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温馨环境,静待百花盛开——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中心学校乡村温馨校园创建经验材料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6日

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03年,位于邕江下游的郁江河畔。学校在温馨校园的创建工作中,以均衡发展为契机,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学条件日趋完善,是一所古朴优美的乡村小学。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继续唱响“质量”主旋律,进一步凝集人心,激发活力,真抓实干,切实提高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曾经荣获“广西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南宁市文明校园”“南宁市健康学校”青秀区“师德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多方筹措,创建温馨育人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8432平方米,办公、教学、实验、活动区域既各自独立,又布局合理。现有学生公寓楼1栋;教师宿舍楼2栋和教师周转房1栋;教学楼3幢,20间教室均配备了班班通。功能教室齐全,信息技术教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实验室、舞蹈室、图音室、体育器材室、资源教室、阶梯教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各1间;留观室、卫生室、少队室、体育器材室各1间。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葱茏,环境宜人。宣传栏设有教育教学、党建工作、卫生保健、文体资讯、校园安全、防溺水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学生上下学距离适中,均是附近社区和所辖村坡居民子女,交通安全便利,无明显安全隐患;教室设计符合标准,通风良好,各班各室都设置了灭火器,自然采光良好,室内照明符合要求,有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配备了4名保安人员,其24小时值班,安装了84个摄像头,做到校园监控无死角,并配备了卫生室,学生安全与健康设施基本齐全。

学校建有塑胶操场一个,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充足,校园网络全覆盖,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生活设施齐全,实现了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满足师生就餐;采用网管供水,校内有净水设备,学生上学期间均供应直饮水;学校教师宿舍、男女生宿舍均有浴室,满足师生洗浴需求,教师周转宿舍满足路途遥远教师住宿及午间休息需要。

二、党建品牌引领,推进温馨学校建设

党建引领激发学校发展新活力,多彩德育构建品质育人新模式。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融入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党总支厚植优秀党建红色文化,通过党组织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立体式、全方位、高规格的教师发展规划,推动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促使教师团队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更好地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师资队伍。

三、激发潜能,改革创新,创设温馨课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创建温馨校园的前提条件,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整合全镇优势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教研模式,实施全镇小学教研一体化的模式,组建全镇小学学科教研团队,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检测,资源共享,优化方案的形式,为全镇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广大教师教研的热情,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导处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核评价等各方面对教师进行全程督导。近年来,学校在城区教学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多名教师在城区乡镇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连续四年在城区教育系统绩效考评中被评为一等奖。

四、以爱育爱,打造温馨校园文化

学校打造的文化长廊和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在走廊、楼梯、教室墙壁上都挂上了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一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以及象征中国元素的图片,同时利用不同主题的校园电子屏、宣传板报等载体,让学生每天耳闻目染、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

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彩活动促双减,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展示平台。学校以各种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壮族三月三”“端午传情”“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弘扬民族精神”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六一文艺汇演” “校园运动会”“经典诵读”“书画大赛”“创意手工作品展”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城区的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均取得较好成绩。

学校还利用身边的资源,带领学生走进伶俐工业园开展主题研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家乡的飞速发展和智能制造的新趋势、新成果,感受家乡巨变,共筑强国梦想,长大后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学校一直坚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五、伴爱成长,营造温馨育人氛围

学校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学生看到老师主动敬礼问好,学生之间也团结友爱。多年来,学校无教师体罚学生现象,无校园欺凌现象。

针对留守儿童多、寄宿生多的情况,学校想方设法为寄宿生提供舒适环境,让学生宿舍既有家的温暖又有爱的馨香。对符合国家资助政策的困难学生足额按时发放资助款。每逢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学校都会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对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进行慰问,给他们带来党委政府的关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儿童、困难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学校工会还对病、产教职工及特殊困难职工开展关爱活动。学校工会组织经常深入职工家庭,除了对生病住院和生产的教职工进行常规的慰问外,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特殊困难的职工进行捐款救助。

同时,学校还积极与政府、社区、法院、派出所、关工委等部门沟通联系,争取社会多方面力量支持与配合,如每学期都邀请法制副校长、法院法官、关工委五老成员、志愿者等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共同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安全等各项工作。为创建温馨和谐安全的校园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障。

六、规范制度,强化责任,筑牢温馨校园安全屏障

校园安全是建设温馨校园的保障。一直以来,学校都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制订安全工作计划,完备各种安全工作预案及制度,经常检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制度,使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利用学生集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讲解和防范提醒,还针对部分偶发安全事件进行剖析,举一反三,警示教育学生。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教授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安全教育的内容包含交通、用电、食品卫生、防溺水、防火、防震、防校园欺凌等安全知识。教育学生不吃过期食品,不买“三无”食品,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能拥挤,同学之间相互宽容,严禁打架斗殴。在开学第一个月内进行相关的安全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他们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让安全隐患人人排查、安全工作人人知晓、安全防范人人参与。学校还定期对校园及学校周边空地、水沟等进行消毒,防止疫情的发生。

建设和谐温馨之家,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与努力方向。我们坚信“温馨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必定会在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教育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师生健康愉悦地进步、成长,让我们在温馨的校园里,静待百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