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师一六三团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名,在职教师、特岗教师44名,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以“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核心理念,用“幸福”打造爱岗敬业、乐教爱生的幸福教师;用“幸福”培育明志笃行、乐学求索的幸福学生;用“幸福”培养民主开明、懂爱会爱的幸福家长;用“幸福”打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幸福团队。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科艺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四大文化品牌。
一、核心理念
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从孩子所具有的独有天赋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所谓大器人物,就是充满了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创业和服务于社会的某个领域的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人人生而平等。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权力和尊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有两层含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的学习奠基,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享用的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的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正心、立德、尚礼、树人。
5.校风:校以团结为家,教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
6.教风:树德、尽职、爱生、育人。
7.学风:善学、明理、笃志、奋进。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的幸福孩子。
二、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对办学文化进行“12345”的顶层设计,把“幸福教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办好团场满意的学校。
坚持1个核心:“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核心思想,抓好一年级、七年级起始班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九年级的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幸福教育思想,培养幸福少年。
树立2个理念: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团结、创新的管理理念。二是以课程资源开发为出发点,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切入点的动态评价理念。
搭建3个平台:教学信息技术平台,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家校联谊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狠抓4项落实:一是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认真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二是进一步加强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三是认真落实5支队伍建设。四是狠抓校本教研工作的落实,加大科研力度,提高课堂效率。
三、校园建筑命名文化
1.厚德楼(教学楼)
“厚德”一词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的是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古文里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厚德载物中的“德”包含二十五种德行,即口德、掌德、面德、信任德、方便德、礼节德、谦让德、理解德、尊重德、帮助德、诚信德、实惠德、虚心德、欣赏德、感恩德、援助德、激情德、形象德、爱心德、笑脸德、宽容德、合作德、善良德、倾听德、宽恕德。厚德载物,德之修为,是人之认知,也是人生哲学。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其中蕴含的真理,却是每个人都需谨而行之准则。这也是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工作的初心,同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人幸福人生必备的道德素养。
2.慎思楼(实验楼)
“慎思”一词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谨慎地思考。综合实验楼主要以各类实验室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广博地学习科学知识、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
3.恩泽轩(食堂)
“恩泽”是指恩惠赏赐,比喻恩德及人,像雨露滋润草木;亦称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语出《逸周书·时训》——大雨不行时,国无恩泽。用“恩泽”一词命名食堂亦是让学生记党恩、感党恩,常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感恩每一位劳动者,感恩自己的父母。
4.毓秀居(学生宿舍)
“毓秀”一词选自成语“钟灵毓秀”,意思是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这也是宿舍幸福家文化的具体体现。
5.寒梅亭
“寒梅”一词出自明代朱熹《增广贤文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句,就是说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得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赢得胜利,才能取得成功。
四、校园柱石文化
校名背景为孔子“杏坛讲学”浮雕,充分展示了学校的作用,体现了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
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利用儒家“仁、义、礼、智、信”作为幸福学生培养的基本道德品质,利用学校文化柱让学生耳濡目染。
岁寒四友是指“梅兰竹菊”,要把它们的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1.梅,百花独先,千古风流。铮铮铁骨浓缩世事沧桑,疏影横斜斗霜雪,凌寒独放。不与凡卉为伍,不与山花争春。高标孤诣,幽香人,蓬勃灿烂。集刚劲、坚贞、俏丽、希望于一身。更具高寒超逸之韵致,清雅绰约之风姿。
2.兰,从深山幽谷中飘然而至,摇曳春风,多么自由、浪漫、惬意啊!淡淡娇姿,如美人婀娜灵秀,凤眼顾盼生情,临窗诵词品赋。如君子孤高雅洁超脱,远离尘世的喧嚣浮躁,在寂寞清贫中实现高尚的完美。
3.菊,群芳中的隐者,在万花即将枯萎的时候,悄然于田野村舍、木栅竹篱、树影墙旁。孤傲冷峻的高士,凛冽的秋风中,品读着恬淡脱俗。宜肥宜瘦,宜蕾宜放;可眩黄郁金,可皑皑白雪,可水墨滴翠,可万紫千红;皆是一派自然潇洒的气度。
4.竹,杆如椽之笔,在天地间,以生命和青春书写着正直和虚心;叶似宋词中的翠鸟,尖尖的喙,衔着永恒的春天;笋做着云的梦,从山涧杂石乱草中探出头,小小的,却也要亲吻璀璨的阳光。那些仁人志士、丹青俊杰,常以此为寄托,或吟或唱。曲曲玉笛洞箫,诉说着人间激越和苍凉。
五、特色课后服务
以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为主题的特色课后服务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孩子放学早无人看管、家长辅导学生作业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后服务工作。希望通过课后服务既达到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的效果,又达到提高学生作业效率,提高成绩、培养学生特长的效果,实现双赢。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配齐各科教师,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奖惩办法,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授课,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水平,突出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
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学校安排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如每年的九年级徒步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学校都要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文艺节目展演活动,和自治区、疆外学校线上交流活动等,丰富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劳动教育,从每天的打扫卫生做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队会、班会开展法治、安全、心理健康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及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学校教学成绩连年稳中有升。
学校注重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优势,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学生每天按照各自区域清扫环境卫生和教师卫生,重在保持。校园四季翠绿,树木葱郁,环境干净。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喷绘上墙,学校利用楼道、走廊和立柱等空间,喷绘有关科技、人文、教育、诗词等方面的壁画,展示校园文化底蕴,晨读、午读长期坚持,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精心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彰显礼仪规范,教师不歧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交流。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没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建立了辍学学生教师包村机制,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确保困难家庭得到资助。
学校图书室每天下午对全校师生开放,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学校还将部分图书摆放在楼道、餐厅。为密切学校与社区、家长之间的关系,长期坚持“教师进万家”的家访活动,充分发挥家委会功能,开展家校共建活动,争取得到群众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
打造特色温馨校园,谱写校园新篇章,是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将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为建成“正心、立德、尚礼、树人”的校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