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沿江镇红旗中学是一所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始建于1970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二十面红旗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该校召开教育改革研讨会,学校多次作为省级以上教育工作会议现场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到学校视察时挥笔题词:“推广红旗中学的办学经验,为农村培养各类建设人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到校视察时题词:“农村需要文化,农村也需要技术,农村教育要把学文化和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1994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评为“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校”、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2011年获得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创新学生竞赛一等奖。2018年该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境的研究”课题,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还被评为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省级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学校、省级德育工作先进校、省级师德师风先进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级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市级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市级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教师基本功竞赛先进集体、市级十佳学校社团、市级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区级标兵学校、区级名牌学校。
在乡村温馨校园的创建工作中,该校以学生成长教育为核心,以温馨家园建设为抓手,大力营造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民主、温馨、和谐的学校育人环境。
一、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
红旗中学校园占地面积4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0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近50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3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5000多平方米,绿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学校有一流的教育设施。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建成了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数字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录播室、音体美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等。办公室配备计算机、打印机,9个班级全部安装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实物展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校园内全部计算机实现局域网连通和互联网光纤接入。学校有图书3.2万余册。
二、营造具有乡村特色的育人环境
学校有优美的花园式的校园环境。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花园区、基地区。雕塑与松树、草地、鲜花相映成趣,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自然景观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要求,人文景观凸显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规划整齐,绿地面积占53%,绿树环绕,绿草如荫,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2017年学校新建塑胶足球场地近7900平方米,环形塑胶跑道200米,直跑道120米,配备有相应的活动设施。
三、打造温馨的精神家园
学校有一流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办学宗旨:因材施教,培养有梦想,爱祖国,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牢记“勤学、守纪、文明、健美”的校训,形成了“自律、勤奋、进取、奉献”的校风,“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班子作风,“敬业、爱生、严谨、求精”的教风,“刻苦、乐思、求实、博学”的学风。学校从师德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校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入手,营造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比例比较合理。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405人。教职工64人,其中高级教师21人,中级教师2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其中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6人,区级骨干教师21人,区级教学能手14人,承担有省级、市级、区级课题3项。通过师德论坛、业务考试、校本培训、参观学习、集体备课、师徒结对,举办本校“红旗杯”课堂教学大赛、高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形式,打造一支优秀教师团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创造出一流的成绩。近10年来,学生成绩普遍提升,中考连创佳绩,学科竞赛捷报频传,一批批优秀学子考入了上级学校继续深造。十多年来,省级重点高中升学率一直都名列全区榜首。
对于教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给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化情境,鼓励他们成才。在管理中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把教师当成服务的对象,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模式,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难,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五、关爱和尊重每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学生,学校要求教师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把尊重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努力构建一个让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和谐体系。该校贫苦建档立卡学生很多,学校和全体师生捐款捐物,都给予这些贫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精心的照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红旗大家庭的温暖,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发奋学习,没有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下,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关爱、理解、宽容所有学生,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尊重教师,见到老师主动问早、问好,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六、健立建全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通过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分为“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章程”“教职工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四大类,在每个处室、每间办公室、每间教室均在醒目位置张贴了相应的制度,师生参与制度的制定,让制度说话,凭制度办事,体现学校民主管理思想。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也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该校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在依法办学、依法施教、校风、教风、学风等“三风”建设等方面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的法治管理、制度管理。
七、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该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安全要求,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安全演练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学校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提高师生安全责任意识。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学校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值班值宿、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综合整治。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八、创建德育特色品牌
学校有一流的德育模式。学校开展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做一个良好的公民、做一个有骨气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为主题的学会做十种人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军训、法律知识讲座、心理知识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安全、纪律、卫生教育。积极营造温馨的,健康向上、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兼容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精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多年来,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九、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争创一流的教学业绩始终是红旗人奋斗的目标。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和校本教研力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 引导教师学习新技术和新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在“自主+分层”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深入探索和应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多次承办“自主+分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观摩会、郊区中学高效学习区级现场会、电子白板应用现场会。学校通过美术第二课堂、校园艺术节、冰雪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能力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红旗中学的自主加分层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观摩会和郊区中学高效学习现场会得到佳木斯市郊区教育局领导及教育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好评。
建设和谐温馨之家,促进农村学校快速发展,是目标与努力方向。学校把校园校舍等“硬环境”与精神文化等“软环境”结合起来,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机制,进一步优化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校吸引力、凝聚力,努力建设一个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不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坚信“温馨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必定会在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教育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师生健康愉悦地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