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惠桃李温馨筑校园——威县章台中学温馨校园创建经验介绍材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威县章台中学1969年建校,1997年迁入现址,位于威县县城北面的章台镇育才路,紧邻106国道,是威县最大的一所乡镇中学。学校占地总面积3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5330.1平方米。在温馨校园的创建工作中,学校以学生成长教育为核心,以温馨家园建设为抓手,大力营造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民主、温馨、和谐的学校育人环境。

一、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七至九年级共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79人(其中女生569人)。学校建成了学生餐厅和学生宿舍、现代化教学楼、高标准学生操场。共有教职工97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中、高级教师41人,省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4人,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6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科专业基本配齐。

学校配备有微机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音乐舞蹈室、科学实验室、美术书法室、档案室、仪器室、家校工作室、会议室。可以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要求。

学校建有体育活动用地:学校现有1个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绿化用地:绿化面积2642平方米,占学校用地8.1%。办公、教学、活动区域各自独立,布局合理。

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配备微机106台,每间教室均配有可直接上网的电子白板或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窗台摆放有各种绿植,墙壁张贴有名人字画或班级活动照片等,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被精心设计和装扮,处处都体现着育人的氛围。教师办公用机达到人手一台。实现了百兆光纤教育城域网专线接入。

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仪器配备达到省定标准,仪器、台账分类管理。每个教师配有台式电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既做到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又做到学科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适时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发挥教学育人的效果。

校园内外各种树木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花草葱茏,既能为师生遮阴挡雨,对师生进行环保教育,也为学生营造了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育人环境。

二、营造温馨的文化氛围

学校努力将“尊师、爱生、文明、守纪”的校风和“勤奋、踏实、认真”的学风铸成校园精神,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多彩的校园文化阵地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建设校园特色文化

“三风一训”

校训:治天地之学问,树方圆之人格。

校风:脚踏实地、眼望前方、志在心中、力创辉煌

教风:爱生、敬业、博学、求是

学风:博学、善悟、明德、求实、创新、怀志、崇信、尚仁

(二)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

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及相关制度宣传牌;在教学楼南楼中间的正上方镶嵌学校校风“博学、善悟、明德、求实、创新、怀志、崇信、尚仁”标语,学校办公楼北墙悬挂各班班主任教师风采展板;在教学楼走廊柱上张贴格言警句;在办公楼楼前两侧的进门处分别设置不锈钢玻璃橱窗,设立“光荣榜”栏目和“学校骨干教师简介”栏。

2.班级环境布置。在本学年度,学校要求一班一班徽,一班一文化,黑板两侧设有“四册一薄”专栏和饮用水设备,教室后墙设有开放式书架和卫生角,主墙面为“学习园地”,由各班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要求班级文化建设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凸显主题,个性鲜明。

3.宿舍环境布置。围绕“温馨家园、你我共建”的主题,学校负责整体规划,各宿舍师生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布置。

4.厕所文化建设。除了净化、美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内墙有文明标语及温馨提示,外墙有明显标志。

5.部室文化建设。根据各部室工作职能,悬挂相应的室内标语并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工作,引起重视。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健全领导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加强学生管理。

特色文化活动:

1.学校每年举办1—2次全校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倡导学生积极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2.按照政教处的学年思想教育导向计划,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坚持开好班会,精心组织主题班会。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学校开设了美术活动班,音乐活动班,篮球、田径训练班,健美操培训班,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4.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 “和谐校园”。

5.打造“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育团队精神。

三、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

学校通过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分为“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章程”“教职工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四大类,在每个部室、每间办公室均在醒目位置张贴了相应的制度,师生参与制度的制定,让制度说话,凭制度办事,体现了学校民主管理的思想。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也不断在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在依法办学、依法施教、校风、教风、学风等“三风”建设等方面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的法治管理、制度管理。

四、常抓安全工作不懈

学校认真贯彻中心校各项安全要求,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安全演练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

首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学生安全责任,以及家长、教师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其次,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等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同时,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发现隐患后及时向社区反映,及时整改。

最后,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五、创建德育特色品牌

学校紧紧围绕“以德治校”的宗旨,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以养成教育为中心,以立德、明礼、勤学为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涵盖三个步骤的特色发展之路(简称133德育工程)。

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途径不断营造整洁、优美、充满浓厚文化氛围的育人环境,以及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造就“德、礼、勤”的一代新人。

坚持以养成教育为中心,严格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教育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从三方面进行建设:

1.立德:提倡培养小善精神,要先人后己,尊老爱幼,说话礼貌,行为文明,待人和气。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一个讲公德、守法制,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七年级以“修身立德,铸造品质”为目标,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服务机制,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2.明礼:八年级围绕“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的主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脱离低级趣味、培养高雅的情趣和恰当的礼仪。

3.勤学:九年级依照“刻苦勤奋,力争未来”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理想与现实”和”“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从点滴做起,勤奋学习,培养不断进取的精神。

建设和谐温馨之家,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是学校的目标与努力方向。学校坚信“温馨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必定会在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教育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师生健康愉悦地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