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美丽学校,建设和雅温馨校园——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7日

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位于有“编钟古乐之乡,炎帝神农故里”之称的随县城北,临316国道。学校创建于1952年5月,占地18180平方米,教师18人,8个教学班,318名学生。服务周边净明铺、旭益、星巩、新模四个村,辐射半径3公里,学生上下学距离适中。学校选址条件良好,布局科学合理,无大班额现象。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以爱为源,创新发展”思想,坚持“艺术教育”“科技创新”“气象科普”“种子课程”为办学特色。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营造温馨、幸福、舒适的育人环境,积极开展温馨学校创建工作,努力办好乡村高品质学校。近年来学校共获得6项国家级荣誉,3项省级荣誉,多项市县镇级殊荣。现就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争取资金,提档升级,创设温馨育人环境

学校坚持“把教师当亲人,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凡是师生需要的,力争做到极致,切实把“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落到实处,努力为师生创设温馨,幸福、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将各项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一)教室实现了班班通,实现互联网100M光纤接入、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各功能室完备,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配备合格,并逐年添置更新。新建种子馆、气象科普馆、知识产权工作室、书法教室、科技创新工作室,计划建一个消防教育室作为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二)在教师办公室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实现网格式现代化办公,安装了空调,实现“冬暖夏凉”,有教师休息室,教师在工作之余可以看书、练字、品茶。

(三)食堂明厨亮灶,环境卫生干净。202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为净明小学捐赠了近7万元的灶具、厨具,目前学校餐厅设施完备,实现“明厨亮灶”“用餐自助”“教师陪餐”“家长试餐”。食堂获评随县“放心食堂”,受到学生及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四)宿舍温馨舒适。2018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按照标准,对学生宿舍进行改造升级,高标准装修了学生宿舍、更新了宿舍文化,购置了新式安全纯实木学生床,衣柜,实现一生一铺一柜。学生纷纷为宽敞明亮的宿舍取了十分有个性的宿舍名,如“状元阁”“嫦娥宫”等;为学生宿舍洗漱室更换了设施,内部洗漱卫浴设施配备齐全、使用方便;投资近6万元新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可24小时为学生宿舍提供热水,每个寝室两个喷头,每天可洗热水澡。每天晚休前一小时,学生可在宿舍进行好书共享阅读,睡前聆听1001故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可闻书香,在聆听故事中进入梦乡的美好意境。

二、五育并举,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校配齐师资。有健全的教学管理规程,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质量要求。突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研发了“神奇的种子”“气象科普+农耕劳动教育”“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舞蹈”“手工”、“绘画”“书法”“足球”《乒乓球》等特色校本课程,全面提升教学品质。

(一)强化种子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实施“种子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学校研发了“种子”课程,有计划有步骤深入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学生在种植劳动中,开展“读、写、绘;产、学、研”活动,与德育教育、生命教育、学科教育高度融合;学生愉快地种植各种植物,获得劳动的喜悦。“种子”课程获全国新教育“十佳卓越”课程。2016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太空种子种植活动,种植基地连续5年获得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太空种子种植优秀实施学校”称号,2017年分别被随州市科协及随县科协授予“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二)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实施“气象科普+农耕劳动教育”课程,随州市气象局在学校建立了校园气象站,学校又新建了气象科普馆,这是全省首家校园科普馆,在气象站和科普馆里,学生学会了气象知识和观测气象的机能,了解了气象与农耕,气象与防灾减灾、气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深度融合生产劳动于气象科学普及中。2020年学校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称号。

实施“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知识产权工作室和科技创新工作室开展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同学们在里面饶有兴趣孜孜不倦的编程、制作、发明。净明小学2018年被评为“湖北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3名学生的创新作品获国家专利。市科技节中取得最佳成绩。

净明小学积极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探究。截至2020年,净明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实施学校”,2020年12月,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学校三名学生制作的视频在青少年科技影像节中获全国三等奖,湖北省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报告获现场报告一等奖。

(三)坚持科研兴校,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质量。净明小学科研氛围浓厚,2020年市级课题“中小学生校本课程建设和发展趋势研究”被评为市优秀课题,汪家望同志在一师一优课中获部优,获省优质课二等奖。教师队伍中涌现出省农村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学校教师在市县级赛课获奖或举办公开课、示范课16人次,获各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6人次。先后有120多名学生在各级征文中获奖。

(四)建设书香校园,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推动师生读书,把阅读推广由校园深入到家庭,倡导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学校建立了教学楼廊道“读书吧”,教室、宿舍“读书角”,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书香少年评选”,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随处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有力推动了良好班风、校风、家风、乡风的形成。

三、目标引领,价值导向,打造温馨育人文化

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 “养成教育”思想日臻完善,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初衷,以“规范+质量+特色”为育人目标,确立创建“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家长满意、社会赞许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随中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环境育人、书香熏陶成长”的教育追求,以品牌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实现了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质的提升,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坚持以文化育人,打造“书香校园、科技校园、活力校园、文明校园”特色校园文化。把温馨校园创建工作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2017年,学校获评随县“文明校园”,2020年通过复评。

四、家校携手,伴爱成长,营造温馨育人氛围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追求,确立了“勤学善思,主动活泼,和雅发展”的办学宗旨,秉承“乐学、合作、善思、进取”的理念,培养学生“懂规矩、守纪律、有礼貌、知感恩”的良好品质。

学校制定了家校共育工作计划。通过“家长学校”培训,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完美助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校氛围。

(一)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品德,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懂规矩、守纪律、知感恩、会礼让、讲卫生。驻足校园,学生到离校列队有序,吃饭就寝秩序井然,良好的习惯已经内化为优秀的品质。

(二)开展温馨活动。学校组织外出游学,让农村孩子看见外面的世界。深入随州编钟博物馆、炎帝神农故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魅力;组织红色研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信仰之光照亮学生前行路。

(三)打造阳光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艺促教、以美育人”,建立多维度育人目标,学校建设了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体育设施配套完整,为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学校坚持“体艺2+1”特长培养模式,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发展目标。

五、规范制度,强化责任,筑牢温馨校园屏障

(一)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树立了“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山”的思想,坚持“一岗双责”,落实岗位安全目标责任制,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建立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形成人人抓安全、管安全的局面。

(二)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通过教学楼、宿舍楼的消防和安全疏散演练,培养学生自护防范能力。

(三)进行安全排查。建立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建立台账,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排除。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安排专人每天对教室、宿舍通风、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窗明几净,布置舒适温馨。

(四)落实“三防”措施。优化出入学校门口的环境,建立师生体温检测入学专门通道,提高了校园安全系数;学校安装了68个高清红外摄像头,实现校园全覆盖。

以爱为源、追求和雅、创新发展。近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真抓实干,牢记使命教书育人,让师生在温馨的校园里快乐成长,学校在2015—2016年连续两年被新教育研究院评为“新教育实验榜样学校”、2017年又被评为“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学校还获得随州市“绿色生态校园”、随县“文明宿舍”,“放心食堂”等荣誉称号。

今后,学校将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继续高质量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努力为神农故里教育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