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天平中心小学地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的发源地——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学校占地面积 20 余亩,设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45名,教职工18人,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学校秉承“怀感恩之心、求立身之本”的办学理念,以“舞百叶龙腾、育善真少年”为育人目标,立足乡村实际,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切实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让温馨的旋律回荡校园。学校曾获得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省艺术特色示范学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县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1.标准化推进硬件建设,夯实温馨校园育人基础。学校位于原天平乡集镇所在地,同时紧邻318国道,交通便利。学生来自学校周边十个自然村,上下学交通方式以步行、家长接送和校车为主,距离适中,路况较好。学校共建有标准化教学楼、综合楼各1幢,校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综合办学条件达到浙江省一类小学标准,运动场地、音体美劳器材、图书、实验仪器、劳动实践场地配备充足。办公室、教室实现互联网光纤接入,每个班配备先进多媒体设备,助力现代化教学的开展。办公室、教室安装了空调、电脑、新风系统,彰显校园人文关怀。食堂实行“阳光厨房”,干净整洁,管理水平达到A级 ,现有五个餐厅供师生就餐,学校水冲厕所、直饮水等设施设备数量足额,配专人管理维护。学校还建有乡村复兴少年宫、百叶龙文化长廊、教职工活动休息室、母婴室等。为加强学生教育,学校设置了文化墙,在显眼位置上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走廊、过道、墙壁等将学校百叶龙文化、校训等内容多点展示,强化环境育人和办学价值引领。为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学校加强校园基础文化设施建设,雅致的绿道、感恩亭、百叶龙文化公园,为师生提供了阅读和休息的场所。
2.规范化推进日常管理,优化温馨校园育人环境。学校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积极加强同属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充分依托“家委会”和家长志愿者,构建家校社“三合一”安全管理网络,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浓厚氛围。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隐患排查、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学生自护防范能力。校园安装高清红外摄像头40个,实现校园全覆盖,配备保健室一间,校医2名,相关物品齐全。保安室实行24小时值守,防暴设备齐全规范,并按规定定期巡查校园,校内整体环境安全舒适,无明显安全隐患。学校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能严格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合理营养搭配,食源由政府统一配送,直饮水定期由专人进行维护监测,放心可靠。学校建立校园管理服务质量的反馈评价机制,接受家长、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反馈,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学校全面落实防控预案,严格落实“两案九制”,狠抓校园封闭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常态化落实素质教育,提升温馨校园育人质量。学校以办一所“让教师幸福、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追求,旗帜鲜明地坚持“五育并举”,常态化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懂规矩、守纪律、有礼貌、知感恩的“善真”品质。学校能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开足开齐规定课程,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质量要求。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日臻完善“养成教育”思想,形成了“规范+质量+特色”的育人模式,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坚持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涌现出县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教坛新秀3人。以品牌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品德,学生离校列队有序,吃饭秩序井然,良好的习惯已经内化为优秀的品质。定期组织学生外出游学,拓宽农村孩子眼界,金钉子地质公园、龙之梦、实践教育中心,是学生实践学习的优质阵地。学校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切实引导学生传承红色血脉。学校持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艺促教、以美育人,建立多维度育人目标,坚持“体艺 2+1”特长培养模式,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发展目标,仅在2022年,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100多人次,综合教学质量在县内一直名列前茅。
4.特色化落实“双减”政策,激活温馨校园育人动力。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不断结合乡土特色,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广泛开展体育、硬笔书法、音乐欣赏、美术创作、趣味阅读、小小演说家等特色课程,将百叶龙社团、刻龙社团等特色社团活动纳入其中。目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共131人,占比达90.1%。特别是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学“非遗——舞百叶龙”,成为学校“双减”工作的一张金名片,在舞龙过程中实现体艺教育的精彩融合,达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目标,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质效双增。学校狠抓作业管理和评价改革,为全体学生定制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双减包”,让孩子放学后把书包留在教室里,带着“双减包”回家,包中只放置需预习的书本、课外书以及短绳,双肩包变“双减包”,减少了课业负担和书包重量,增加了学生快乐的分量,这种“暖心”的行为被同行们多次点赞,并被新华社、人民网、浙江教育报等国家、省、市、县级各种平台报道达十余次,特别是学校拍摄的《“非遗”传承丰富“双减”课程》双减视频被推荐参加了省级评比活动,成为浙江省第一批落实“双减”推荐视频并被推送至教育部。学校还结合县“1+3”素养提升工程即“体育+阅读、书写、表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说“非遗”故事比赛、每月一次的趣味运动会、书法写作大赛等,让农村学子享受优质的素质教育。
5.品牌化传承乡土文化,提升温馨校园育人品位。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脉,学校精心打造百叶龙特色校园文化,传承百叶龙艺术和精神,一以贯之培养“龙的传人”。校门口建有百叶龙文化公园,筑有巨幅百叶龙沙雕和六幅百叶龙传说故事浮雕,校门北侧围墙设置大气美观的百叶龙文化长廊,处处彰显浓郁的百叶龙感恩文化气息。同时,创编校歌《百叶龙之歌》,编排校操《百叶龙韵律操》,编著《我们的骄傲——百叶龙》校本课程,并以具体实施为基础,以各种百叶龙艺术的深化与推广为抓手,定期邀请百叶龙第四代传人谈小明到校指导百叶龙舞蹈。此外,学校充分挖掘“百叶龙”蕴含的感恩文化,有效营造天平中心小学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师生间能平等交往,团结友爱。学校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关爱生活中、学习工作中有困难的师生。学校能密切联系乡镇社区进行志愿者活动和团建活动,积极建设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和沟通,编织好学校、家长、社区教育协同网络。目前学校的百叶龙文化传承已受到各级媒体关注:2018年荣登《中国德育》杂志,2019年9月传统文化进校园登上了《中国教育报》开学季,并入选央视《生财有道》年味栏目,为春节献礼,还接受了央视委托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台采访,制作《记住乡愁》国家版的宣传片,向全世界宣传长兴百叶龙。2021年参加央视乡村振兴公益广告拍摄。
尽管学校规模很小,但在接续建设中日臻精致温馨。接下来,天平中心小学将在持续打造“温馨校园”的愿景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让农村教育沃土百花齐放、芬芳满园,为推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让每个孩子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提供“浙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