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温泉中学开展“温馨校园”建设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来源: 海南省琼海市温泉中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2日

琼海市温泉中学创办于1948年,原校名为乐会县简易师范溶沐分校,地处琼海市嘉积镇,比邻美丽的万泉河畔。学校的总体规划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绿化区井然有序。校园宽阔平坦,幽雅安静,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春意盎然,形成了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的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64亩,建筑面积8690平方米。目前,在校学生619人,12个教学班;教师48人,其中本科学历48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6人,一级职称专业教师19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

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及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建有教学实验室、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塑胶跑道、两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含一个沙滩排球场)、大足球场、假草足球场、两个羽毛球场、室外器械类运动区、艺术练功场地、文娱台、游泳池等。学校拥有理化生实验室、综合报告厅、教师阅览室、心理咨询室、舞蹈房、音乐专用室、学生社团活动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设施已达一类水准。

精神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旗帜,同时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性质、方向和高度。2016年,针对师生幸福感缺失、课业繁重、学习兴趣平淡的状况,学校领导及时提出了“打造幸福教育,奠基出彩人生”的办学目标,旨在引导教师体会教育内在的尊严和幸福,享受成功的快乐,并尊重学生,引领学生享受纯真和快乐,为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温泉中学校园风景雅致,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展现。温泉中学实现了把校园建设成花园、果园、植物园、学习与生活的乐园,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个性彰显的阳光少年的教育目标。学校办学质量位列全市农村中学的前列。

温泉中学2017年11月以高分通过海南省规范化学校验收,2019年10月通过了海南省均衡教育发展学校验收。学校先后荣获琼海市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初中学生男子足球赛第一名、琼海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二等奖、琼海市中小学教职工健美操、合唱比赛一等奖、琼海市第三届中学美文国学经典比赛一等奖等,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示范学校、海南省先进团支部、海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琼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党组织、琼海市先进家长学校、琼海市2021年度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一、加大投入,教育设施日臻完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

近几年来,在镇委、镇政府和市局的关怀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完善。

目前,学校占地64余亩,校办农场30亩,有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实验楼,有食堂宿舍综合大楼、塑胶跑道、还建造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其中沙滩排球场1个),大足球场1个,小足球场2个,人工草灯光足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室外器械类运动区1个,游泳池1个,艺术练功场地、文娱台、独立卫生间,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综合报告厅、教师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心理咨询室、舞蹈房、音乐专用室、学生社团活动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设施已达一类水准。

2016年,符春雨校长提出了“绿色校园追特色 书香学园塑自信”的办学思路,不断打造文明生态校园,让学校看起来既是花园,又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同时学校还积极打造书香校园,让师生无论在哪一个地方都有书的陪伴。如今的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基本建设布局合理,堪称绿化、净化、美化的花园式学校。2017年11月高分通过了海南省规范化学校评估。

二、特色做法

1.塑造学校灵魂,让理念文化引领师生前行

学校精神文化就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旗帜,同时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性质、方向和高度。2016年学校针对教师工作繁忙、缺少幸福感,学生课业负担重、缺少学习兴趣的状况提出了“打造幸福教育 奠基出彩人生”的办学目标,努力引导教师体会教育内在的尊严和幸福,享受成功的快乐,并尊重学生,引领学生享受纯真和快乐,为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2.营造文化磁场,让校园每一处空间润物无声

雅致的校园风景、温馨美观的教室布置,都会给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情感熏陶。学校力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实现把学校建设成花园、果园、植物园,更是快乐学习与生活的乐园,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个性彰显的阳光少年的教育目标。

文化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学校按照“触目可及、如影随形、惠及全体”的指导原则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完善功能室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1)创建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

