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教育部定点帮扶为契机,把“扶智”作为突破口,在财力十分紧张情况下,成功引进言爱基金会资金1000万元,建设了一所面向全县乡村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寄宿制学校。学校位于河北省威县城东,省级高新区南部,白伏村北,学校于2014年2月开工建设,2015年秋季投入使用,2018年新增七里分部和安陵分部,开启了三校合一、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总占地168000多平方米,预算总投资2.7亿,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其中七里分部占地48000多平方米、投资8000万,安陵分部占地49300多平方米、投资7000万);现有教职工438人,学生7019人。建校以来成绩斐然,2018年、2019年思源学校中考总成绩,在全市参考学校中排名第一,斩获国家级文明单位等60多项荣誉,代表威县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2019年11月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来校视察工作时给予高度评价。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硬件设施
(一)高点规划设计。按照建设百年名校的标准,由香港言爱基金会专聘郑州大学设计院知名设计师,对标“以人为本”理念,高标准制定学校建设规划,形成了围合式的建筑风格,教学办公一体化,学习食宿相贯通的建筑群极具人性化特点,教师办公教学、学生学习实验分区同层;教学楼餐厅宿舍楼廊檐贯通,上课就餐休息免受风吹雨淋。
(二)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师办公室、学生公寓和餐厅,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半隔离的办公桌,配备笔记本电脑,既便于沟通又能闹中取静。每个学生都有标准床铺,都配有储物柜,公寓每一层都有两个水房与卫生间,配备直饮水系统,每一栋公寓楼都有单独的一层是洗澡室。
(三)配套设施完备。学校建有覆盖面广的校园网络系统、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标准化的实验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微机室和练功房等,素质教育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300米的标准塑胶运动场及多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设备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办学理念
(一)选好带头人。为了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落实落细,县委、县政府高薪聘请湖北黄冈知名校长盛爱良担任校长,确立以“修德育才,放飞梦想”为办学理念,开启了思源学校蓬勃发展的征程。2019年11月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来校视察时指出:思源实验学校很有意思,五年时间不容易,盛爱良校长是把学校当作事业来干的,倾注了自己的生命,表现出强烈的激情。
(二)强化人性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学校把建立健全教职工管理制度作为首要任务,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蓝本,实施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编纂《教师管理指导手册》,制定了82项制度作为指导规范各部门各教职员工行为的纲领性依据。在创新管理方面,依据本校实情,充分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管理。
(三)关爱教师队伍。学校打造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模式,探索实施“青蓝工程”, 让经验型教师和青年大学生教师“一对一”传帮带,通过集体备课、积分评价、培育典型等方式,形成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凸显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管理,极大调动了教职工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激情和热情。
三、打造特色活动,推动素质教育
(一)健全办学体系。建校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包括“严谨、厚德、勤奋、创新”的校风,勤教、善研、博学、奉献” 的教风,“尚德、启智、益美、卓 越”的校训,“乐学、勤勉、睿思、力行”的学风,以及独具风格的管理体系、全国平台的思源交流体系、“双向互动”教学模式体系、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博雅吾爱的校园文化体系、各种社团活动体系六大特色体系,冀南特色学校初具雏形。
(二)创新办校模式。学校围绕“创特色、争一流、建名校、育英才”办学目标,探索创新“1234”管理模式,“1”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2”即两种模式:采取双向互动课堂和“三三三四”评价,“3”即三个精心: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4”即四种风气: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班风严。“双向互动课堂模式”荣获2019河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典型案例一等奖,2019年6月该校在全县科技教育创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创办特色活动。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师生身体素质,每天上午下午两个大课间“大摆臂、健身长跑、国学踏韵”学生活动异彩纷呈,在快乐阳光体育中体现合作、创新精神;每学期定期召开开学典礼对师生及家长进行总结表彰,每周末开展“孝心感恩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红领巾”广播站、青舞飞扬舞蹈社团、源美美术社团、爱乐(合唱)社团、翰墨(书法)社团、sky(篮球)社团、鼓乐队、棋类等13个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师生硬笔书法展览、美术比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诗词诵读比赛等先后上演。2016年5月教育部语教司领导来学校视察,观看了轻舞飞扬舞蹈社的演出,称赞这是市级水平,该校学生以《沁园春•雪》和《剪纸姑娘》《俏夕阳》《小草》等为题的演讲在市县举行的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突出温馨关爱,实施精细管理
(一)突出“妈妈式”关爱。该校最大限度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探索实施“二十四小时无缝隙管理”模式。要求校干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带领学生吃好每一顿饭,守护好学生每一次午休和夜眠。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干净卫生,定期消毒,实行校长陪餐制,师生一起就餐; “爱心服务,精心做饭,让每一个孩子都吃好”成为后勤保障的工作目标。
(二)注重全面健康。该校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活动载体,加强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引导,让全体学生把思源常规自律劝勉《三字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手册》等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留守和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学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利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提高成绩、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与家长沟通,感受家人的爱;建立学校爱心基金,资助贫困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教育成长的路上不掉队。坚持以德育促教育,秉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抓两头促中间”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深厚文化氛围。坚持把培育校园文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文化活动,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国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教育是爱,平安是福,和谐是美”等教育标语彰显学校管理者的育人匠心;“哈佛剑桥清华”等世界名校为主题内容的励志文化,引领孩子遨游知识的海洋;风雨操场上世界各国国旗飘扬,国际文化让学生开阔眼界;餐厅内外、楼梯走廊文化,突出节俭与古韵,忆古惜今崇俭感恩。“博雅吾爱”的校园文化体系,寄语学校全体师生养圣贤正气,习圣学真艺,博采众长,博学致用,最终实现博学天下、卓然超群的宏伟愿景。
(四)注重校园安全。该校始终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理念,坚持把师生安全作为学校一切活动的前提与保障,把校园安全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校委会和班主任轮班巡查,实行24小时无缝隙管理;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每月进行防震、防火等安全演练;不定期对学校食堂宿舍和周边环境进行排查,防患于未然。
思源实验学校自建校以来,在教育部领导指导帮助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方针,积极参与全县脱贫攻坚战,在“扶智”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今后学校将继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不忘初心、再续辉煌,努力打造河北省示范性学校、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