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温馨“礼”园,让生命看得见——长治市屯留区李高中心校东李高寄宿制学校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5日

屯留区东李高寄宿制学校位于李高乡东李高村西,是一所乡村小学,于2017年9月成立,占地面积24 675平方米,建筑面积7666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7660平方米,环形跑道250米。目前,共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六百多人,其中住校生五百多人。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成就了一所温馨的校园:温馨的环境、温馨的人文、温馨的理念、温馨的管理。

温馨的校园让每一位步入“礼”高校园的师生内心都充满幸福,近年来学校以创建“礼”高文化特色作为主线,以营造温馨校园为目标,落实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创建特色“礼”园,提出了“让生命看得见”的发展理念,让全体师生身居温馨的校园,干得有劲,学得带劲,活得幸福,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创设温馨“礼”园环境

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打造了温馨的校园八景——“玉兰苑”“龙凤呈祥”“柳韵书香”“双屏开翠”“桃李迎宾”等,每一处景致都赋有学校教师创作的诗词,由此拉开了温馨校园建设的帷幕,孩子们漫步“礼”高校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驻足朗诵一首,和着树丛中的鸟鸣,真可谓——绿树飞鸟蝉鸣,碧草红花书声!多么惬意温馨的画面。

今天的李高校园,翠柏森森,旱柳依依,玉兰挺秀,错落有致的假山点缀其间犹如一幅水墨画;淡黄色的教学楼掩映在绿树丛中,祥静肃穆又和谐自然,这是一所温馨的园林式校园。

二、打造温馨的人文文化

1.温馨的理念——“礼”高

2019年以来,学校围绕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根据校名和当地历史渊源,提出了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学理念,“礼”高——即“礼”行天下,高标发展。

总目标:打造“明礼、守礼、行礼,学生高效率学习、学校高质量发展、师生高品位生活”的“礼高”文化,办有农村特色、学校特点的乡镇一流标杆学校。

总思路:文化引领,制度保障,创新发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实施策略:爱·心·力

通过“爱”的教育,让师生具备“心”,从而达到“力”的目的。比如:师生爱,生生爱→感激心,善心→团结力,奋进力

爱祖国、爱父母→感恩心,真诚心→学习的动力

爱劳动、爱自然→耐心,细心→劳动力,观察力

“礼”高,巧妙运用了校名“李高”的谐音,一字之差,蕴意深远。“礼”,德之显则为礼,以礼引人、以礼励人、以礼化人,要求师生要“明礼、守礼、行礼”从而达到学生高效率学习,学校高标准发展,师生高品味生活的宏伟目标!这就是李高的育人之根。我们将以人为本,让生命看得见,进而提升师生的生命力,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礼”为立校之根,是学校生命发展的内涵,一切以生命教育为本的教学活动都要落在“礼”上,要抓住“礼”激发全体师生生命力,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开展, 让“礼高”文化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

2.温馨的“礼”高“堂”文化

念稼堂

“礼”文化的温馨在于传统之美,“餐厅”更名“念稼堂”,意在教育孩子每食必思耕种之恩,并为之编写了《餐前感恩词》,孩子们就餐之前必要诵读:

念稼堂  用三餐  感恩词  一起念  一粒米……

如今的李高学子食不言、寝不语已经成为习惯。

三省堂

学生宿舍校长更名为“三省堂”,取意于“吾日三省吾身”。李高学子就寝前必要思考三件事:今日学知否?今日行礼否?今日行善否?学校还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吾日三省吾身”笔记本,以记录所思。中午,孩子走进三省堂,“礼”园“小喇叭”会播放二十分钟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岳飞传》《西游记》等,传统文化的无意识的熏陶渗透在“礼”园是的随时随地。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老师们各自创意命名的宿舍——静思宅、文昌居、舒志阁、闻知轩……每一个古朴典雅的名字都会让你感受书香与温馨。

志礼堂

“校史室”命名为“志礼堂”, 根据校训“礼高”的文化内涵,联系李高的发展蓝图,可以看出我们以“礼”立校之志。

走在路上的百草堂

“礼”高文化的最佳创意建设即今年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校长金点打造了校内植物园——百草堂,改造废弃的锅炉房为阳光温室,即将种植多种花草植物,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增长学生课外知识的积淀。

3.潜心特色校园创建

“礼高”特色校园业已初见规模,建设平安校园、书香校园、诗词校园、绿色校园、阳光校园设想已经变为现实。

书香校园:该校把学校废旧的课桌凳制作成小书箱,悬挂于教学楼的前后左右以及楼道两侧。书箱内装满了各种图书,实现了孩子们,随时随地阅读的美好愿望。最亮丽的一处莫过于“柳韵书香”四棵挺拔的柳树冠如巨伞,伞下摆放了十几张旧餐桌改造的书桌 ,再配上几只漂亮的书箱,形成了温馨的“图书馆”,好一个“温馨‘礼’园”!

