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台门学校“温馨校园”建设材料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5日

为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校吸引力、凝聚力,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创建温馨校园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概况及创建温馨校园优势

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台门学校位于国家一级渔港六横镇台门港,学校创办于1958年,目前校园占地面积38 068平方米,建筑面积11 830 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290人,教职工33人,教师学历水平全部达标。

学校所在的台门社区也是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社区,村民文明淳朴、慈孝风行,环境优雅,为学校温馨校园创建提供文化优势。

二、统一思想,加强组织

学校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和谐、美丽、温馨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于是成立了创建“温馨校园”领导小组,校长王锋光同志任组长,副校长金晶任副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各班主任配合学校开展各类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具体可行的创建方案,细化学校环境教育内容和活动,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落实。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开展创建温馨校园的各项教育活动,形成“大家动手,共建温馨校园”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1.硬件设施落实到位,专用教室配备齐全。

学校场室充足,设备先进:微格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1个,11个教室配备触屏教学一体机、数字电视、电子班牌,250米塑胶环形跑道运动场1个,篮球场3个,足球场1个,朗读亭1个,另有智慧图书阅览室、少先队队室、卫生保健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等。

2.校园布局调整规划,育人氛围日趋优化。

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人文布置,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要求。

四、常抓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努力达到校园安全零事故;加强安全教育演练,强化安全预警传达,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健全,配备专职保安2名,门卫2名,做好 “人防、技防、物防”。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消防、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定期对校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排查,划定消防禁令标志,设立临时红绿灯,实施进出人车分流,提出车辆校内慢行等要求,确保校园内及周边环境安全。学校重视安全预警发布及落实,重视安全演练。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开展传染病教育、疫情防控、乘坐电瓶车头盔佩戴提醒、“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教育、防诈骗提醒、反恐教育、防溺水教育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错峰上下学,规范开展常规性核酸检测,确保防疫安全。

五、开展多彩的活动,营造温馨的氛围

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

1.国旗下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学校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主题班会课,如:始业教育、团结互助、做一名有爱心的人、做一名有责任的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未来规划等。关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馨。

3.结合特殊日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德育处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炫我课程、行知体育节、科技运动节、文化艺术节、校园读书节及“不小园地”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和熏陶。大队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喜迎二十大”等主题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班主任组织学生熟记《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和《浙江省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

4.关爱特殊学生,用心传递温暖。

学校通过家访、家庭信息登记表等途径了解每一位学生家庭情况,帮助贫困生申报“营养餐资助”和“非寄宿生补助”,缓解这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压力;邀请普陀区青少年宫来校开展“春泥活动”;班主任、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开展特殊教育,教师送教上门;联系“海蓝社工”,给困难学生送上棉服。

5.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公益广告、电子屏、黑板报、钉钉群、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六、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做好人、读好书”校训。抓规范,抓落实,抓师资队伍建设,抓全面质量提高,创素质教育规范学校。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强化教学管理,加强督导检查,教务处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程督查。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管理工作。通过“行知学院”,定期组织教职工专业学习,如教师素质教育、粉笔字、信息技术、讲课技能、评课技能等学习。通过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严格执行教师岗位规范,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

3.规范教育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按上级要求进行收费。

七、特色校园文化引领,打造温馨的文化氛围

作为省陶研学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逐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教育氛围。打造校园特色文化,让墙壁处处说话。该校文化构建的主要部分是:行知园、陶行知雕像、陶行知语录、教学楼文化、班级文化。一进门口,看到的是以陶行知理念命名的“行、知、真、善、美”教学楼,正前方是行知园,里面墙上是“爱满天下”和陶行知雕塑,行知园左侧是我们的行知浮雕墙,远处山崖上雕刻着“求真”两个大字,校园各处布置了陶行知语录,营造校园行知文化,让学生受到行知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学会知行合一。

八、情系教师,营造归属感

学校妥善解决广大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加强对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文关怀和组织关爱,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营造“健康工作,愉快工作,和谐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例如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春节等节日,多次开展烘焙活动、教师节主题活动、工会趣味运动会,让老师感受学校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九、所取得的成果

学校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校内外洋溢着温馨的气息。学校的教育教学硕果累累,自办学以来,该校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舟山市美丽校园、舟山市书香校园、普陀区平安校园等。

十、今后设想

学校将继续围绕温馨校园建设方案,全力打造温馨校园,使学校的布局更合理协调,环境更雅致,校园更安定和谐,教师专业更扎实,学生更健康,努力把学校建设成能和城市学校相媲美的质量一流、家长满意的“温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