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瓯越文化,融创未来学校——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罗东小学温馨校园创建经验介绍

来源: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罗东小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0日

一、学校概况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罗东小学坐落于美丽的永嘉楠溪江畔,前身为1887年创办的私塾“罗溪小学堂”。创办人吕渭英(1855—1927)响应晚清“废科举、兴学堂”新政,于1887年在罗溪吕氏祠堂创办了“罗溪小学堂”,设有教务等部门,开设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音乐、体操等课程,并出任第一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罗溪乡中心小学。1955年,学校搬迁至南岙村,1956年更名为罗溪区中心小学,1958年更名为罗溪公社中心小学。1992年乡镇“撤扩并”时更名为罗东乡中心小学。2010年更名为永嘉县罗东小学。可谓是三度迁址、五易其名。学校现承担13个行政村适龄儿童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任务,有6个教学班,在校184人,小班化教学,教师17人,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平均年龄38岁,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7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5人。

2.布局合理,课程空间丰富

学校坐落在中国名茶“乌牛早”和瓯窑瓯瓷发源地的“瓯窑小镇”龙下村,依山傍水,景色优美,距离杭温高速出口温州北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校园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绿化面积等均为永嘉县最充裕的小学之一。学校按“一城两馆”的理念打造小而特的课程空间,即学校是一座未来创业城,同时建有瓯瓷博物馆和瓯艺课程体验馆。教学楼前的“城市广场”,是学生课余游戏娱乐读书场所;200米跑道的运动场,能够满足全体师生的运动需要。教学楼内设有瓯窑、瓯茶、瓯绣、瓯雕等瓯艺(劳动)体验室;瓯瓷博物馆、微格教室、信息技术教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功能室设备设施齐全;所有普通教室都经明眸工程、网络信息工程改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综合楼建有师生食堂、教师休闲书吧、宿舍。

二、创建情况

1.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师生精气神

2020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温州慧中公学开始托管罗东小学,协同市、县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全面分析学校,以温州市乡村“小而优”示范学校创建标准,制定规划和方案,推进校园整体环境以及教学楼装修、卫生间、环境绿化等改造,及以“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将校园文化与阅读中心、未来教育中心、儿童体艺中心、儿童之家等功能区域予以深度整合,将“未来教育理念”“STEAM教育”“5C核心素养”等元素融入校园的各细节之处,真正做到处处皆课程,时时有教育。半年来,学校在“瓯艺课程体验馆”、微格教室、“城市广场”、“师生书吧”、“梦想舞台”等空间建设投入280多万元,全体师生午饭均在校就餐、教师穿西服进课堂、免费赠送学生四季五套校服、卫生间智能化冲洗。大大提升了师生幸福感,凝聚教师团队精神,校园育人环境焕然一新。

2.重构顶层设计,突出特色办学

学校充分梳理和吸纳优秀的区域文化,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融合未来教育元素,在深刻领悟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提升,重新定位,初步构建学校新的顶层设计:以“匠心教育”为学校品牌,以“生活即教育,儿童即未来”为学校新的办学理念,以“博观约取”为新的校训,以“培养具有初心、宏心、专心、研心、精心的未来人才”为育人目标,构建“未来创业城”“瓯瓷博物馆”“瓯艺体验馆”课程体系,有序开展“一城两馆”课程的研发和实施,用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来引领学校新发展。

(1)树立学校新品牌

学校将“匠心教育”作为学校品牌,以匠人精神为文化特质,意在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内涵。瓯窑、瓯茶、瓯绣、瓯雕、瓯塑等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耕读文化一起成为瓯越文化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育并举”的教学目标,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匠心教育”能很好弥补劳动教育的缺口。在 5C 核心素养当中,文化理解与传承具有核心地位和导向作用,瓯艺体验课程和瓯瓷博物馆课程依托温州本土民间匠人的传授,能很好地实现对瓯越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2)倡导办学新理念

学校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作为办学理念并深入践行,以此打造学校的整体文化,使瓯越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且瓯窑、瓯绣、瓯雕、瓯茶及城市农场等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真正实现了将生活作为课程,将瓯艺文化作为课程,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迭代、自我生长。根据2020年《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学校在“儿童即未来”理念的指导下,更加注重儿童教育的未来指向,以“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为导向,力求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

(3)重构校本新课程

学校的“一城两馆”课程架构以功能区为单元划分,主要包含创绘瓯绣、创品瓯茶、创意瓯窑、创刻瓯雕、城市农场、玩转美食、运动健康等课程以及野外生存、语言交际、戏剧动漫、文学鉴赏、礼节礼仪、数学素养、模型思维、科学实验、信息技术等课程。

学校在课堂建模设计时,实行“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变革,力求保质保量完成国家标准课程。在此基础上,着力实施“一城两馆”课程架构,邀请温州市非遗竹雕第四代传人金魁先生、瓯窑小镇林秀阁养生茶第四代传人鲍丽萍女士、瓯绣永嘉工匠余建琴等老师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共同打造学校瓯艺课程群。针对学生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设计课程方案和实施体系。每周固定时间给学生们授课,给予学生更多创造实践的机会,切实体验瓯艺匠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从而由课程出发,与实践融合,达到实践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

3.大力引进人才,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在“温馨校园”创建过程中,通过外聘名师,内促发展,努力实现内涵式的发展。本学期引进永嘉县首届名教师夏朝碎老师担任校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调入英语、音乐、体育专任教师各一名,配齐各学科专任教师。九月份以来,学校推荐四位教师加入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训学习,同时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温州慧中公学派遣优秀教师支教罗东小学,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慧中公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办学也给学校带来了更好的培训机会,大大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培训层次与培训质量。

4.狠抓教学质量,构建共建模式

自从创建温州市“小而优”示范学校以来,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狠抓教学质量提升。一方面在学校层面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定期开展集中备课和校本研修活动,定时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督导,并积极邀请市县教育局领导参与诊断指导。另一方面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学校启动全员共建模式,教师与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学习学校全新办学思路,协力为“小而优”学校的建设增砖添瓦。

三、主要成果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学校办学水平有了切实提升,被评为温州市乡村“小而优”示范校、全市共16所,温州市劳动教育基地试点学校、温州市教学新常规达标校;《罗东小学“匠心教育”课程方案》获温州市乡村“小而优”课程方案一等奖,《创意瓯窑课程》获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特色课程二等奖。学校的方林晓等教师7教师获得县级以上奖励,湖南卫视、温州教育、今日永嘉、永嘉电视台、永嘉教育等媒体先后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

下一步学校将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温州慧中公学托管为新的起点,继续以“传承瓯越文化,融创未来学校”为抓手,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课程理念,促进课堂变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学校在“小而优”的基础上向“小而卓”继续发展,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的生命力,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的瓯越文化特色的温馨示范学校。

中国教育最大的希望在农村,让我们用教育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