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村温馨校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底线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学校个性、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温馨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校园设施的扩建,更重要的是校园精神的塑造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成为真正的温馨校园。为此,九团第二中学把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引领学校走向品牌的重要举措,呈现出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一、科学合理的布局建设
九团第二中学坐落于九团十连,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唯一少数民族乡——托喀依乡,距离学校一公里,九团和托喀依乡干部群众和睦相处,都把塔里木河视为母亲河,都把脚下的这片热土视为自己的家乡。
九团第二中学选址条件良好,无自然灾害潜在危险,就学距离适中,实现对学生点对点的接送,保证了交通的安全与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09亩,建筑面积20717平方米,学校规模与当地适龄人口相适应,校舍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符合抗震、消防安全的要求,落实了人防、物防、技防各项要求。学校于2019年秋季开始招生,现有教学班级17个,学生727人、平均每班42人,其硬件建设和教育装备等均达到了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为学生的教育、安全、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一)学校教育设施设备够用
近两年,在师教育局、九团党委的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达到了省定标准,师资配备符合国家要求,日常运转经费保障到位。学校建设了1栋实验楼、2栋教学楼,配备了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及准备室。另外配备了10个功能室,包括2个音乐室、电子琴室和舞蹈室各1个,美术室2个、科学活动室3个、学术报告厅1个,再加上室内和室外运动场地,教学用仪器设备等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数量满足学校的基本要求,实现了互联网接入、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的教学。该校有34位在编教师、31位特岗教师,教师队伍呈年轻化态势,大家会聚在九团二中,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二)学校生活设施实用够用
建设有足够使用的食堂,食堂实现“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有专业的后勤人员保障全校师生一日三餐吃的干净、营养、美味、健康。每个班级配备了饮水机,后勤人员及时给每班分配纯净水,保证了每一班级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有干净的热水或冷水饮用。
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冬天地热供暖,夏季风扇解暑,配备了必要的采暖和消暑设备。为寄宿的学生提供了足够宽敞的宿舍,宿舍楼内洗漱卫浴设备齐全,为学生购买洗衣机等。学校还配置了室内和室外的水冲厕所,打造了干净的卫生环境。为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学校还专门为教师提供周转房、配备先休息室等,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三、教育教学保证质量
坚持“五育”并举,坚决执行“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按照要求开齐开足全部课程。各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中备课活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保证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按要求开足体育课、一天“两操一活动”,一年一次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按要求组织学生体检,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和绿色网室,培养学生健康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等。针对住校生,学校指定值班制度,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保证其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注重学生的劳逸结合,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一)精神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正是石榴文化丰富的内涵,符合学校多民族发展共荣的需要,让我们选定了“承兵团精神 书石榴文化”的理念。
学校秉持着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的育人目标,创新“南疆特色学校 筑教师精神家园 建学生成长乐园”的办学目标;坚持“和合共生 守正出新”的校风、“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教风、“学而思进 行稳致远”的学风建设。设计以暖色调为主,石榴花造型为主干,由红、黄、蓝三色组成,并融入校名、建校时间、民族团结、好学奋进等元素的校徽,生动体现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二)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学校目前动员全体教师以废弃物为基础,通过上色、拼装、再组合对小学楼进行了废物利用文化装点。此外以校园绿化建设为抓手,建设书山之路、乐学之印、绘就乾坤三座雕塑、五座文化凉亭、两座刻字假山、一座文化(和字)景墙、一座廊架,校园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凸显校园春有花、夏有果、秋有香、冬有绿的自然景致,突出高品位的美化原则。
校园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广场分别设置有各种提示牌;在校园绿化带,标明设计主题树木花卉名称;在校园醒目处布置好宣传栏、阅报栏、校务公开栏。各年级附近的走廊大墙面设黑板报、宣传栏,目的是对各年级展开针对性宣传。各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学生守则等,要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宣传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餐厅门口立菜谱牌、宣传栏,餐厅内张贴养成警句、相关条例等。校园内的各种设施都力求美观、大方、精致,强化其育人功能。
(三)文化活动建设
坚持每周一次的全校升旗仪式和国旗下演讲以及班会制度。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家长会,每学年一次的开学典礼和全校体育运动会。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十一”“元旦”和教师节等时间,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入团、入党等各种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好校园艺术、体育、科普等各种融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文娱活动,成立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如读书会、书法社;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合唱团、舞蹈队等。举办文艺表演、召开校园歌咏比赛,小制作比赛等活动。
五、校园关系和谐融洽
通过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不断加强与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深入交流,做好学生的“三帮”“三导”“六心”工作,尤其是对重点人员学生的帮扶,学校制订了帮扶计划、帮扶措施。教师不歧视学生,同学间也互帮互助,没有校园欺凌现象。课余时间,学生能够方便使用图书室、活动室,音体美器材等,丰富校园生活。
深入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组织开展校园美化、社区服务、家务劳动等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市“绿我新城”植树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培养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一)严格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有创新、出经验”的十二字方针为目标,落实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预警机制。
成立维稳处突领导小组,修订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坚持遵循校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和综治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对学生宿舍和食堂进行安全检查,严格落实检查登记制度,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保证学校的服务质量,提高全校师生的满意度。每天安排4至6名教师在学生上下学期间到校门口协助门卫工作,组织学生有序进出校园,并要密切注意周边环境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二)以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民主法治学校”,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及如何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制安全意识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通过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全校集会、黑板报、校园宣传橱窗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开展安全知识漫画、手抄报展、观看安全教育小视频等。邀请阿拉尔消防大队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知识教育。发放《告家长书》,以钉钉、QQ家长群,微信等形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