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永定区培丰中学位于培丰镇长流村出水口,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培风学堂,始建立于1904年,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是永定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18亩,校园青山依偎,绿水萦怀,环境清幽,得自然之美景,享文化之气息,是教书育人、求知治学的理想之所。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龙岩市名校长1位,市名师2位,市学科带头人2人;有教学班级24个,学生1157人。近年来,学校立足校情,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努力美化校园环境,完善学校办学条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努力创建“乡村温馨校园”新优质学校,现将创建情况总结如下:
一、营造科学合理的校园环境
学校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校园建设与自然之美景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天人合一。根据学校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特点,因势利导,打造一河两岸之校园美景:校园依山傍水,一条清澈的河水从校园中间蜿蜒穿过,南岸为教学区,北岸为宿舍区,东面为运动区,西面为生活区。各活动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河两岸均建有栈道,栈道两边绿树成荫,芳草茵茵,花团锦簇,空气清新,走在栈道上,如在画中游。校园周边环境干扰少,交通既便利,环境又僻静。
二、办学条件保障情况
办学条件日趋成熟。2019年8月培丰镇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培才中学合并至学校,学校以此为契机,争取上级资金拨款和社会捐助,现已完成了新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新教工宿舍、学生食堂、运动场等工程,总投资近5000万元,一座焕然一新、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校园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为了解决学生用水没热水的问题,学校筹集资金,安装了地源热热水器,解决了热水难题。引入企业资金,于教学楼兴建直饮水系统,方便学生饮水。除此之外,电信光纤入校园,连接到每个班级,方便老师授课,智慧校园已初具规模。两座食堂,新教工宿舍的建成,沥青跑道的完工,都极大改善了师生的生活条件。
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抓教师专业成长。为了稳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成立全区首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迅速制定研修活动方案、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组织引领校本研修活动,主要进行了以下研修工作:①班主任队伍建设。由九年级班主任、年段长简春姑老师组织开展“学生成长自主管理的德育工作”研究,引导学生学习纪律严谨有序,班风学风积极向上。简春姑老师多次受邀请在全区开设专题讲座,推广班主任工作与管理经验。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组织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有效提升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课、微课、课件等作品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优联评”等活动奖励27人次。③文献学习。组织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国知网专业文献查找与应用的专题学习和研讨,有效提升老师的专业文献学习与应用能力,获得“科研名校”和“教研名师”等称号。④教学技能研训。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育教学问题专题研讨和观摩演练,通过“磨课”的形式,围绕学科素养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共同分析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怎样优化和运用教学策略,针对课堂教学努力开展反思性改进: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从中发掘教育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提升听评课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⑤复习教学远程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省教育学院开展的2018、2019学年的省中考名师远程培训学习活动,围绕省考要求开展微小专题的复习教学研讨,提升教师的复习备考能力。⑥引领专业反思。购买摄像机,安装录播教室,为老师们拍摄常态课教学视频76节,让老师不仅听别人的课也听自己的课,在主动反思中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和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⑦重视以校为本的理论学习。收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发“柚子树下”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通过微信工作群、教务处公共邮箱等将材料发给教师,组织理论学习。⑧建设微信公众号。学校开通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一平台发布教学活动方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体会等,已发布内容521条,全方位地宣传和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教学动态,关注人数达2627人。
(二)抓教学常规管理,把常规抓成常态。行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对,上级工作要求或学校的工作布置,马上执行落实,马上就办,绝不拖延。从学校老师口中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反复抓常规,抓反复,把常规抓成常态,每位老师教案的编写、作业的批改、公开课的开设、评课、听课等常规工作,自觉按时完成,无须经常督促,因为这是常规;考试在周五举行,批改试卷绝不拖到下周,晚上或周末加班也要及时改完,这也是常规——在这些常规中,学校的执行力不断提高,许多工作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在培丰,你看不到抱怨,看不到萎靡,看不到散漫,有的是一种朝气,一种活力,一种向上,在这样的环境中,谁不受感染,谁不奋发前行?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自然而然地形成。
培丰中学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基因,努力拼搏、砥砺前行,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中流砥柱”的培丰精神,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列。2018年以来,学校教师个人参加技能比赛或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得区级及以上奖励200多人次,各学科老师受邀请在区级及以上学科会议开设公开课和专题讲座50多人次,其中赖天浪老师在省初中化学“壮腰”工程培训班中开设专题讲座2次。学校连续几年的教学成绩优良且稳定,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广大社会贤达的高度认可。2019年学校获得龙岩市教育质量先进学校。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培丰公学,是红色摇篮革命圣地,邓子恢、张鼎丞、郭滴人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这生活、战斗过。学校根据校史,依托红色基因,兴建了培丰中学校史陈列馆,拟兴建游梅耀纪念馆和培丰中学校园文化展厅,着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成立“培丰中学文学社”,办有《培风而上》刊物,在微信上创建了“培丰中学公众号”,在这些平台上,不但可以了解学校新闻,而且可以阅读很多老师学生的文章,了解国内外大事,平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拓展了师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学校重视校园艺术节活动和校运会,2019年获得永定区中学生运动会第一名的好成绩。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委会结合每年“三八”节、“五一”、“五四”、“六一”少先队活动、“七一”庆祝建党系列活动、教师节、国庆节、纪念“一二九”运动、庆元旦系列活动,举行青春迎面接力赛、篮球赛、师生书画展、手工制作比赛、诗朗诵、故事演讲比赛、猜谜语、联欢晚会等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五、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本着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既需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也需建立和谐温馨的同学关系的理念,学校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教育面向全体,不歧视差生,对学困生开展“师生结对”“学生结对”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学校成立”家委会”,一些重大决策,都征求家长的意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倡导“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也注重尊师重教的感恩教育;既倡导春风化雨的助人品格,也注重宽以待人的良好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事间守望相助、同学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出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六、为学生筑牢“安全”保护墙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形成维护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努力营造稳定、安全、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以《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工作指南》为指南,每学年坚持与各岗位、处室层层签订安全岗位责任书,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岗、到位、到人。二是规范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及晨会、班团队会等教育平台的作用,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并着力加强安全工作检查、督促和评比;积极协调学校与派出所、家长的关系,形成“立体式”安全教育网络;严格落实值班领导、值日教师日检查、日反馈制度,坚决杜绝脱岗、责任不到位的现象。三是完善保障措施。完善、修改、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建构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健全,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日查周结月报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师生了解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在校园内安装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校门口及重点位置安装了20个高清摄像头,对学校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配齐安保人员,现有保安人员2名,保安器材配备完整;学校设有安全保卫处,组织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保卫干事,充实保卫科,协助开展各种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四是深化教育活动。组织收看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等安全专题教育片,按时完成安全平台专题教育活动,开展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和突发事件应急逃生演练,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防溺水等主题专题教育活动。
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是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学校将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熏陶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落实人本理念,弘扬先进教育文化,打造优美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标准、有特色的温馨学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