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和美特色,成就精彩人生——新郑市薛店镇解放路小学用心营造温馨校园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新郑市薛店镇解放路小学原名薛店镇岗周完全小学,位于新郑市薛店镇翠竹路中段,其前身为始办于1926年的私塾馆。老校址建于1992年,由于年代久远,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新校区于2016年6月奠基开工建设,工程总造价约13000万元,2019年2月已实现搬迁,因紧邻解放北路社区,拟更名为新郑市薛店镇解放路小学。

薛店镇解放路小学始终秉承着“正心致和,励行尚美”的办学理念,构建“和美”课堂形态;以“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为教育目标,开展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提升办学品位;践行“知感恩、强身体、乐学习”的理念,以“和和美美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校训,时刻规范着学校的办学行为,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

一、立足高起点,打造“和美”校园

(一)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该校位于新郑市薛店镇翠竹路中段,周边的各拆迁村(岗周村、贾庄村、花庄村、草店村)村民均安置在解放北路社区且附近有安恒地产、润丰新尚小区、石材城等多个居民小区。学校选址条件良好,无自然灾害潜在危险,离家较近,学生可步行上下学,路途无明显安全隐患。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学校规划48班规模,占地5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校园建筑包括4层的教学楼1栋、4层的综合楼1栋、2层的文体楼1栋、地下停车场2个(停车位400个)、笼式篮球场1个、笼式排球场1个、塑胶运动场1个、人工草坪足球场1个、风雨看台1个。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794人、教师47人、班均44人,不存在大班额现象。服务范围为岗周村、郑州众合石材城、润丰新尚小区、中德产业园、解放北路社区、苹果城社区等,服务人口约2万人。学校设置规模与当地适龄人口相适应。

教学楼采用环形双天井式设计,抗震设防烈度达到八度、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正常运行,楼体坚固、通风良好、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班班通设备均符合规范要求,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配备有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智能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切实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

(三)硬件设施,配备齐全  

该校除普通教室外,还有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师生阅览室、健身房、舞蹈室、淋浴间、灯光足球场、室内篮球场、中能学术报告厅等,师资配备符合国家要求,日常运转经费保障到位。运动场地、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配备合格,实现互联网接入、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实用够用,配备足够的全自动水冲厕所,以及温热直饮水机、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等设备,24小时供应开水。每个教室均配备有5匹吸顶式空调以保暖消暑,共设10个教师办公室,也均配有柜式或壁挂空调,为教师休息提供方便;学校也为外地或家远教师提供了宿舍及基本的生活设施,解决了教师的吃住问题。

(四)微型景观,彰显文化

1.“和乐”像展现学风

该校非常注重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在校门口设置一尊孔子塑像,以激励师生像孔子一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通过快乐学习的方式,展现该校“和乐”的学风。

2.“书香”亭书香四溢

该校特聘保洁人员数名负责学校的环境卫生以及花草植被管理,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那爬满葫芦藤的地方就是“书香”亭,学校正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和美思想,考虑师生学习生活需求,提供了这风景优美、书香四溢的小亭子。还有那樟香四溢的“香樟”园,那桂花飘香的小广场,那硕果累累的“丰收”园……

3.美丽“红墙”育人无声

该校时刻秉承“和乐、共进、求真、尚美”的学风,“和爱、润生、艺精、德美”的教风,利用校园文化凝聚师生共识,形成共同愿景和工作目标,创造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24字基本内容悬挂在明理楼外墙,并且每个教室的墙上均有张贴,全体师生人人能诵。

二、立足高品位,打造“和美”学园

(一)多彩课程,落实五育并举

该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业质量要求。该校教育面向全体,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达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育人目标。同时也积极开展“励行”社会实践课程(包括走进新郑市城市展览馆、博物馆、黄帝故里,社会大走读等课程),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走进文化圣地,感受历史的气息,滋养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开展了丰富的“尚美”社团课程(包括武术、舞之韵等课程),学校还积极联系了郑州西亚斯大学和新郑市收藏协会,共同创办了“金石传拓”非遗传承社团,目前是河南省内第一家“传拓进校园”的学校。学生活动先后在郑州慈善日、新郑炎黄广场进行展示,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尚美”社团课程的实践,让学生快乐学习,和谐成长,彰显该校“以生为本,励行尚美”的办学理念。学校设立“向心”班队会课程,每周一召开主题班会,主要以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以及节日节点为主题开展,以教育学生端正心性,滋养心灵,做到“和和美美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二)端正教风,促质量提升

该校秉承“和爱、润生、艺精、德美”的教风,严抓师德师风、常规管理、素养提升。校长经常给老师们分享教育观念:课堂上严肃活泼,课下要向朋友一样与学生沟通交流,该校的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彰显礼仪规范,教师不歧视任何学生。要求人人争做“四有”好老师,时刻规范自己的施教行为,尽显“和爱”“润生”“德美”的教风。学校每月一次常规检查,并给予反馈评价,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评。学校规定每天早读时间7:30—8:00为数学集体备课时间,每天中午1:30—2:00为语文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二中午辅导时间+下午第一节为数学集体教研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为语文集体教研时间,英语组每周二上午第二节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就这样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按时开展集体教研。学校也通过基本功大赛、课标解读、“晒一晒”赛课活动、目标叙写培训等活动以及参加镇级、市级各种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争取教师们人人做到“艺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和美”评价,促素养提升    

和美文化的落实的深度与和美课程实施的信度,依赖于和美评价的实施程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将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整合为“和美课程”,结合“核心素养”要素,依据“和美文化”内涵,将“和美评价”分为“文化体系、操作体系与内容体系”,从师生两个方面,实施综合性、多元的“和美评价”活动,评价的各项指标直指学生核心素养,从而不断完善“和美课程”体系,进而彰显学校的和美特色、成就师生的和美人生。

三、立足师生健康,打造“和爱”校园

(一)关爱孩子,定期帮扶

学校制定健全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机制,建立辍学返校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工会等组织关爱特殊困难教师。对于残童就学问题,学校分包到教师个人,每月定期送教上门,并带去合适书籍供其阅读,学校提供尽可能多的帮扶措施。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学生课余时间能方便地使用图书角、实验室、自习室、活动室、音体美器材等学习和活动资源。学校与农村社区、生态、人文充分融合,统筹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利用学校资源和志愿活动服务周边社区,定期举办校园开放和共建等活动,密切学校、家长、社区三方联系。

(三)健全机制,珍爱生命

和美“以人为本”,始终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学校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安全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确保食品饮水安全。建立校园管理服务质量的反馈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

该校全体师生正在努力端正心性,滋养心灵;勉励而行,求真尚美;和美做人,踏实做事,快乐体验,和谐成长。学校在努力地创造和谐的人际世界,尚美的心灵世界,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心的精神世界,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是强大的生命力,积淀并形成的是一种全新的和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