生参加20分钟大课间活动,耍“摇绳”、跳校操,有效提高体育水平。

四是实施“活学+体验”的美育策略。学校进行乡村教育资源整合,开展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第二课堂—— “示范儿童乐园”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绘画、素描、折纸、剪纸等技能;每周的音乐课和每年的六一艺术节活动让学生学会了演奏、舞蹈、歌唱,陶冶了学生情操,也让校园焕发勃勃生机。

五是开展“实践+成长”的劳动教育。开辟校园空余土地进行特色种植实践,分片划区,让学生团体协作在负责的实践基地内种植农作物,并将学生亲手种植、收获的农作物在校园食堂进行清洁、加工,孩子们可以直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同时开展种植成果评比和分享活动,真正将劳动和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四、打造校园文化,确保温馨校园高品位

一是持续加大绿化力度。现校园绿化面积约2500平方米,拥有绿化树木30余种,1万余棵,排列整齐的树木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绿色屏障,净化了空气,陶冶了情操。

二是常态开展宣传教育。学校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风学风、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文化廊,以及各类绿植、名人字画、活动照片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定期通过宣传栏对师生学习生活、“一班一品”、特色活动、红色文化等进行宣传和展示;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红领巾广播、手抄报、读书交流分享、“环保小卫士”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功效。

五、和谐校园关系,凝聚温馨校园新动力

一是注入新血液,焕发新活力。近几年新进的教师较多,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学校开展“以老带新、以新融老”青蓝工程活动,促进教师队伍融合融洽;开展“互联网+乡村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活动,为师资缺乏的村级小学学生同步授课,在实践中提高了业务水平。

二是融入新家园,他乡是家乡。学校食堂为教师提供免费餐食,每月组织包饺子活动,每年元旦组织单身教师联谊活动,为新入职教师解决上下班交通费问题,让外域教师深切感受到温暖,以积极的心态投身教育事业。

三是落实好政策,村小有大爱。加大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爱力度,严格落实对建档立卡学生的资助政策和扶贫工作“四免一补”政策。每学期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对低保家庭孩子、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努力构建和谐的育人体系。

六、规范校园管理,坚持温馨校园高标准

一是规范教师工作管理。每学期伊始,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统一要求制订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期末加大督导力度,对照计划梳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抓实教师日常考勤管理。

二是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学校统一制定班级管理细则,班主任负责做好本班内部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抓班风班纪建设,建设民主、团结、守纪、向上的班集体。

三是规范校园安全管理。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巡视检查校舍、器材、树木等基础设施,排查安全隐患。班主任负责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防电、防火、防溺水等安全自救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杨树人”将始终不懈奋斗,为乡村教育“输血补钙”,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温馨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