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灵动教育,打造温馨校园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冷水江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61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现有班级16个,学生567人,教师45人。近年来,学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依托本土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灵动教育”办学之路,营造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了民主、温馨、和谐的学校育人环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近十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集体优秀奖”“湖南省安全文明学校”“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娄底市文明单位”“娄底市书香校园”等各类荣誉称号50余项;学校先进事迹被湖南省教育电视台、娄底电视台等各级媒体专题报道,先后吸引各县市区教师5000余人次前来学习取经。学校就立足“灵动教育”,打造“乡村温馨校园”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温馨校园基础

学校设施完善,功能室齐全,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占地面积20443平方米,校舍面积6569平方米。学校的办公、教学、实验、活动区域各自独立,布局科学合理。校舍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符合规范要求,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在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上,班班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连接好了校园局域网,并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校园。学校有功能楼1栋,书法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舞蹈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教室齐全,为学生成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校内主题雕塑、微型景观,都充满着智慧和灵气;花草树木、警示标语、文化展牌都释放着强烈的文化色彩。师生员工生活在这样的校园中,无不感受到科学规划的建筑带来的的无穷魅力,舒适雅致的自然环境带来的陶冶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带来的的育人功能,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校园的温馨氛围。

二、开设灵动课程,提升温馨校园内涵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发展。开齐开足并上好所有课程,并把校本课程的教学纳入课时计划,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灵动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农村也能像城里学生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一)开设“灵动德育”课程。学校独创劳动—运动—活动“三动”德育课程,把实践能力教给学生,把时间空间让给学生,把健康快乐带给学生。一是勤于劳动,开辟“开心农场”。利用后山荒地开辟“开心农场”,将闲置旧房改造成“快乐厨房”,自编《开心农场之蔬菜种植篇》校本教材。农场菜地分配到班,收获的蔬菜,由学生自行销售到学校食堂,收入作为班费;或将绿色蔬菜带至“快乐厨房”,合作动手烹制美食,加强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餐桌礼仪、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二是勤于运动,自编“篮球操”。学校自创一套以篮球为道具的课间操,并将出操与应急疏散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自律习惯。坚持每年举办一届体育节,选拔优秀“苗子”,连年在全市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冷水江市田径运会上夺取佳绩,全校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勤于活动,搭建“多维平台”。学校推进青少年宫进校园活动,成立篮球、合唱、书法等11个社团,五、六年级普及竖笛,七、八年级普及葫芦丝。同时学校每年六月份举办“灵动艺术节”,让各个社团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

(二)构建“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构建了“驱动预习—互动交流—主动展示—引动点拨—灵动升华”的教学模式,在充满活力的灵动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灵动地成长和发展,享受学习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建立温馨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之间倡导平等、民主、信任、尊重的关系;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近五年来,学校有20余名老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活动中获省级、市级、县级荣誉达60余项。

三、构建灵动文化,打造温馨校园环境

学校努力打造以“灵动”为内涵的校园文化,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动感环境,达到“景中有动、境中有爱”的温馨效果。校园栽花30多个品种,种植苗木的土地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建设了植物园,确保了“月月有美景、季季有花香”。打造出了“三二一”工程文化景观: 三个长廊是“德育教育长廊、‘穿越时空’历史文化长廊、‘知我冷江’文长廊”;两个场地是“开心农场”和“快乐厨房”;一个雕塑是“灵动”雕塑群。文化景观中蕴藉“礼义仁智信”等传统美德;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图书馆、图书角、读书亭点面结合,营造出书香四溢的读书氛围。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塑造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确立了“有心、有志、有为”的校训,“灵启智能、动出精彩”的办学理念和“学园、花园、乐园”的办学目标,凝聚起了“霸得蛮、不服输、爱得深、勇创新”的五中精神,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做好人文关怀,营造温馨校园氛围

学校班子成员,常走入教师、学生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呵护他们的生活,替师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师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温馨。

(一)心系教职员工,改善住宿条件。2014年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了20套教师周转房。2019年争取资金70余万元,把原来弃用的实验楼改造成了教师宿舍楼,共建成宿舍12套。32套住房基本上满足了所有教师在校午休、住宿的需求,这似寒冬阳光,为广大教师注入了强大暖流。

(二) 关注重大节日,关心教师生活。每逢“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都会精心安排各种活动,每个节日都精彩纷呈,每个节日都意义非凡,每个节日都令人难忘,每个节日都让教师有满满的获得感,有足足的幸福感!

(三)落实“明厨亮灶”,提升服务质量。学校高度重视“明厨亮灶”工作,多次开会讨论,对餐厅进行升级改造,新装了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更新了灶台和餐具等。食堂伙食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标准再提高,搭配更合理,营养更均衡,坚持实行领导尝餐、陪餐制度,就餐师生及家长满意度逐渐提高。

(四)关爱留守儿童,亲情陪伴成长。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爱。实行“学习辅导优先、生活照顾优先、活动安排优先”制度;开展家访,建立档案,全程动态掌握学生困难;开通亲情电话,方便留守学生与家长联系;在儿童节、学生生日等节点开展送温暖活动;以“手拉手、同成长”为主题,传递同学间的友爱;加强心理疏导、谈心谈话,为贫困留守学生争取社会帮扶,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

(五)校园好像家庭,传递幸福温暖。学校在校园内放置了“爱心伞”,学生带走温暖,留下文明,送回诚信;设置了“失物招领箱”,弘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建设了“露天书吧”,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愉悦身心、超越自己;在乒乓球场摆放球拍,运动场摆放各种体育器材,为学生锻炼提供了方便。校园好像家庭,让学生感受温馨家庭一样的关爱。同时这些物品都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自律品质。

五、规范安全管理,强化温馨校园保障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抓得细、抓得实、抓得牢。强宣传,重预防,常自查,确保师生安全。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学校建立了在校长直接领导下,以分管安全副校长为轴心,以学校各部门为主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网络,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做到责任层层落实,信息及时互通反馈。学校还建立健全了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等。

(二)加强“物防”建设。学校为功能室、办公室、财务室等重要场所安装了防盗窗。教学楼、校门出入口等处安装了监控设备。学校安保室配齐了必要的警用器械。

(三)强化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防溺水、防踩踏、防传染病等安全教育,通过专题会议、班会、签名活动、宣传栏、电子屏、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在学生中开展安全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定期开展防震、防火等安全演练,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让所有师生都喜欢校园生活是冷水江市第五中学的追求,建设温馨、儒雅、和谐校园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方向。学校将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努力让全体师生都能尽情享受到温馨校园带给他们的成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