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恩润花蕾 温馨满校园

来源: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清城学校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9日

阳泉市盂县清城学校位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有着优秀红色精神和厚重人文底蕴的清城村,距县城东南约10公里,239国道以北。清城是盂县第一位中国共产党高远征,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作家高长虹的诞生地,是中国北方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队伍——红24军成立地。

学校始建于1958年,自成立之日起,几代清城教育人借助优越的自然条件,继承传统的红色精神和厚重的人文底蕴,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创造了农村教育的辉煌。学校1990年被评为山西省示范中学,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新校落成与清城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该校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完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注重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体的内涵发展,突出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2021年9月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的精神要求,将本地区几所小学全部并入清城学校,成立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43人,教学班12个,学生375名。

一、布局建设科学合理

学校占地面积283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58平方米,绿化面积4368平方米,中小学教学楼各一幢,学生教师宿舍楼1幢,办公、教学、实验、活动区域,相对独立又布局合理。各类专用教室和功能室、活动室、器材室等设施设备齐全,能充分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位于国道239以东,交通便利,走读生距学校不超过1公里,为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路口外设置交通警示牌、减速带、警示灯,并专门修建天桥,供学生步行上下学。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1.清城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历和专业合格率达标,配置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近5年8人获市级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近15名教师获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5名教师成为县级名师工作室成员。

2.学校建有300米环形操场一个。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00兆,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3.中学部有理化生实验室、器材室、准备室各一个,音体美器材室、教室各一个,数学、地理、历史器材室各一个,小学部有音体美器材室与专用教室各一个,科学实验、器材室各一个,学校还有多媒体教室、录播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宣泄室,各类兴趣活动和社团活动室,各类教学仪器共7000余件,图书室藏书23400余册。

4.学校最大班级人数42人,无大班额现象;教室设计符合国家8级抗震标准,通风良好,各班、各室都配置了灭火器,自然采光良好,室内照明符合要求,有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配备了校警,全天候、全方位值班,校园内全部安装红外线高清配置摄像头80个,做到校园监控无死角。

5.生活设施齐全,设备一流,宽敞舒适。食堂面积56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00人就餐,实现了“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干净卫生,饭菜营养可口,服务热情周到。

6.采用网管供水,学生上学期间均供应开水。学生宿舍内8人一间,内设独立卫生间、洗漱台、空气能热水器24小时供应冷热洗漱用水,统一为学生购置床垫、暖壶、脸盆、牙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学生用床、餐桌、餐具等设施设备一流,功能齐全,完全满足了学生住宿需求。

7.学校建有卫生厕所2栋,满足中小学师生如厕。建有200平方米男、女浴室各一个,洗衣房各2间,并配备4台洗衣机,满足学生洗浴,洗衣的需求。

这些条件真正解决了清城当地留守儿童、有困难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使当地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和投入,对青少年的关怀和温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广泛赞誉。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达到每师一室,满足路途较远教师以及值班值守教师住宿需求。

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配齐各科教师。学校建立《清城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清城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授课,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提升专业成长,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索为主、先学后教的“一题四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学校全面推进课后服务“5+2”模式,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在全面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制定了“课后延时服务”方案。服务课程以“菜单”形式供家长和学生选择,其中包括作业辅导、提优补差、综合素养课程或兴趣活动。周一至周五每天放学后均开展课后服务,面向所有学生,自愿参加。

3.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学校安排大课间师生跑步活动,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强身健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4.学校德育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采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活动课程化+情景体验化的“一领二化”德育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每年学校都要举行开学典礼、走红地毯毕业典礼、“六一”儿童节文艺节目展演活动,迎国庆活动,诗歌朗诵会、校园读书节、艺术节、重阳节敬老孝亲活动、秋季田径运动会、迎新年活动等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重视学生劳动教育,从每天的打扫卫生做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队会、晨会、班会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通过严格精细的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润物无声的文化引领,学校形成了严谨高效的教风,勤奋钻研的学风,严肃活泼的校风,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初见成效。学校教学成绩连年稳中有升,连续3年被盂县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许。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分为四个系列主题,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四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利用学校墙壁、走廊、立柱等不同空间,展示以四大主题为中心的修身养性、名人名言、楹联文化、励志标语、时代人物、伟大成就等系列文化宣传。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有的简明扼要,有的图文并茂,并通过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主题活动,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德育教育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五、校园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1.学校建立“1+10”师生关爱机制,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彰显礼仪规范,教师不歧视学生,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交流;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无任何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对孤儿和部分留守儿童,实行了教师家长“二对一”的帮扶机制;建立控辍保学包村机制,落实“四类”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失学辍学。

3.为密切学校与村乡、家长之间的关系,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心手同牵、家校共育”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功能,采用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实地参观、陪学生就餐、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家长意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4.学校图书室每天下午对全校师生开放,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学校还将部分图书摆放在教室图书角;每个班级在阅览室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有《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多种读本,学校还开发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建党百年系列英雄人物、功勋人物成就等系列校本课程,诵读国学经典,继承先烈遗志。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1.坚决贯彻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校园风险隐患排查和各类安全演练。制定突发事件和宿舍管理应急预案,制定了清城学校教师“一岗双责”制度和“安全首遇责任制”,党员领导带头,全体教师参与的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2.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按照相关部门防疫要求,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实行闭环管理,早、午、晚三测体温,教室、宿舍、食堂定时消毒、通风。严格出入登记制度,外来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外出教师、家长、学生及时报备制度。

3.建立健全食堂宿舍多项规章制度,确保学生食品安全,制定了就寝、就餐、洗浴、用电等各项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分工明确,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校园服务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家长学生的服务满意度。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 的办学理念,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富的活动发展学生,为建成“厚德、勤学、励志、创新”的温馨校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