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温馨校园 师生幸福成长——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3日

巍巍司马台,悠悠潮河水,在古北口这块散发着浓郁抗战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有一方求学的圣地,成才的沃土,这就是始建于1923年的古北口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202名学生(其中157名是住宿生),55名教职工。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学校把创建乡村温馨校园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利用地域资源努力为师生打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创新课程建设,不断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一、文化育人,构建温馨港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古北口小学背靠雄伟的卧虎山长城,校址前身是清代提督府衙。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古北口小学地处长城脚下,学校一直以“长城精神”为引领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将“坚毅”精神很好地纳入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以“扎根土壤、坚毅成长”为办学理念,在“坚毅”品质的指引下,学校以培养“坚韧明理、智勇弘毅的人”为育人目标。

静态文化,润物无声。校门口两头明代石狮子诉说着古北口小学的前世今生,环绕操场而建的连廊正面是学生们用油彩绘制的长城四季油画,背面印刻着宋代以来历代皇帝、文人墨客们赞颂古北口戍边生活的诗词,黄金垂柳掩映下的每一面墙都在诉说着家乡文化,花圃中弥漫着祥和温馨的气息,居室内充溢着感恩坚毅的味道。

教学楼内,师生用剪纸、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装饰墙壁,点缀生活;教室内,孩子们用花卉、盆景、“苗圃”装点环境,表达情感。朗朗书声中流露出骄傲和自豪,跃跃欲试中浸透出快乐和幸福。优美的人文环境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硬件设备,先进齐全。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得到优化。千兆互联网接入和无线网全覆盖,每班教室和各专业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信息化集成系统。音乐、舞蹈、美术、心理、书法、围棋、计算机、科学、阅览等专室现代化设施完备。教学楼、餐厅、住宿楼设置开放图书室更是让书香溢满校园。

二、课程育人,构建温馨殿堂

丰富实践课堂。古北口地区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庙宇文化、御道宫灯文化……独特的地域文化,让学校拥有了坚定开发家乡文化探秘主题实践活动的底气。学校教师团队开发了“家乡诗词吟诵课程”“家乡庙宇知多少”“家乡古建筑之美”“家乡旅游文化”“一村百姓”等特色综合实践课程。这些家乡文化探秘课程,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打造生态课堂。为打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质疑思辨”的课堂文化。学校分层谋划校本培训主题,通过项目式研修聘请专家入校讲座、听评课,这些活动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以区级非骨干评优课、城乡共同体赛课等为契机为不同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如今的课堂中,学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质疑——解疑、交流——思辨,课堂已然成为学生们成长的乐园。

创新美育课堂。在艺术这一课程领域,学校用各种笔法绘制长城四季,更是学校特色美术课程。学校鼓励师生用最简单的工具,最朴素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爱长城、爱家乡的情怀。作为密云区书法特色学校,该校坚持“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为教育目标,用每天提笔练字20分钟的常规教育,强化规范师生汉字书写教育。

激活体育课堂。学校将围棋纳入了校本课程,为鼓励学生们学习围棋,形成良性竞争,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围棋定级赛,诸多优秀小棋手涌现在校园内。为了强健学生身体、抑制近视与肥胖率,学校每月开展一项全校性体育竞技比赛,通过班级练习——校级竞赛的方式,夯实每天积极锻炼一小时的成效;坚持把软式棒垒球项目做强做大,不仅纳入体育课程计划,增加训练队梯次,还在学校特色课间操中予以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展德育课堂。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线。依托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美丽金币、美丽之约”为主题开展评选“美丽少年”活动,并通过周展示、月表彰、校园电视台、升国旗仪式、大型活动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美丽少年”的事迹,为学生树立一批身边的榜样;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四个一”活动和家庭劳动教育“四个一”活动,引导学生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三、活动育人,搭建温馨舞台

阅读启迪智慧。为实现培育“有担当的读书人”这一教育理想,学校举全校之力,创建书香校园,推进阅读工程。各楼层分别以读书、党建、传统文化、励志为主题,构建起了各有特色的文化长廊,以阅读为引领,打造书香温馨校园。此外,学校坚持开展幼儿园到小学9年连贯阅读课程。小学坚持实施“日读古诗”“月读整书”课程,借力“古诗词大会”和“看经典、演经典”的课本剧大赛助推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校期待在阅读实践中,孩子们能“很投入地一直阅读下去”,做个有毅力、有担当的读书人。

社团寻找童趣。结合地域、师生特点,学校创建了高跷社团、剪纸社团、京剧社团、无人机社团、球类社团、平衡车社团、管乐社团……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整个校园一片欢声笑语,呈现出“团结友爱、蓬勃向上”的喜人景象。

寄宿学会生活。学校处处是课程,入学即开始寄宿生活,一二年级进行系鞋带、独立整理内务等系列课程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保安、宝洁等职业体验;五六年级进行“我是厨工”“我是宿管员”等职业体验。学校还定期组织住宿生开展“内务整理大比拼”“我是生活小能手”等比赛,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必备基础。

安全筑牢防线。作为寄宿制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工作,为此古北口小学以安全发展为第一理念,重视全员安全主题教育。每学期开学时组织安全教育第一课;每周一至周五上下学时间学校干部联合属地派出所民警以及河西村安全员共同疏导家长接送车辆,保障师生安全;每学期聘请法治副校长开展法制讲座,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消防安全讲座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每月进行1次教学楼和宿舍楼安全逃生演练提高师生自救能力。营养餐制度科学保障师生食品安全,师生在校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学生幸福快乐成长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服务育人,构建温馨家园

支部诚心服务。学校党支部坚持用旗帜践行诺言,成立“诚成服务队”“明星服务队”“角落服务队”,让这些靓丽身影点亮校园美好的生活。开展“诚信服务”党群联系活动,党员教师帮扶新教师、特殊学生、重点班级,为师生做好服务。

家校共育成长。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功能,成立校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制作并发放家校联系卡,开设校长接待日、课堂开放日,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父母大讲堂,共享家校育人的好做法、好经验。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成立惠民服务站,严格落实上级资助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

制度服务管理。学校持续完善教师岗位值班制度,做到人人有责,一岗双责,实现网格化值班,无缝隙管理。建立保安课间、餐厅、重点部位的值班责任制,实施24小时巡查值班。实行“激活+规范+精细+落实=超越”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师生常规管理。

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在全体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教育成果竞相开放: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民族团结示范校”“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先进工作单位”“密云区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区校本培训先进单位”“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密云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密云区课间操、跑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团结务实的古北口小学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继续以德为本、以生为先创造更加和谐、平安、温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