学校首先着力打造书香文化墙,让学生一进入校园就受到书香的熏陶。

其次是学校建筑风格文化的建设,如男生宿舍的“德泽园”长廊、 男生宿舍庭院地板的铺设凸显了一个“人”字、宿舍庭院墙上醒目的“争做一名知书达理的温中学子”标语让学生一进入宿舍大门就深感当好一个人的使命感;如书香文化墙前的两个亭子,一个供师生练书法,一个供师生开展主题活动,这两个亭子很好地凸显了学校的特色;教学楼前左右两侧的树墩座椅的四周分别刻着“学”“问”两字,道出了学习知识需要谦虚好问的道理。

再次是处室文化建设标语,很好地凸显了部门的核心价值,如教务处“勤细实树形象,教研改铸师魂”、德育室“以德育人”、总务处“服务教学服务师生”。

最后是共享书吧的建设,既方便了师生阅读,又有效地利用了零散时间,培养了孩子们热爱读书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校教学楼每层设开心书吧1个,共4个;共享书屋6个,女生宿舍走廊4个,男生宿舍走道1个,食堂1个;共享图书角有12个,在班级教室,由孩子们自己推荐的书籍建设而成。

书香校园的构建,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去“悦读”,让书籍丰盈生活,为幸福人生奠基。

(2)创建美丽校园,构建学习乐园

创建生态文明学校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和价值取向。学校本着让校园成为花园、果园、植物园,更是快乐学习与生活的乐园的目标,种植了小叶紫薇、三角梅、美丽异木棉、樱花、凤凰花等花卉;种植了马来西亚杨桃、鸡心黄皮、西施柚子、百香果等果树;还种植了许多绿化树。

学校结合乡土特点,为每个班的孩子们搭建了劳动实践的阵地,让孩子们在“开心农场”体验农事,这里逐渐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可以说,幸福教育就是学校的文化磁场,通过这个磁场约束行为、凝聚智慧、激励师生。

3.培育内涵,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提升幸福指数

为了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断提升人生幸福指数,学校通过自身行为文化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最有利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更注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

学校每年拨出大量经费把教师选派到全国各地,参加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班,促进教师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两年来,学校外派老师前往广州第五中学、广州海珠实验中学、成都树德中学、福建锦丰中学、江苏镇江三中跟岗学习。

这一举措,令教师无论在个人素质修养,还是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方面效果明显,综合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这种做法,既让老师们工作奔头更足,也让大家达成了共识。努力付出就有回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上来了,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让老师们享受到了在教书育人这项本职工作中带来的幸福感。

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实践“幸福教育”的理念,组织骨干教师,凝聚集体力量,开展课堂研究,盘活课堂教学活力;针对各教研组、备课组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并初步形成符合学校实情、具有活力的“一拖N”教学模式,进一步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通过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召开经验交流等活动,总结推广方法,让师生享受生命的快乐成长。

4.德育育人,让幸福和爱在校园静静流淌

近年来,学校在学生中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德育活动和艺术教育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节庆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和礼仪常规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到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学生特别期待的一个特别的活动,这是学校为学生、 家长和老师搭建的一个幸福成长的平台,也是展示学生个性发展成果和家长表达谢意、沟通和分享的舞台,特别是开完会后照的全家福更是学校幸福教育的果实。

每年在孩子们毕业季,为了给孩子们鼓劲,学校都会邀请家长举行隆重的中考壮行仪式,全体教师、学生和毕业班学生家长都为毕业班的孩子加油;为了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学校还特别举行毕业证书颁发典礼,符校长亲自给每一位毕业生颁发证书并与他们合影留念;这些都让他们彼此拥有了太多的幸福和爱。

5.开展多彩活动,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幸福也是有载体的,其中一种载体便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许多活动,如足球、篮球、书法、绘画、武术、舞蹈、合唱、礼仪、花卉培植、果蔬培植等社团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塑信心,从而幸福成长;如诗歌朗诵、课本剧、独唱、书画创作等各项比赛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生活的五彩缤纷,感悟同学、老师、父母的真情,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幸福成长生活。

建设和谐温馨之家,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是学校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学校坚信“温馨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必定会在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教育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师生健康愉悦地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