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良光镇中心小学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创一流学校的毅力,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依法治教、齐心协力、无私奉献,继续做好温馨校园创建工作。
一、学校概况及创建温馨校园优势
化州市良光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校址原在良光圩,始建于1935年,1985年迁至现址,现位于广东省化州市区西南部207国道旁,离化州市区约12公里。学校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教学楼2幢,综合楼3幢,学生宿舍楼2幢,学生饭堂1幢,教师宿舍楼2幢。现有教学班48个,学生2160人,其中寄宿生1130人。教职工105人,其中本科学历95人,大专学历10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80人。
学校寄宿生宿舍楼男、女生各一栋,宿舍温馨而舒适,每间可住12人,双浴室,冷热水供应充足。另外,还建了三个面积共1000平方米的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一个双标准现代化学生饭堂及一个教师饭堂,实现了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很好地满足了师生就餐需求。
该校所在的乡镇是一个传统文化气氛浓厚,村民文明淳朴、慈孝风行的乡镇,地处一座屹立在国道旁平坦而又宽敞的小山之上,这里青山绿水,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学校校园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独立分明。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二、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集体领导
学校领导班子都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和谐、美丽、温馨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领导对将温馨校园建设上升到环境育人的高度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创建了“温馨校园”领导小组,校长宁汉波同志任组长,他将创建“温磬校园”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学校还选定一名教师专管环境建设、规划等。
三、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一)硬件设施落实到位,专用教室配备齐全。学校场室充足,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建有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体育器材室、科学实验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教研室、录播室、多媒体教室等。并建有一个面积约11000平方米、塑胶环形跑道250米的运动场,内嵌五人小型足球场一个、标准化的硅PU篮球场三个、排球场两个、羽毛球场两个,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班班通,每个教室都标配新科技平台,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能够满足学校需要。
(二)校园布局调整规划,育人氛围日趋优化。学校布局不断合理,育人氛围正在逐步优化。为了使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生活的温馨乐园,学校在环境布置上尽力做到内容丰富、美观朴实,注意体现教育性、艺术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把学生艺术作品、学习成果、德育标兵等在学校楼道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教室内有名人名言、学生学习园地、励志名言名句等。各种宣传、板报布置协调,定期更换,逐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教育氛围。学校学习场所、活动场所和教师宿舍布局合理、动静分明、互不干扰。
四、开展多彩活动,营造温馨氛围
(一)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和感恩祖国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克服心理压力、青春悄悄到来、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关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馨。
(二)师生国旗下讲话,进行正面教育。学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发挥媒体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学校充分利用好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和电子班牌等校园文化设施。学校广播室每天广播时间20分钟,除了宣传学校的新闻资讯、工作动态、好人好事,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四)家校共育,调和亲子关系。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反馈师生互动成果,与家长共议教育大计,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五、措施科学有效,教育教学规范
(一)建立规章制度,抓好减负提质。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强化教学管理,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双减”和“5+2课后服务”工作,教务处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和考核评价各方面对教师进行全程督查。同时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素养,课堂教学优良。学校十分重视教师
管理工作,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督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很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了一个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群体。
(三)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端正。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认真落实体育艺术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
六、打造特色校园,培育温馨文化
(一)打造校园特色文化,让墙壁处处“说话”。“蓬生麻间,不扶自直”,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的构建有:墙壁文化、走廊楼道文化、班级文化、楼道图书文化。校园内到处是弟子规、国学经典词句和励志名人名言等,让学生接收到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孝道。正所谓文化处处在彰显,熏陶点滴在心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让校园成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发展特长的乐园。该校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展示平台。如感恩教育、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环保宣传等专题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开展庆“六一”文化艺术节、“读书专题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紧靠着红色革命村,一座高大的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学校的公路对面,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去拜祭先辈烈士,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学校将革命历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开展了“唱红色歌曲”“诵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等活动。
七、安全常抓不懈,确保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是建设温馨校园的保障。教育局为学校配备了专职保安九名,一键式报警装置正常使用,校园监控全覆盖。学校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德育通报等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提醒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学校还定期对校园及学校环境进行消毒,包括校园、教室、各功能室、学生宿舍、餐厅和厕所等,以防止疫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八、师生辛勤付出,取得累累硕果
经过努力,学校环境整洁雅致、治学严谨,教师敬业爱岗,学生文明向上。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校内外洋溢着温馨的气息,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规范,走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学校先后被评为“茂名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一级美丽校园”“全国尝试教学先进单位”“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茂名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茂名市先进党支部”“化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化州市德育示范单位”,学校教育教学硕果累累。今后,学校全体师生将共同努力,打造质量一流、家长满意的“温馨校园”,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