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学温馨校园创建经验材料

来源: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武夷山中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9日

铅山县武夷山中学位于“华东屋脊原生态之乡”“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镇,坐落在车盘村,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七、八、九年级教学班共计15个,学生743人,教师52名,其硬件建设和教育装备等均达到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

走进校园,呈现于眼前的是整洁有序的校舍,宽敞明亮的教室。校园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展板上记录着政府的关怀,墙面上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底蕴,花圃中弥漫着感恩励志的味道,宿舍内充溢着祥和温馨的气息。朗朗书声中流露出骄傲和自豪,跃跃欲试中浸透出快乐和幸福。迎面而至的学生笑容可掬、鞠躬问好,拂袖而过的师长神清气爽、和蔼可亲。漫步于餐厅宿舍,给人一种“家的温馨”:徜徉于教室操场,给人阳春三月的感觉。

建设乡村温馨校园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底线思维,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张扬学校个性、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温馨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校园设施的扩建,更重要的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成为温馨校园。为此,武夷山中学把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作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引领学校走向品牌的重要举措,做了具体细致的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呈现出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载体升华和谐温馨的校园精神

在开展乡村温馨校园创建的实践工作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遵循乐学善思,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把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校打造成了一所文化氛围浓厚,学习环境优雅,育人方式温馨,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现代气息的窗口学校,走出了一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平安和谐美丽温馨相依相伴的发展之路!为此,学校成立了建设“乡村温馨校园”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教师共同抓的工作机制,每学期就美丽温馨校园建设情况召开专题研讨会,总结其成败得失、完善其缺陷短板。学校将温馨校园建设纳入了学校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温馨校园建设落实到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使温馨校园创建制度化、规范化。创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同,内化为自觉行动的信念,升华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乐于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使育人工作充满亲情,教学工作其乐融融。

二、以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创造人性化、哲理化、艺术化、温馨化的师生学习生活空间静态文化,润物无声。流连于校园,你必会发现,学校既注重学习条件的完善,又注重文化设施的建设,处处做到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艺术楼里生物博物馆中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标本;美术、书法、音乐教室里面学生的展示作品必会让你感慨不已。老师们用剪纸、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装饰宿舍,点缀生活:孩子们用花卉、盆景、制作装点教室,启迪心灵,表达情感。当你置身于其中,这些独特的布置、宜人的景观定会让你被学校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吸引。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优美的人文环境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动态文化,时时教育。如果静态文化仅仅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方面,那师生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才是温馨校园的根本所在。学校为了更好地把教育和生活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校园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设立了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安全、棋艺、计算机等各种功能室,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创设了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了足球、舞蹈、棋艺各种兴趣小组,购买了各种文体用品,丰富学生的课外舞蹈、足球、棋艺各种兴趣小组,购买了各种文体用品,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放飞梦想,享受乐趣。留守儿童之家,架起了外出务工父母与孩子们沟通的桥梁;计算机网络教学使学生们和外界走得更近。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踢球,有的在弹琴,还有的在聊天谈心,交流学习心得。整个校园欢声笑语,百花齐放,呈现出“团结友爱、蓬勃向上”的人文景象,构筑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温馨之“家”,实现了“人创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的功效。

三、以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塑造积极向上的师生品格

学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以感恩励志、陶冶情操、增长学识为目的的各项活动。校园艺术节为师生展示才艺搭建了成长平台,暑假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带来家庭般的温暖。感恩励志的演讲征文比赛,传承正气和能量,“万师访万家”的家校活动篇章记录着欣喜与温馨。周一升旗时的演讲,在旭日的映照下抒发着孩子们爱国的情感;傍晚操场上大课间活动,在夕阳的映衬下勾勒出娃娃们矫健的身影;校园之声小记者站有声有色,每学期的安全教育课、“劳动教育周”、“道德实践月”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上述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张扬了学生个性,还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感人场景,体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育人特色。

教室、餐厅、宿舍是师生学习、生活、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整洁、美丽、温馨的生活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因此,学校在全体老师的通力协作下,积极开展“温馨美丽教室”“温馨美丽班级”“温馨美丽宿室”的创建活动,将“温馨美丽教室”“温馨美丽班级”“温馨美丽宿室”的建设融入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美丽、和谐、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促进了师生健康人格的积极形成和不断完善。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主题。学校定期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了学生的爱戴感、教学的胜任感、探究的新鲜感、成功的愉悦感。学校提出的四个善待让全校教师如沐春风:即善待教师、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善待自己,帮助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在日常工作中,学校注重引导教师们进行自我调节,培养健康心理,在工作上减负、心理上减压、活动中放松。在管理中,努力做到“四个一点”,即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活一点,多一些理解宽容。真诚地信任和欣赏每一位教师,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让教师感到幸福和快乐,再把幸福和快乐传递给学生。

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既需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也需建立和谐温馨的同学关系。学校倡导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也注重尊师重教的感恩教育;既倡导春风化雨的助人品格,也注重宽以待人的良好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事间守望相助、同学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出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