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温馨校园 争做幸福教师——沾益区炎方乡西河小学温馨校园创建经验介绍材料

来源: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西河小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2日

校园是教师工作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也是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校园是我们的家,家是幸福的港湾。为了使校园能像家一样的温馨,让老师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工作,学生在文明礼貌的氛围中学习,学校不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近年来,西河小学在文明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良好习惯培养的温馨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扎实有序,成效显著。

一、学校基本情况

沾益区炎方乡西河小学,位于沾益区北部,与宣威市接壤,距离炎方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主要招收西河村委会所辖6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服务半径3公里。

1943年8月,顾超政教师在西河首创“保国民小学”,1944年和五拐大村子以“保”为单位共同办学。1954年9月,在余家河口村筹建了四合天井式的小学,至今已有72年的办学历史。1975至1979年间,西河小学招收了2届共2个附设初中班,培养初中学生80多人。1981年西河小学新建校舍,具有完小规模。1994年整体搬迁到樊家小山。20余年后,由于社会的发展,上级对学校的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为了适应现代化学校建设规模及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各级领导非常关心西河小学的发展。云南省财政厅拨款100万元,省教育厅拨款100万元,省移民局拨款50万元,市财政局拨款85万元,区教育局通过国家薄改项目建设拨款264万元。为西河小学于2013年9月再一次在陈家梁子山选址动工重建,并于 2015年2月竣工,实现了高标准,高规格的整体搬迁。

现在的西河小学占地面积16865.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24.76平方米,投入资金599万元。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4人,专任教师9人。自搬迁以来,学校在炎方乡党委、乡人民政府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一支讲团结、讲奉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基础工程,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学校正在朝着“建一流的学校、做一流的教师、创一流的质量、育一流的学生 ”这个目标稳步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为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学校强化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通过教师代表委员会,对学校的重要事务进行领导、决策和监督。学校先后制定了《值日值周制度》《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思想先进,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深化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文明养成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在师生中提出“抓好德育促文明,文明创建我先行”的口号。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工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时间加强全体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由政教处负责不定期进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求,进行答卷,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学校定期开展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3.学校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以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2015年新《中小学生守则》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内容的常规教育,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三)加强活动阵地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大力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园社团活动,为具有各种才艺优势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路径和空间,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特长,提高整体素质,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幸福与持续发展奠基。

1.学校充分挖掘校园人文资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力求让每位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下,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校园里时刻受文化的浸润与熏陶。

2.每学期定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和班级名片设计评比活动,规范教室布置,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我们通过班级规范化建设评比和月“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选,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3.创设平台,表彰先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学校利用校、宣传栏、升旗仪式等平台,对表现优秀、品行优秀的学生进行宣传表彰,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发挥优秀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榜样引领作用。

4.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重大节日征文比赛、书画展评、主题教育宣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教育。长期以来,无任何人参与邪教组织和活动。

5.以文化立校,构建文明校园。努力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社会公德和文明素质。组织开展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文明伴我行”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综合素质。

6.抓少先队活动,近半年来,学校布置了温馨的少先队活动,成立学校大队委,开展阳光大课间,包括舞蹈、经典诗歌朗诵、跑操,让学生的课间操多姿多彩,开展主题班会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学校还开展大队活动,特色活动《十岁成长礼》等等,丰富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校园里快乐地成长。

7.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教育学生讲普通话,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各班粘贴文明礼貌用语,随时提醒学生的一言一行,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学生把文明的行为持续下去,带动家长做一名文明的人。

(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使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更丰富,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学校统筹设计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载体活动。

1.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学校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师例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教师全员培训为平台,倡导教师多学习、多看书,教师们提升了教育理念,学到了教学方法,提高了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水平,促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2.注重榜样教育与影响,养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在教师中大力提倡“依法治教、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强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宣传教育,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对敬业爱岗的优秀教师上榜表彰,让师德楷模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3.学校坚持把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注重过程、多元评价、引领激励、自主发展”的校本研修指导思想,规划了教师从“教坛新秀”到“骨干教师”,再到“名优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四级成长目标;建立完善了教、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和分层负责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美化,努力营造温馨文明氛围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始终把文明和谐校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校园规划、环境建设中,努力创建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 

1.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拟定了学校办学思路、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生誓词等校园文化元素,并在学校明显地方进行张贴宣传,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校园文明。

2.洁净的校园使人心旷神怡,学习惬意,工作舒畅。学校从上到下,从教师到学生都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学校对此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每周做好卫生大扫除工作和平时的保洁工作,认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工作。严格的管理,使校园环境美化、净化,实现了校园整洁无死角的校容校貌。 

3.学校对班级的布置美化也有具体的要求,定期开展班级布置规范化评比活动,要求教室环境要整洁、文明、健康、和谐、向上。把学校的统一要求与本班的特点相结合,布置出了一个优雅文明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优美的文化氛围,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了学校的文明建设。

(六)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温馨校园,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安全是学校的一条生命线,学校经常教育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充分利用教师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聘请校外法制宣传员举行法制讲座,在全体师生中,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的法制观念,切实做到学校发展与学校安全两头兼顾,通过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领导落实、岗位落实、措施落实,认真抓好师生安全教育,从而确保了学校平安。

学校充分挖掘校园人文资源,以校园文化、文明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推动校园温馨文化建设,学校力求让每位学生在校园文明的浸润下,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校园里时刻感受文明的气息浸润着我们的心田。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成绩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与学校的文明温馨氛围息息相关,全体师生在这舒适洁净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于2020年至2021学年末以85.22的校平均分名列全乡第一名,这将成为学校师生今后努力的动力源泉,我们会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此外,学校的发展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与关怀,学校正朝着文明的步伐大步前进。自2020年以来先后得到云南省心连心基金会、曲靖市沾益区残联及女企业家协会和乡党委、政府、炎方西河采石场、曲靖昂晖工贸有限公司、康烨青瓦厂、张仁仕木材加工厂、曲靖市源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曲靖昆顺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及单买玲、杨建平、王琼帮、朱兴孔、张其民等爱心企业到学校开展“捐资助学”等相关爱心活动,这是对学校工作的一份肯定,给全体师生的心灵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和洗礼,更是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激情。

近几年来,我们在创建温馨文明校园的活动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连续三年被评为炎方乡“最洁净校园”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都是上级领导重视关怀的结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温馨的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参与平安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把安全文明校的文明温馨园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增强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让学生有家一般的感觉。不断把学校建设成为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乡村文明温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