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雾与朝霞缠绕交相辉映、当树林与飞鸟相和共鸣,这所坐落在苍苍贺兰之东,茫茫黄河以西的生态移民学校,渐渐苏醒。
一、学校概况
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小学,于2017年从简泉场部搬到海燕村,学校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0平方米。至2021年,学生由107人增至326人,另下设海燕幼儿园,入园学生126人。自2017年至今,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学生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该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该校积极开发资源,新建12个功能室,全部满足课程需求。
二、教育扶困工作
因该校为生态移民学校,困难家庭学生居多,至2021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共资助学生219人,遵循应助尽助原则,已全部资助到位。除资助以外,该校还对所有乘坐校车的学生减免校车乘坐费用,让学生都能快快乐乐上学,安安全全回家。学校开设了微善之家,学生可以通过做好人好事兑换微善积分奖励,换取学习用品,在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成本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善良坚韧、乐于助人的品质。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让每一名适龄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该校还在控辍保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片区小学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学生全部入学,而对于无法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该校组织教师开展了送教上门服务。每次去上课,都会给孩子带去学具、校服、鞋袜和其他的小礼物。尽管这些特殊儿童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表达自我,但每次见到老师,他们都会开心地拍手,送教上门的老师被孩子的快乐感染着,平时也总牵挂着他们。
此外,该校党员教师充分利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契机,对学困生和困难生进行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营造尊重、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直以来,学校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硬件,优化软件,秉承着“教师成长沃土,学生成长乐园”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在德育方面,该校以“思政育人”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三进”工作融入党史专题宣讲、“五老”进校园、红领巾广播、“红歌天天唱”、主题班队会、国旗下演讲、“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中。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全方位渗透,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推动学校育人工作的全面落实。同时,以海燕少年军校为抓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教育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夯实校园德育。
在智育方面,该校主要展开了两项工作:诗配画和书法。在诗配画活动中,学生们为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相应的图画,把自己体会到的诗的意境、情感通过鲜明的图画来表达。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进一步感悟了经典文化内涵,展现了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通过书法艺术的教育,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及坚韧的品德意志。在书法比赛中,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活跃了校园文化。
在体育方面,该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农村孩子的潜能,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以“小跳绳,大智慧”为主题的花样跳绳活动,在全校掀起了一股跳绳热潮,真正让孩子们身心愉悦,健康成长。
在美育方面,回顾过去的几年,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该校的美育工作大放异彩。2018年,反映移民搬迁新时代、新气象的舞蹈《圆梦》代表惠农区参加石嘴山市文艺汇演,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2019年,参加惠农区合唱艺术节荣获一等奖;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红歌演唱获惠农区二等奖。同时,学校编排了大型扇舞《好一朵茉莉花》,给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今年,在惠农区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该校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教育扶贫颂党恩》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劳育方面,该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如洗菜、做饭、拖地、擦鞋、干农活等。第二,开展学校劳动,如除草、植树、打扫卫生、手工剪纸、做水果拼盘等。第三,社会实践劳动,如参观华荣纺织工厂、清理海燕一村广场的树枝、垃圾等。通过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实践三个方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氛围创建工作
学校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宜人,校园里草地平坦,树木丛生。校园内墙贴挂了党的教育方针,教学楼外墙张贴着各种标语和中华传统美德,综合楼内布置了文化长廊和红色教育长廊,通过创建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文化积淀和经典熏陶之下,他们逐步拥有深厚的哲理素养,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基本的价值判断。
清晨,走进绿草茵茵的校园,书声琅琅。午后,伴着阵阵鸟语,手捧心爱的书本,如痴如醉。傍晚,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操场上,一天的收获和思考在笔尖流淌。在这一方净土上,孩子们收获了成长的喜悦,老师也见证了他们的改变。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该校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团结一心,奋勇拼搏,锐意进取,以更优质的教育、更优秀的成绩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在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上下功夫,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为该校更美好的明天鼓足干劲,不断前行!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