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色教育,让每个生命都出彩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对“双减”的积极回应,永葆一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是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每位教职员工的共同坚守。

一、原色教育:文化涵养,让优质教育落地生花

2012年9月,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正式落成,是大兴区教委“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外引内培”,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策略的具体体现。

学校坐落于首都南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毗邻美丽的永定河,总占地面积120亩。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各类专业教室齐全,体育场馆完备,图书馆藏书充足,室外活动场地宽阔,食堂“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功能齐全的心育中心,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鸟瞰校园,绿草茵茵,每栋楼都是一本打开的书,等待每个求知的孩子去细细翻阅。

学校目前有在校生958人,29个教学班,教职员工98人,平均年龄36岁,硕博教师3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 4人,骨干教师14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3人。学校前身是北臧村中学和部分北臧村小学,生源覆盖北臧村镇、生物医药基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及天宫院部分社区。

这是一所面向农村孩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浓郁的乡土气息与附中先进厚重的学校文化碰撞出绚丽而独特的火花。学校传承附中质朴而隽永的办学风格,结合地域性、人文性的特点,发展中确立以“让每个生命都出彩”为办学愿景的“原色教育”办学思想。

“原色”即为本色,本色守正,方可特色鲜明,生命出彩。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本质,本色做教育,让学生在南校区九年的成长,打好人生的底色,为未来发展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双减”下,学校正努力推进一个管理规范有章法,教师规矩有担当,家长配合有责任,学生上进有活力的教育秩序和从容生态。

二、原色团队:在积极向上的教育场中蓬勃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面对已有的教师团队,学校积极进行资源重组,强本赋能。融合校内品牌项目“师德师风引领”“专业素养提升”“职业幸福情怀”三大工程,整合“群翔雁阵”“新雁行动”“智慧课堂”三大项目,借力大兴区“名校长工程”,引入高校教授,邀约市区名家,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学院”,教师成长实现学院化。学院共铺设市区校三级平台、六个发展维度、八个子项目、九个研修系列课程,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全面发展保障。学院让教师成长既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

苦练基本功,成长踏实地。学校教师个体成长管理,采取“4+2教学材料”管理制。引领教师潜心自教研,潜心自成长。团队成长管理,凸显合作共赢。落实备课组“五步走”方案,即“一坚持”“两公开”“三确定”“四统一”“五准备”;教研组“九个一”建设,发挥集体智慧共智共研。

优化主阵地,成长望星空。本校以“589智慧课堂”建设为抓手,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生态。通过专题培训、专题教研、学科节日等一系列的校本研训活动,更新教师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科研带教研,矩阵促进阶。学院的“雁阵工程”,形成了“学校课题核心化,核心课题多维化”的科研模式,即以核心课题为龙头,多个国家级、市、区、校课题组成的多级多维、相互支撑的课程群在学校内涵发展蓝图上全面铺开。

工会暖人心,职业添幸福。学校工会围绕“快乐锻炼 出彩工作 幸福生活”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快乐锻炼健身月”、摄影比赛、元宵节抽奖送惊喜活动、“三八”女神节献花活动、红五月合唱比赛活动、体育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幸福感。

近三年本校教师共获得国家级各类教育教学奖37项,北京市各类教育教学奖78项,大兴区各类教育教学奖500余项,在各类教育教学期刊发表文章近40篇。今年,本校又有两项课题被大兴区科研室推荐申报北京市规划办课题。3名教师微课入选国家级“双减”优质课平台。学校也被评为“全国和谐杯高校教学博览会团体金奖”“北京市科研先进校”“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大兴区校本教研示范校”“大兴区阅读示范校”等。

三、原色课程:为学生精彩人生描绘缤纷底色

学校“原色+”课程体系,分为红色、黄色、蓝色三个维度,分别对应夯实基础、广泛拓展、发展个性三个课程目标。“双减”之下,学校课后服务坚持“五结合两满足”。学校为孩子们提供科技、艺术、体育、人文、心理,多元菜单式课程。课程群分为自主选修和实践必修系列。

1.自主选修课程,特色突出,菜单定制

20余门选修课程,从教室到操场,从室内到室外,吹拉弹唱、踢打拍演,学生学习技能,开阔眼界。此时的校园是欢腾的,也是多元的。

2.实践必修课程,整体设计,贯通培养

通过“我爱科学”课程组群、“出彩德育”系列活动、“出彩体育”系列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五育并举。必修时间里,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培养、品德品格锤炼、体质健康提升。

此外,学校重视健康安全教育。硬件设施上,每间教室安装护眼灯;学校专门设立 “爱眼屋”,使用“舒目镜”为学生缓解眼部疲劳;按照国家学生桌椅标准,科学调整桌椅高度;通过习惯养成18条,加强常规管理;规范眼操,加强体育锻炼,引入专家讲座共同守护学生健康视力。

3.答疑解惑,确保每个孩子都学会

学校成立以一线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为引领,学科教师为全员参与的答疑解惑教师团队。整合教室、统筹时间、自选梯队,分层辅导。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探索,学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先进学校”、“国家级足球特色校”、“国家级篮球特色校”、“国防部国防教育特色校”、“北京市课程建设特色校”、“大兴区体育工作先进校”、学校足球队、篮球队、武术队,屡次在市区级比赛中斩获冠亚军,舞蹈队、合唱团、话剧团在区级比赛活动中屡获殊荣。

四、原色家校:深化协同育人功能,构建共育格局

我们努力做到两个“先一步”:先一步告知,先一步引领。依托学校打造的“父母学院”,家长调研、座谈、学习、培训与落实“双减”同步铺开。

1.线下学院,丰富形式,协同育人温情有品

重视调研。了解家长思想动态,多次开展“双减”背景下家长需求调研、作业调研、学生自主管理调研,围绕调研情况,学院开展线下“双减”面对面,干部、班主任为家长解答疑惑、缓释焦虑;专题家长会,深入讲解“双减”政策、学校策略,倾听家长声音,积极及时作出有效回应。

2.线上学院,系统前瞻,协同育人理论武装

重视学习。学院打造家庭教育专属平台,为家长提供1~9年级,不同年级、不同主题、不同类别课程300余节。自选菜单式家庭教育策略,最新教育咨讯、“双减”政策,让家长全面迅速了解。每月开展学习型家长评选,激发家长学习动力。

重视家访。没有疫情我们开展全员家访;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开展“线上家访”。无论线上线下,班主任每次家访都完成“一次亲子谈话深入指导”“一项亲子问题有效化解”“一个亲子盟约愉快达成” 的“三个深情”目标。

在首师南,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校园是一处溢满美的土壤。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奔跑着朝气蓬勃的少年,老师耐心地给孩子答疑解惑,孩子们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双减”之下,新时代教育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将继续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为建设首都南部教育发展新高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