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新形势下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品味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学校发展,打造教育典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以规范学校管理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打造学校品牌特色为支撑,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根本,以安全管理为保障,引领全体师生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树立新形象,努力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愉悦的现代化学校。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布局科学合理
西滩乡寄宿制小学始建于2010年3月,2013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坐落于门源县东部风景秀丽的西滩乡西马场村,环境优美舒适,校外周围地势空旷,自然采光条件优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路途无安全隐患。是门源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项目学校,是一所面向农村招生的寄宿制学校,校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现有学生368人,全部为寄宿生,共有12个教学班,平均每班31人,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无一辍学,巩固率100%。
(二)办学条件逐步优化
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学校占地面积46512平方米,建筑面积10842.21平方米,校内有教学楼(含水厕)、篮球馆(含水厕、洗漱间)、男生宿舍楼(含水厕、洗漱间)、女生宿舍楼(含水厕、洗漱间)、餐厅(含水厕、洗手池)、学生浴室(含水厕)、锅炉房、教师公寓。保障了广大师生的日常所需。
学校还配备美术室、二胡室、电子琴室、衍纸室、展览室、机器人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语音室、图书室、图书阅览室、仪器保管室各1间、实验室、电教室各2间;学生实验仪器配备齐全,现有数学、音体美等器材共178种,藏书16000册,生均43册;每个功能室教室都安装电子白板,实现日常信息化教学,实验仪器配备合格,300Mbps网络覆盖整个教学楼。
现有教职工76名,其中在编教师40名(含工人1名)见习岗位教师2名,同工同酬人员1名,后勤人员36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师资配备符合国家要求。
二、凝练校园文化内涵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多年来,学校努力打造多元文化,丰富师生精神文化,进而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根雕制作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让学生认识到感恩从小做起。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学生浴室,做到了每生每周一洗澡,解决了农村孩子洗澡难的问题,学校护花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更加明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洗脸池旁教授七步洗手法,帮助学生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学校设立学生理发室为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楼层台阶上张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百科大全知识贴纸,让孩子们在上台阶时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并熟记于心。楼道文化突出和谐、礼仪、安全等六个板块,结合学校“红”“金”绿”三色教育,让学生学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金色爱家乡教育方面,油菜花海是金色门源的象征,学校将学校教育与爱家乡教育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大力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绿色保护环境教育方面,学校注重培养人文生态,鼓励学生与环境和谐共生。
三、变废为宝,创新工作
学校倡导“变废为宝”理念,用废旧的轮胎制作成巨龙,给建国70周年献礼,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用链条制作成“心”字班级牌,寓意同学们团结一心,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用废旧轮胎制作成垃圾桶,同学们挥笔泼墨在轮胎上画出喜欢的图案;用废旧轮胎制作成了鱼缸放在楼道内,让孩子们观察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理念;用废旧的课桌凳制作出“啄木鸟书屋”“小蜜蜂书屋”,让孩子们闲暇之余阅读书籍;用损坏的消毒柜、蒸饭车制作的图书柜,安置在校园广场上,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启示:生活中的创新,废物再利用也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也会让孩子们在想象中产生新的创意。
四、教研创新,实行12345工程
学校在教研创新方面实施12345创新工程,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1种保障——制度先行;2种引领——“学术引领”“名师引领”;3种帮扶——留守儿童、控辍保学、学困生帮扶(133工程);4种方式——外出借鉴学习、二级培训、教学创新发展、教学研讨;5种教研——微课、阅读教学(学生阅读、故事大赛、推荐好书,教师阅读活动:阅读沙龙、交流、制作绘本教案)、啄木鸟纠错行动、经典朗读、质量分析会。
学校教务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基础发展校本教研,制作校本教研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研教材》用于学生的日常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小公民。
五、依托少年宫阵地,发挥学生特长和培养学生兴趣
