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自然状况
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学校坐落于桓仁东南部山区,北面和吉林省的集安市为邻,南面与丹东市仅一江之隔。距邻国朝鲜不足10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素有“桓仁小江南”之美誉。神奇的“地温异常带”和古老的“冰臼群”就在学校附近。
学校始建于2003年5月,200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50588平方米,建筑面积12427平方米,绿化面积11288平方米,是一所集初中、小学和幼儿于一体,实施统一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742名学生,95名教职员工。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环境育人”的工作思路,坚持“环境教育与温馨校园创建”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力打造人文、绿色、和谐、温馨的文明校园。先后荣获六项国家级荣誉,五十多项省级荣誉和八十多项市级荣誉称号。
二、美丽的校园环境丰富了温馨校园建设内容
校园是环境教育的活教材,是温馨校园建设的根本所在。走进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学校校园,呈现于眼前的是整洁有序的校舍,宽敞明亮的教室。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展板上记录着党和政府的温暖事迹 ,墙面上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底蕴,花圃中弥漫着感恩励志的味道,居室内充溢着祥和温馨的气息。迎面而来的学童笑容可掬,对来人鞠躬问好;拂袖而过的师长神清气爽、和蔼可亲。漫步于餐厅寝室,给人一种“家”的温馨;徜徉于教室操场,使人大有春风拂面的感觉。
学校将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绿色生态、温馨校园等有机结合起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美化、绿化、亮化、香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共栽植各种树木580多棵,其中特大杏树就有10多棵;放置各种景观奇石100多块,具有特殊意义的石头有10块之多;田径场地、足球场地、排球场地、篮球场地一应俱全,体育设施、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三、独特的“沙石文化”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
“沙石文化”是沙尖子学校的特色文化。它自成体系,不仅装点了校园,美化了环境,还贯穿于学校的一切工作中,也成为温馨校园创建的优秀素材。
校训“以石做实”既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更是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其寓意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意志坚定、纯朴善良、为人实在的新型人才。
校徽图案以“双手托日、钻石稳坐”为主体,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宝贵人才。
“聚”“实”“韧”三块奇石的安放,代表学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三种途径,即:有集体观念,有大局意识,有凝聚力;做人实在,做事实效,做学问实用;要勇于吃苦耐劳,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教学楼内,一楼称为“德育长廊”,石景以磐石为原料,以其淳朴厚重的质地育德,展示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突出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二楼取名“智育长廊”,石景选择理石用于寓智。三楼取名“体育长廊”,石景选择溶石,用于寓体。四楼取名“美育长廊”,石景选择晶石用于寓美。五楼取名“劳动教育长廊”,石景选择砾石用于寓劳。五条教育长廊充分显示了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主楼大厅内,巨幅版画《长城万里,始于一石》《聚沙成石,合力无穷》等无不时刻启迪我们的学生,要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以及团结起来力量大,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尊尊奇妙的石景、一处处耐人寻味的构思,无不令人驻足思考、浮想联翩。无论是自己欣赏,还是集体参观,都是在接受心灵的洗礼和良好思想品质的熏陶。这些优秀的素材,把学校打造成了一所文化氛围浓厚,学习环境优雅,育人方式温馨,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现代气息的窗口学校,走出了一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平安和谐美丽温馨相依相伴的发展之路!
四、温馨校园建设的主要工作
1.学校高度重视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组 长:万安
副组长:周春堂、吕明新、李广新
组 员:肖长春、赫秀成、姜春青、李建波
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温馨校园建设工作,各部门按照温馨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负责落实本部门承担的各项工作。
2.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
3.全校师生都能积极投入温馨校园建设之中,并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开展具体活动的实施工作。
五、温馨校园建设的实施途径
1.立足课堂教学,传递幸福快乐
学校定期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了“学生的爱戴感、教学的胜任感、探究的新鲜感、成功的愉悦感”。学校提出的“四个善待”让全校教师如沐春风:善待教师、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善待自己,使广大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得以健康成长。在日常工作中,学校注重引导教师们进行自我调节,培养健康心理:在工作上减负、心理上减压、活动中放松;在管理中努力做到四个“一点一多”,即: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活一点,多一些理解宽容。真诚地信任和欣赏每一位教师,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让教师感到幸福和快乐,再把幸福和快乐传递给学生。
2.创设教育情境洋溢温馨和谐
教室、餐厅、宿舍是师生学习、生活、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整洁、美丽、温馨的生活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和熏陶。因此,学校在全体老师的通力协作下,积极开展“温馨教室”“温馨班级”“温馨居室”的创建活动,将“温馨教室”“温馨班级”“温馨居室”的建设融入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了一个个温馨、和谐、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居室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促进了师生健康人格的积极形成和不断完善。
3.抓好校园活动,塑造师生品格
学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以感恩励志、陶冶情操、增长学识为目的的各项活动。校园艺术节为师生展示才艺搭建了成长平台;暑假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带来家庭般的温暖;感恩励志的演讲征文比赛,传承着正气和正能量;“小手拉大手”家校活动记录着欣喜与温馨;周一升旗时的演讲在旭日的映照下抒发着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校园草坪上的大课间活动,挥洒着孩子们的开心与欢乐。还有那每学期的安全教育课、“劳动教育周”“道德实践月”等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张扬了学生个性,还增强了学生间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和谐温馨的感人场景,体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育人特色
4.打造和谐人际关系,建设温馨幸福校园
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既需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也需建立和谐温馨的同学关系。学校倡导“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也注重尊师重教的感恩教育;既倡导春风化雨的助人品格,也注重宽以待人的良好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事间守望相助、同学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出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建设成温馨幸福的校园。
几年来,沙尖子学校美化、绿化、亮化、香化及文化建设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特别是校园特色文化“沙石文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及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一所融家园、校园、艺园、乐园、花园于一体的“多元化”学校已完全建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团结务实的沙尖子学校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正谱写着辉煌的篇章。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将继续发扬优良的光荣传统,开拓创新、和谐共进、以人为本、“五育”并举,努力创造更加和谐、平安、温馨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