平安校园:在教学楼前广场上粘贴交通安全标识,让学生在做课间操时熟悉安全标识,增强安全意识。

三、温馨的管理让生命绚丽

1.有温度的管理成就一个教育团队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提升师生的生命力,进而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核心。校长借助教师例会、周末教师沙龙等平台与老师们亲切交流学校的教育目标、畅想李高的未来,点燃老师思想的火花,激发老师的教育热情,拉近与老师之间的心灵距离,调动起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让老师感觉到发展学校就是发展自己,学校的生命就是教师团体的生命。坚持有温度的管理,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做他们坚实的后盾,为教师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让教师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例如:学校有一名女教师家在高平,离家太远,孩子又小,工作家庭无法两头兼顾。崔校长知道她的困难后,特意允许她每周可以用半天的时间回去看望孩子。对于这样人性化的管理,不但感动了她本人,让其他老师也感到欣慰。他们把有效的工作时间运用到了极致,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工作处处走在前面。凡是学校教师为父母过生日来请假的,学校领导会凡请必允,并送上祝福。温馨细微之举,让老师倍感温暖,越发用心工作。校长温馨的管理成就了一支努力奋进的教师队伍。

心与心的对话成就教师的成长。周例会上,校长经常要求老师们要多读一点书,多写一点文字,多反思一点。一个人做到这三点,将有利于一生的发展。他提倡老师们买书看书,如果能真正看了,能把书中的内容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有收获了,他就给出买书的钱!这样的良苦用心,已经超出了校长的管理范畴,分明是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学习、进步,分明就是家长的所作所为。久而久之,教师们养成了多读书、勤思考、善总结的习惯。老师们晚上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回顾,写出“每日一得”用微信发给校长,校长不管多忙,不管多晚,都会仔细阅读每位老师的所思所得,并给予认真回复,对于成绩给予肯定,对于创新予以鼓励,对有心结者予以排解,对于困惑者提供思路……久而久之,从校长到同事,从微信好友到良师益友,一步步获取的是老师们的信任,是工作的动力,是全校老师的凝聚力。

下图是校长与老师“心的对话”

2.老师是点亮者,让每一个生命溢彩学校的校长的管理是有温度的,学校的老师是幸福的,阳光下的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他们深知教育的本质是“成人”,课堂上老师把自己融入课堂,先点亮自己、感动自己、燃烧自己,再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学生的生命,老师这一点的光亮,成为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焰,整个课堂都燃烧起来,这就是作为点亮者的老师的使命。这就是李高整堂课生命力喷发的状态——高效课堂的状态。 作为高效课堂的组织者,炉火纯青地运用生动夸张的表情、俯仰灵活的身体、抑扬顿挫的声音、惊恐调皮的眼神、诙谐幽默的语言自信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的情绪因教师的“亮光”或慷慨激昂或泪流满面或义愤填膺或理智思考……这就是李高的课堂,每个学生都能被看得见的生命课堂。

四、温馨活动  让生命看得见

1.丰富多彩的“九个活动月”

为生命教育锦上添花,一学年九个月,每月一个主题。三月“学雷锋 见行动”文明礼貌月;四月“缅怀先烈 争做好少年”忆苦思甜月;五月“展风采 强素质”校园文化艺术节;六月“练翅膀 翱天际”毕业季;九月“师恩重 父母情 庆丰收 重阳日”感恩教育月;十月“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教育月;十一月“牢记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月;十二月“遵纪守法我能行”法制宣传月;一月“希望与梦想”辞旧迎新月。

学校教研组每学期都会根据时事节令的变化制定相应的“你读我诵”的内容,孩子们通过诵读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国学文化在童心深处生根发芽。两年来学校的“你读我诵”佳作无数,都通过学校的公众号一一展示,赢得了家长以及社会的好评。

2.大型综合活动 让生命绚丽多彩

学校以大型项目活动为载体,给学生以践行课本知识的机会,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场所,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020年10月以来 ,学校成功举办了“玉米节”“玉兰节”“团建节”等多彩的节日。

“玉米节”: 2020年的金秋十月学校举办了以“金色的希望,放飞的梦想“为主题的玉米节。舞台上李高学子用腰鼓敲出李高人民丰收的喜悦,用稚嫩的歌声唱着由学校教师创作的《玉米之歌》,教师朗诵着崔春震校长的现代诗《玉米》,舞台上所有的节目都是学校师生自编自演,这些无不彰显着李高师生的风采!

篱笆围成的两个展厅琳琅满目:玉米皮扎染的牡丹、蜡梅,蒲团、扫帚样样栩栩如生;玉米粒拼粘的粮仓、粮囤寄托着孩子们美好的愿望;玉米秆编扎的小房子、碾子带你走进久远的岁月;玉米芯创作的沙发、摩托车折射出孩子们的智慧;美术社团画玉米、拍玉米,作品多的不计其数,件件都是精品。最让人欣慰的是李高师生以玉米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文章、数学应用题、英语小短文,都是温馨活动的累累果实。

东展厅里陈列着各种耕种的农具以及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用具:犁耧耙杖、马车垫膀应有尽有,结合老师的讲解,这让孩子们真切体悟到农耕之苦。

“玉米节”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自然,学会动手,体悟农耕之苦,懂得感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达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育人目标。

无论是以“玉兰花开颂党恩”为主题的“玉兰节”,还是展示班级团队精神文化的“团建节”一样收获满满,都在不同的层面收到了异曲同工之效。

3.多彩的社团让生命迸发七彩之光

温馨的校园内学生的生活是七彩的,书法、绘画、写作、演讲与播音、合唱、手工、绿色骑行等二十多个社团活跃在李高校园,孩子们的生活是多元的有趣的。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 ,我们不仅给孩子以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生命课堂, 而且利用不同的社团在孩子心中播撒七彩的梦想,点燃他们追梦的思想。

温馨校园建设取得的些许成绩,值得欣慰,但这只是学校工作的开始,今后,学校会在“礼行天下·高标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