学校少年宫在县教育局、县文明办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顺利开展了各项活动,且逐年增加活动项目,实现由简单机械的活动到培养学生兴趣的转变,如:给孩子打造成长的平台、学校食堂里安置唱歌台,每天中午让喜欢唱歌的孩子给大家一展歌喉;课间操每两周换一次,主要以藏、汉、回、蒙等各族舞蹈,以及太极拳、武术等表演形式为主;学校开展“小课堂、大社会”活动,成立了小交警队、粮食节约部两个部门,小交警们在学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指挥道路交通秩序,每逢放假日学生们在校门口管理接送车辆,疏通道路,并到交警部门实地查看学习,使他们掌握交通安全法规知识,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粮食节约部结合“三节、三爱”教育活动,督查师生在用餐过程中的行为,以防浪费粮食,经一段时间的实践,改变了师生浪费粮食的现象,牢固树立了节约粮食的意识。
学校少年宫利用本乡本土文化——眉户戏,将眉户戏的学习传承纳入艺术课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最终荣获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学校称号。
六、安全工作管理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观念,以校园安全为责任,始终把培养学生安全、防护意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贯彻“教育为先,预防为主”方针,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积极开展自检自查,确保校园长治久安。
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学校把安全教育和培训放到德育的重要位置上,利用晨会、班队会、法制讲座、校园广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消防、防震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安全演练,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安排专人定期对校舍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作好记录,保证师生在校内的安全。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学校根据消防法规的要求,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更新,牢记“防火重于泰山”。
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和饮用水的安全管理。学校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实行食品进入校园索证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校园,严把师生入口关,保证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每次放假前的最后一节课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用血淋淋的事实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加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强化保卫力量,校内24小时有人值守、巡逻,外来人员办事必须到门卫登记并电话通知当事人,防止社会闲散人员混入学校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
七、走出大山看世界
在王校长的积极争取和协调下,“上海探索营”于2017年5月18日终于启程了,这是学校10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首次参加“走出大山看世界”的公益活动。
2017年9月17日,同学们带着一份求学的心,一份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一份对高原外世界的无限遐想,出发了,15名同学参加行走的格桑花——成都拓展营。
2017年11月20日至27日,有19名学生参加了重庆拓展营活动。
西滩乡寄宿制小学“北京探索营”于2018年9月18日启程,学校第四批30名学生参加走出大山看世界的公益活动。
2019年9月18日西滩乡寄宿制小学的20名学生和两位带队老师踏上了去合肥的路,这次去合肥探索营,学生和教师都学习到了很多很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知识。
学校总共有5批94名学生参加了走出大山看世界拓展营活动。一次次的所见所闻,能激发他们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必将懂得回报、懂得感恩,懂得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人生,只有不断地积累文化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拓展视野、心存善念,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八、获得的成绩
2019年4月学校被中共门源县委、门源县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称号。
2019年9月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19年10月学校被中共门源县委政法委员会、门源县教育局、门源县公安局授予“平安校园”称号。
2019年11月学校被青海省文明办、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教育厅授予“2016—2019年度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2019年11月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邀请参加“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经验交流会”。
2019年12月学校被推荐为“青海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园”。
在海北州教育科技局组织开展的全州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软件评选活动中,学校教师在课例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一师一优课活动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报名人数为30人,晒课教师为30人,共晒课30节,获评优质课共16节,其中市级优质课13节、县级优质课3节。
机器人社团从成立以来每年在全省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均获得奖项,2013年获得省级团队合作奖,2014年获得省级比赛季军,2015年获得省级一等奖,2016年获得省级三等奖,2018年获得省级比赛亚军,指导老师获得最佳教练员奖。2019年获得省级比赛亚军,指导老师获得最佳教练员奖。
舞蹈社团在2018年门源县举行的全县少年宫成果大赛中获得创意二等奖,美术、书法、刻字、衍纸等社团作品形态万千,获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学校全体教师会一如既往地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得既快乐又扎实,为打造管理精、质量高、特色强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