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村娃的幸福乐园——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教学点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教学点,坐落在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土家村寨中。始建于1927年,为比利时神父在当地传教时筹资建造,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麻扎坪小学,后因学校布局调整,成为教学点,与中心小学建始县汇富民族希望小学一体化办学。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曾到校调研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情况。麻扎坪教学点是小而精、设备完善又温馨的一个乡村教学点,属于典型的农村小规模走读制学校,周边500多户农家的孩子可就近到这里求知学习。

学校占地面积36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49平方米,绿化面积332平方米。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义教段学生38人;附设1个学前班,有学生8人。学校现有教师11名,有一名专职体育教师和一名专职音乐老师。上级部门在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注重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建设,学校以此为契机,积极聚力,深度挖潜,在青山绿水间打造了一所温馨精致的乡村校园。

一、凭优借势,孩子就学好去处

麻扎坪教学点位于麻扎坪村中心,地势平坦,风景优美,周边没有自然灾害潜在风险。交通方便,村组公路贯通,与318国道紧邻。许多村民外出打工,留下孩子随年迈的爷爷奶奶在村里生活,并就近入学。很多都是土家族学生。

学校现有班额,完全能满足当地适龄人口就学的需要,没有大班额。学校教室、教师办公室、运动场、厕所等硬件条件保障了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正常运转。2019年秋新修一间门卫室,购置了全套安保器材,从保安公司聘请了一名年轻力壮、工作负责的保安。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院外农民在田间劳作,院内学生书声琅琅,校园就是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凝心聚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县委县政府重视麻扎坪教学点建设,注重投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先后硬化了操场、改造了教室、教师办公室,整修了办公室电路,给教室安装了不锈钢窗户和镀锌板仿红铜防盗门,维修翻新了校门和教室内外墙壁,改造了学校供水系统。新建了班班通教室6间,安装了希沃白板。教室里的布置既严肃大方又书香浓郁,既丰富多彩又充满童趣。图书角、卫生角、分类垃圾箱各自发挥着功能。计算机教室1间,有16台学生电脑,完全能满足学生们上微机课的需求。科学实验室1间,配备了8个实验操作台,还配备了7万余元的实验仪器,小学阶段的所有科学实验都能完成。有“智慧课堂”教室一间,通过学生学习终端,将课堂主体从教师转到学生,创造人人可参与的互动课堂。学校实现了互联网接入、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

三、传承融合,校园文化独具特色

学校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承融合,形成紧密结合当地文化、切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在麻扎坪村的巨猿洞曾经出土了20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是我国也是亚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遗址之一,被命名为建始直立人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麻扎坪教学点距离直立人遗址仅1公里,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直立人遗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确立以“直立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忠直、恕直、正直;立德、立志、立学”六个关键词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把直立人遗址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整合直立人相关知识打造校本课程,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热爱家乡、环境保护、人类发展的艰辛历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内容;语文学科搜集整理相关的故事、诗歌、名言、歇后语等,激发学生寻根问祖、探秘起源的兴趣;科学学科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直立人化石,了解直立人与现代人在结构、生理上的区别,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培养学生考古等方面的志趣;音乐、体育学科根据直立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创编相关的音乐舞蹈、体育游戏等等。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主题队日、优秀学生和环境小卫士评选等活动规范了学生言行,增强了学生的自律、向上的意识,有力地营造了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努力,学生清洁卫生习惯养成、读书习惯养成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四、躬耕笃行,教育教学卓有成效

学校注重加强教师管理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科学合理制定《麻扎坪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麻扎坪小学教师评优表模实施方案》等激励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师生奖惩有章可循,为学校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学校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跟岗学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经验。学校实行值日教师“八到位”和校务值日主体责任等制度,以此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学生有礼貌,讲卫生、爱学习、守规矩的习惯正逐步形成。学校加强体育教育,开设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跳绳、踢毽子等兴趣小组,“阳光体育快乐行”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体育锻炼正蔚然成风。学校学生综合成绩居于全镇前列,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五、和谐共生,校园氛围其乐融融

学校教师爱岗敬业、互帮互学、团结友善;学生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学习;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彰显礼仪规范。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开展与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帮扶走访,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学校还充分发挥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有效作用,与当地村委会、有关组织和爱心人士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每年“六一”儿童节,与村委会联合开展庆祝活动,已经形成良好的机制。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学校将继续办好乡村教学点,建设温馨的校园,打造幸福的乐园,为乡村孩子就近入学、共享好资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积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