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校园 乡娃的摇篮

来源: 天津市宝坻区尔王庄镇闫皮庄小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9日

“馨香盈怀袖,德泽润校园。”“馨香教育”是闫皮庄小学的教育特色,“温馨儒雅,书香育人”的特色办学模式贯穿其教育教学始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闫皮庄小学坚持农村劳动教育的基点,实现立德树人的现实追求。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从而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教育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进美丽的校园,生动活泼、诗意情怀的图画,让师生在温馨的长卷中共同成长,师生一起谱写出了浓浓的农村乡土之情。天津教育报头版刊登的题为“扎根大洼,情系乡娃”的教育事迹,讲述了熊伟华老师为教育事业甘于扎根大洼、乐于奉献乡娃的点点滴滴;“一位乡村教师37年的执着与坚守”是尹伯松老师用他的一生关爱大洼孩子的深情写照,37年如一日,他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们,其感人事迹得到了天津教育报、宝坻电视台的广泛关注、宣传,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闫皮庄小学师生就像一家人,“师生情”温暖着莘莘学子,并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描绘出宏伟的生命蓝图。多年来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区的先进行列,规范严谨的治学态度,让闫皮庄小学不断续写辉煌。经典诵读《少年中国说》在天津市河东区第二文化宫做了全市才艺展示,并在天津电视台展播。与此同时,学校还被评为了区级德育先进校,区级平安校园,2020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一、布局建设科学合理

闫皮庄小学位于宝坻最西南端,距宝坻城区57公里,地处闫皮庄自然村中心,与宁河、武清接壤,南邻九园公路,北接梅丰线,是一所偏远地区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2019年5月,党和政府对学校进行了拆除重建,校舍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规定,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学校建筑呈独特的四合院格局,操场处于四合院院落的正中央,精致干净,是孩子们课间活动的一方乐土,5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南北相视,教室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利于学生视力保护。每间教室都配备了新型触控一体机,为信息技术背景下互动式课堂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实验室、实验准备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信息教室、音乐教室东西呼应,各功能室均实现了现代化信息管理;教学设施设备先进,体育器材、实验器材完备有序;图书资料、音乐器材配备达标,为开足开齐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功能室布置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室布置以传统中国文化为主基调,班风、班训、班主任寄语、学习园地等特色板块与之相得益彰;办公室尽显温馨;校园里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温馨画面,弥漫着特有的书香文化和人文气息。学校通过重建校舍“硬环境”与优化育人“软环境”相结合,打造出了小而馨、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的四合院式温馨校园人文环境。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市级标准,按照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标准配置师资,学校共计5个教学班,99名学生,13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8人,中、高级教师占比76.9%。教师中拥有7名校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学校教育经费充足,日常运转经费保障到位。四合院式的温馨校园,充分利用现有空间为学生提供满足日常运动的场地,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充足,学校图书室图书总量达4554册,生均可达46册,图书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图书借阅,阅览室内环境温馨,可供25名师生同时阅读。学校网速达千兆,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多媒体设备能够满足日常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学校建有独立的男女卫生间和无障碍卫生间,均设置独立隔间,保障师生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冬季来临,学校集中供暖,保障师生冬季防寒取暖需求。闫皮庄小学地处宝坻最偏远地区,部分教师上下班路途遥远,为了方便教师饮食、休息与住宿需求,学校为教师提供伙房一间,宿舍两间,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三、教育教学保证质量

闫皮庄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奖惩办法,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授课,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业水平。学校一直坚持突出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程的中心地位,宝坻教育新媒体也对学校的系列精彩思政课程进行了专题报道。为突出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教师们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家访及个性化辅导,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要求,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劳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导学生家长在家与学生进行亲子活动;每天放学后家长陪伴学生做手工、做家务,不但增进了亲子关系,还锻炼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加强了学生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去劳动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教学成绩连年稳中有进。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学校秉承“温馨儒雅,书香校园”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营造温馨儒雅的校园环境,“读经典书,做书香人”,大力倡导经典诵读,使学校散发出读书求学的儒雅风气,为师生间营造互助互爱的温馨氛围。校园文化坚持“五育”并举,精心打造“馨香校园”特色,让学校墙壁处处会说话。学校十分注重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师生每天进行环境卫生和教室卫生的清扫,卫生整洁形成常态化。操场两侧绿色花坛景观带绚丽多姿,各种树木花卉争奇斗艳。

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庄严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国旗下讲话,24小时滚动播放的电子屏幕宣传语,继承和发扬传统游学的研学旅行活动, “中国梦,民航梦”主题系列活动,传承国学经典,传唱爱国主义的诵读活动,彰显书香气息的文化墙等等,师生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真正做到了“温馨儒雅,书香育人”。

在“馨香校园”大环境影响下,学生们拥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天早晨和中午进校门,主动和测体温老师、门卫叔叔礼貌问好;进教室也能听到清脆的“报告”声;课桌上的文具也遵循了“桌面整洁,铅笔盒左上”摆放原则;先在门口跺跺脚再进入教室;家长给发来感谢信,感谢学校的馨香环境,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孩子正在温文儒雅地成长,家长心里无比温暖,现在学生们在家也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做到“随手关门”“主动向长辈问好”及“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馨香教育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弥漫,馨香行为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体现,馨香习惯正在向每一个学生家庭蔓延。

五、校园关系和谐融洽

“馨香盈怀袖,德泽润校园”,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彰显礼仪规范。教师不存在歧视学生现象,尤其是学困生,老师们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交流;老师之间相处和谐、彬彬有礼;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没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学校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确保困难家庭学生得到经济上的资助与心灵上的关注,如学校为家庭困难学生缴纳社保,疫情防控期间提供免费口罩,密切关注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学校图书室每天下午对全校师生开放,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学校还将图书室的30册图书摆放到各班的图书角。

为密切与社区、家长之间的关系,学校长期坚持每周“家长开放日”活动,充分发挥家委会功能,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馨香教育”的理念不仅扎根于闫皮庄小学,和谐而又充满爱意的氛围也影响着广大学生家长和社区。学校由于院落较小,村队就把村委会大院腾出一部分,方便教师停放车辆。学校拆建期间,村队还无偿为学校提供房间存放教学仪器设备。几个村队的书记经常到学校嘘寒问暖,关心师生生活状况。闫皮庄村委会组织环卫人员帮助清扫校园门口的卫生,遇到降雪时,村书记牵头与学校教师一同开展扫雪行动。学校师生经常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对闫皮庄村的部分街道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和村委人员一起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村委会遇到信息化材料难以解决的时候,学校的年轻教师也是牺牲了休息时间帮助整理。和谐温馨的场景随处可见,“真爱如雨,润物无声”,社区与学校相处融合,也加深了家长们与学校的距离。正是因此,学生家长满怀感恩之心,把一面面赞颂育人的锦旗送到村委,让村委代为转送,以此表达对老师深深地感谢。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校园安全是温馨校园的强力保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闫皮庄小学坚决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规定,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备各种安全工作预案及制度,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制定突发事件管理应急预案,安保人员配备齐全,实行24小时双人值班值守,配备可视一键报警装置,充分保障校园安全。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召开主题班会、校园内电子屏滚动播报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时刻提醒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将安全教育传递给每名师生,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防范新冠疫情,学校坚持定期防疫演练、每天定时消毒,课间按时通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闫皮庄小学以“馨香教育”助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机制,推动乡村教育文化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把乡村的一草一木都赋予时代的教育功能、学习功能,不断追求“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现代版乡村教育——“馨香教育”。闫皮庄小学会义无反顾地行走在“馨香教育”这条道路上,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矢志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