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闽宁镇第二小学坐落在电视剧《山海情》中讲述的奇迹地方,由于沙滩变成美丽富饶金沙滩——闽宁镇。黄沙弥漫黄河滩,宁夏花儿唱情怀,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这个当年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命名的扶贫移民区,被赋予了新的名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该校由福建省漳州市台商于角美镇投资3700余万元建设而成,并于2016年8月10日顺利竣工验收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校园环境极其优美,学校占地面积56.8亩,建筑面积7355平方米。室内文化设施建设体现了以师生为本,营造出了和谐的氛围。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780名学生、专职教师41人,其中区级骨干1人、县级骨干6人。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选址优良,设置规模与当地人口相适应。教学设施齐全,均达到现代化标准水平,走进我们的校园,一种清新、整洁、宁静、温馨之感迎面扑来。
一、提升基本的办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切实改善办学条件。2020年7月,宁夏教育厅投资340万元建立了9个智慧教室、VR(AR)创真体验室、3D打印室、机器人教室、无人机操作室。为我校的“互联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提升了学校育人功能,营造了温馨、幸福、舒适的育人环境,积极开展温馨学校创建工作,努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高品质学校。
学校有实验室、多功能电教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教室、心理健康室、卫生保健室等多种功能室,能满足正常教育教学的需求。每个教室均配备了先进的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仪,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园整体规划布局合理,教学区域、活动区域分区得当,整洁、优美,绿化覆盖率高,有文化内涵。使学校成为温馨校园,成为学生温暖的家。
二、打造浓厚的育人环境
建设乡村温馨校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温馨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校园设施的扩建,更重要的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成为温馨校园。几年来,学校通过“创设人文育人环境,凸显校园温馨氛围”“打造合理的人文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精神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心灵温馨校园。
学校在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永宁县县委、政府及闽宁镇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以“美”为核心,以“造就美丽的人”为办学理念,以“德润于心,美化于行”为校训,以“生态校园、文化校园、快乐校园、安全校园、德馨校园、智慧校园”为发展目标。以“德美、志美、行美、角美”为育人目标,以“学校有特色、学科有亮点、教师有特长、学生有个性”为管理目标,全力打造“温馨而美丽的乡村校园”。
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点滴成绩,2018年1月,获永宁县“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化示范学校”;2018年7月,获永宁县“健康促进学校”;2019年4月,获自治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9月,获“银川市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奖”;2020年5月,获银川市“优秀少先队中队”。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活动中,学校教师参与率100%,多名老师分别获得市级、县级优课一、二等奖。
三、营造和谐安全校园
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学校建立了校长直接负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全体教职员工一岗双责的安全工作组织体系,落实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制度,在校园安全监控管理、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疫情防控等方面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用制度管人、管安全的安全工作机制,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毒禁毒教育常抓不懈。
我校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通过对教学楼的消防和安全疏散演练,提升学生自护防范能力。建立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建立台账;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排除。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安排专人每天对教室通风、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窗明几净,布置舒适温馨。学校还积极关注留守儿童,手把手指导孩子提升学习和生活技能,让学生倍感温馨,而且重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被永宁县评为“2020年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把创新课程实施与积极构建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融洽的校园氛围相结合,使构建平安和谐美丽温馨校园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借力福建角美中心小学提供优质教学课堂实录与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校的教育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与指导。2021年,我校还与厦门五缘实验小学、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厦门市思北小学签订了帮扶协议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展线下交流,推动活动交流,着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共同促进两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来抓,强化教学管理,加强督导检查,教务处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核评价等各方面对教师进行全程督查。做到周查、月检实事求是,记录翔实。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重点从养成教育、学习习惯、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为契机,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体育运动会、经典诵读等全校范围的活动,形成了传统特色。2018年,获永宁县“小学生中华经典古诗词朗读比赛一等奖”。
学校音体美课程开齐开足,舞蹈、书法、绘画、球类、田径、传统体育等社团活动开展也是丰富多彩。体育运动场有乒乓球台、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场上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单双杠,各种活动应有尽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各个场地上大显身手,施展才能。由于此项活动的长期开展,学校女子篮球队在永宁县“三好杯”篮球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永宁县2021年“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中获第二名。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艺术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六、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显示屏等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墙壁能说话,环境能育人”,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在校门口、校园内、走廊、教室等地方,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相关标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殿堂、成长的驿站,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和温馨校园文化氛围。
在各个教室里布置了图书角,文化墙等表现学生个性特长的文化专栏。另外学校还制作了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大小板面橱窗,“让书香溢满校院,让读书成为习惯”等横幅。除此之外,学生每到课间都能听到和谐美妙的乐曲和健康向上的歌声。这些内容不仅促进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使学生们每时每刻都能在快乐的生活中健康成长。校园更加平整、洁净、明亮、新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达到“绿色校园、快乐学园、温馨家园”。
七、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和谐人际关系对于师生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促进了校园温馨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温馨之家,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这是学校的工作目标与努力方向。我们坚信“温馨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必定会在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教育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师生健康愉悦地进步、成长,我们将一如既往,在“温馨校园”建设工作中继续探索和深入推进。既开灿烂之花,又结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