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红军中学申报“温馨校园”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中国工农红军湖南汨罗任弼时红军中学,位于影珠山麓、白沙河畔的弼时镇镇区中心位置,毗邻4A级红色旅游景区——任弼时同志纪念馆,是一所伟人母校、百年老校、红军学校。

学校始建于1912年,原为任氏族学,后更名为求志学堂、同德小学、塾塘乡中心小学、湘阴县第十三完全小学、唐家桥完全小学等。1968年正式创办初中,为纪念在这里启蒙求学的一代伟人任弼时同志,故定名为弼时中学。2019年10月29日,被全国红军学校建设工程理事会正式授予“任弼时红军中学”称号。

学校校训:追循伟人足迹,弘扬骆驼精神。

学校校风: 诚信、和谐、进取、创新。

学校教风: 明德、循理、敬业、爱生。

学校学风: 勤奋、有恒、探究、求真。

一、深厚的人文底蕴

任弼时红军中学,历经百年沧桑,堪称人才的摇篮。这里走出了开国元勋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1904-1950)、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湖南特委书记任作民(1899-1940)等十多位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这里走出了有“南任北马”之称的经济学家任凯南(湖南大学第一任校长)、著名纺织专家和纺织教育家任理卿、中国“地热之父”任湘、衡阳省立第三师范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人黄和钧(湖南文史馆和北京文史馆馆员)、民国《中央日报》主编彭古丁(上海文史馆馆员)、湖南文史馆馆员彭庆鋆(毛泽东的同窗)、湖南著名中医药专家刘炳凡、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任萱少将等一大批老一辈栋梁之材;这里走出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湖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燕平、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鸿雁、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栋梁、长沙理工学院副校长黎正稳教授、湖南科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金明教授,以及彭正、范志华、刘军、范良凯、陈帅、任勇等多名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这里走出了政界学界精英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原汨罗县县长任森、原汨罗市政协主席彭祥、长沙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任安良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培养的政界县长、乡镇长、商界巨子、教坛名流更是数不胜数,学子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二、温馨的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优美,绿树参天。春有百花吐蕊,夏有垂柳飘拂,秋有丹桂闻香,冬有红梅绽雪……是开启蒙昧、传承文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校园占地面积53000多平方米。其中有科教楼一栋、教学楼两栋、教师住宿楼两栋;体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各一栋;标准运动场一个、学生活动广场两个;校园大道、文化长廊各一条。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朝阳保健室、禁毒宣传室、校史陈列室、党建活动室、工会活动室、会议室、办公室、接待室、器材室等一应俱全。

学校音体美劳器材、图书、实验仪器等配备达标;教室内均装有多媒体电教设备、高清监控设备、高级护眼灯具;教室、教师办公室等均安装了空调或风扇;学生公寓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校园安装高清摄像头监控无死角。学校互联网络全覆盖,能很好地开展日常信息化教学。

为了宣扬红色文化,传承骆驼精神,激励广大师生负重前行,无私奉献,校内光辉广场树立了任弼时同志铜像、参天的雪松下建设有以汨罗的三种精神“骆驼精神”“求索精神”“龙舟精神”为主题的沙雕文化墙;校园大道两旁建设有文化名人雕塑;绿荫掩映下设有以与时俱进为题材的文化长廊;还设立了以不忘初心、催人奋进为主题的校史陈列馆等文化设施。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1个,学生436人,教职员工40人,专任教师37人中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21人、二级教师4人。

三、规范的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开足开齐了国家规定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合理安排了学生的作息时间、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重视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红色文化校本教研,是学校的特色教育。

学校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宿舍管理制度和学生应急就医机制健全。落实了食品安全管理追溯制度、陪餐制度,学生膳食营养搭配合理,食品、饮水等符合安全规定。学校建立了了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机制,落实了辍学返校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学校与周边生态人文充分融合,经常开展志愿活动,服务周边村组。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与任弼时纪念馆、交警三中队、派出所开展共建活动。密切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系。工会、党团积极开展关爱特殊困难教师、远道教师、女性教师等工作,已形成机制。学校安全文明,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关系和谐,相处融洽。学校犯罪率为零,没有校园欺凌现象。

四、优良的教育质量

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立足基础,追求和谐,是学校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学校一方面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正规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和“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立足于校情基础,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在教育管理的深化中,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追求人文与科学的和谐。正因为有深刻的“立足基础,追求和谐”的教育理念,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敢为人先的教改勇气,有大教育、高投入的恢弘气魄,因此,多年以来,学校学生入学率百分之百,在校学生年度巩固率百分之百,初中毕业合格率百分之百,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子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学校本着“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宗旨,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捷报频传,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雄居汨罗市先进行列,目标管理评价近10余年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诞生了市级优秀教师 4名、先进教师 28名、师德标兵4名、市级名师 6人、学科带头人8名、优秀班主任5名。由于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加上学校实行科学化、人文化管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局面已经形成。

五、骄人的办学成果

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就被教育部定为“百县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02年7月,学校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定为“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2012年6月,学校被湖南理工大学定为“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曾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实验教学先进单位”“湖南省仪电与实验教学达标单位”“湖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岳阳市级文明学校”。原湖南省省长周伯华、湖南省副省长刘正、教委主任龙禹贤、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湖南省教育厅的领导,曾多次来这里考察。人民日报、人民教育、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等多家报社和电视台记者曾在这里采访报道,湖南师大、湖南教育学院的教授和师生多次来这里进行学术交流,湖南省教育学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蒋伟杰、肖汉仕教授多次来这里讲学。这里的“数学自学辅导法”研究成果被中央教科所肯定并载入教育书刊,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被教育部认定推广。学校的“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研究”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题研究成果,被省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并连续5年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弼时人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被岳阳市教育学会评为2016年第十届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2017年,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组织奖,2019年6月4日,现任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冯建中、全国政协教科文副主任张连珍,全国政协委员速滑冠军杨扬,乒乓球冠军王励勤、全国政协委员池建、全国红军学校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秘书长葛晶晶等来校考察调研,2019年10月12日,任弼时女儿任远芳女士、女婿武胜源老先生和外孙女武晓明女士来校考察,并联系中央红办决定授予学校“任弼时红军中学”称号。

近三年来,学校获得了“国家级零犯罪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会员”“湖南省禁毒示范校园”“岳阳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岳阳市书香校园”“汨罗市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示范校”“弼时镇秀美庭院”等荣誉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