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玉门市柳河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5780平方米,建设面积9854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327名,其中寄宿生310人,教学班11个,高达近95%的寄宿率要求学校要更加有温情,才能弥补学生长期寄宿导致的亲情缺失。所以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科教学,更是全方位,全天候的全面教育。学校现有教职工30人,年轻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今天的柳河学校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干净整洁,成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乐园和家园,是柳河镇最美的地方。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最美乡村明德学校、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园文化观摩一等奖、知识竞赛农村片区第一名、越野赛第三名、中小学生运动会第六名等荣誉称号。为了把学校打造成温馨校园,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努力让学校变得像家一样温暖,让校园处处充满温情。
一、改善办学条件,打造美丽校园
一是集中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校园内外的花池、树沟、洗手间等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清洗。
二是今年四五月份集中时间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柳树、圆冠榆等470棵绿植进行修剪,对84棵松树、刺柏进行了“除污”“洗澡”“美容”,校园绿植容光焕发,娇鲜亮丽。购置牵牛花2000株,盆花30余盆,装扮校园的10个大花坛及楼道和办公室。
三是对明德教学楼、中间闲置的宿舍楼、乡村少年宫楼外墙进行了冲洗,让每一棵树、每一块板、每一面墙都来感染、熏陶、影响学生。
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来,学校向市财政局、镇政府争取资金30余万元,为教职工采购办公电脑32台,配备宿舍新床35张,购置学生食堂高标准消毒柜6个。对宿舍楼前200平方米的地坪、8个管网井、厕所外墙进行了铺设、维修,坑坑洼洼的地面变得平整了,破烂的管网井变新了。更换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照明300套,不仅样式好看了,亮度增加了,用电节约了,还消除了之前的安全隐患。
五是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学校积极对接争取玉门市聚鑫劳务派遣公司为学校捐赠乒乓球案、书柜、图书、合唱凳、足球服等价值两万元的物资。对接争取北京向荣基金会为学校捐赠班级图书角、图书项目,目前,1至3年级6个班的图书角书柜、12箱图书已到位。积极对接争取欣欣基金会3万元阅读室项目,配套的书柜、书桌、凳子、图书等均已到位并投入使用。日益改善的办学条件为学校打造温馨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五个”强化 ,打造温馨校园
1. 强化教师行为示范,树榜样
学校教职工积极开展“三同五带头”活动,即老师们与学生午读时间同读书、体育锻炼同活动、卫生保洁同劳动,带头学习提高业务、带头服务学生、带头提高教育质量、带头遵规守纪、带头弘扬正气,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用真心、真情感染学生。
同时学校利用现有的条件,创设教师职业生涯展示平台、青年才俊教师展示平台、党员风采展示平台,捕捉教师平时在学习、工作、活动等方面的闪光点,每月更新,老师们感受到了职业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家相互学习,引领积极的学校文化氛围。每周开展一次工会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跳绳等比赛项目,丰富教职工精神生活;每月开展一次教职工集体生日,通过PPT播放教职工工作中的精彩瞬间,给教职工送去生日祝福等活动来感染人,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 强化学生行为自律,养习惯
学校围绕《小学生守则》《柳河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办法》,狠抓学生习惯养成,值日领导、值周教师、红领巾监督岗每天从学生整理床铺、就餐、就寝、活动、听课、作业、阅读、练字、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总结、反馈,让学生行为更加规范化。
同时加强榜样示范引领,建立榜样展示平台,值日领导、少先队每天检查时,发现学习、纪律、行为等方面表现好的,及时拍照、张贴展示他们的照片,以点带面,影响感染带动其他学生。坚持每天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下午2:20~2:40开展一节海量阅读(周一至周四阅读,周五进行展示交流)、晚上7:00~7:20观看一个教育节目( 7:20~7:30交流)、7:30-7:50进行一节书法练习、睡前9:30~9:40听一个故事。通过一年的实践,同学们由不愿意上台交流变得交流时间不够用,上台交流时由当初的羞涩变得大方了,由以前的结巴变得流畅了,由不爱交流变得主动积极了,同学们从书籍中汲取营养,获取知识,课堂上变得阳光了、自信了。
3. 强化德育教育,正本源
学校坚持以德塑魂,老师们积极挖掘课程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勤俭节约、遵规守纪等情感价值要素,让学生感受党的伟大,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引导教育学生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向英雄先进看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从小为孩子打好中国底色。
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带领同学们学习党史相关知识、观看红影片、听唱红色歌曲、诵读红色诗词,传承红色基因。每学期开展一次讲述铁人、劳模故事比赛等,培养小小讲解员,让家乡的优秀人物植根心底。围绕学生中出现的言行失范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珍惜粮食、节约水电、文明用语、生命至上、敬老爱亲、懂得感恩等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律意识。
4. 强化活动育人,增内涵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学校积极搭建活动平台,组织越野赛、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研学旅行、红田园徒步远足、写字比赛、读书交流、整理床铺比赛、洗衣服比赛等常态化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舒展身心、锻炼本领,成为能经受挫折、懂得感恩、诚信待人、有责任感的“金种子”。
同时创新三项体育锻炼,即每天早晨自习后做广播操跑早操、第二节课后跳集体舞、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跳绳展示,6个花样跳绳的动作学生全部掌握,跳绳成了舞蹈一样的艺术,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在2小时以上,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最美教室、最美办公室、最美宿舍评比观摩活动,师生齐心协力、亲自动手布置、美化自己的校园、教室、楼道、宿舍,明白了只有亲自付出了,真情投入了,才会懂得珍惜。师生工作生活的环境变得更美了、更舒适了,校园的每一棵树、每一块板、每一面墙都是一本本高雅的、无声的教科书,浸染熏陶着师生的灵魂。
5. 强化生活教育,见实效
学校是老师和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孩子们和教职工一起学习生活,每一位老师在孩子们眼中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一年级的孩子从入校就开始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叠被子、穿衣服、梳头、洗漱、排队打饭、洗饭盆、洗脚洗袜子等,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成了一个个“小大人”。
宿舍随处可见高年级给低年级梳头打扮,指导铺床叠被的情景,宿管教师和班主任也经常把孩子们一个个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老师生病了孩子们会亲切的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教师节老师们都会收到孩子们精心准备的亲手制作的贺卡或花束。往届毕业的学生也会抽空到学校来看望自己的老师。这里不仅是教学的场所,更是孩子们心灵的第二家园。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学校现已成为美丽的花园,知识的乐园和心灵的家园。办学口碑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柳河学校将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特色发展的办学宗旨,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办有温度、有内涵、有特色的教育,努力把学校办成“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