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团风镇黄湖小学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中建立的一所移民学校,地处团风县团风镇黄湖新区,兴建于2010年4月,是全县最早的一所集公办小学和幼儿园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为9666平方米,布局科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分设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现有班级9个,学生数306人。教职工23人,其中中青年教师17人。师资力量雄厚,本科学历15人,中小学高级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校长王堂军曾荣获黄冈市十佳校长,市级绿色学校先进个人。8人被评为“团风县优秀教师”,3人获市县级“模范班主任”称号。
学校以办移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促进了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区的经济建设,彰显了教育安民,教育利民的办学理念,使黄湖小学成为移民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黄湖移民教育的先进典范。建校十年来,学校共接受国家、省、市级别的领导指导工作20余次。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移民工作先进单位”“留守儿童服务站”、 黄冈市“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黄冈市绿色学校”、团风县“阳光体育先进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校园文化工作先进学校”“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单位”“绿色生态校园”“服务新区先进单位”“移民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团风移民满意教育,全面提高农村移民学校教育质量,坚持以生为本,示范带动,践行“让健康快乐与学校同行”的校训,构建富有移民特色的温馨校园,富有时代气息的文明校园,形成了五育并举的高质量发展的校园特色。
一、布局科学,建设合理温馨的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9666平方米,办公、教学、实验、活动区域各自独立,布局合理。现有教学楼1幢,每间教室均配备了先进的触控一体机,均连接互联网。功能教室齐全,实验室1间,图书室图书阅览室2间共50 平方米,留守儿童室、卫生室、少队室、体育器材室各1间,学校建有在线课堂教室一个,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葱茏,环境宜人。宣传栏里内容丰富,有常规要求、保健常识、体育运动、文明起源、校园安全、营养改善计划、禁毒教育等。学生上下学不超过2千米,路途由教师护送到指定地点,无明显安全隐患;教室设计符合国家8级抗震标准,通风良好,各班、各室都配置了灭火器,自然采光良好,室内照明符合要求,有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配备了保安,24小时值班,安装了20多个摄像头,做到校园监控无死角,配备了健康室,学生安全与健康设施基本齐全。
二、保障到位,确保配置设施齐全的办学条件
按照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标准配置师资,教师配备数量足,学科教师配套。学校教育经费充足,生均700元;学校建有200米塑胶操场一个,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充足,互联网网速达到50兆,无线网络校园
全覆盖,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生活设施齐全,食堂1间,200平方米,实现了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满足师生就餐,建有卫生厕所4间,满足师生如厕,采用网管供水,学生上学期间均供应开水;教师周转宿舍和公租房各一栋,能满足全体教师住宿条件。
三、五育并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园管理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配齐各科教师,建立健全了教学奖惩制度,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授课,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水平,突出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学校安排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如每年的田园童话研修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每年学校都要举行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文艺节目展演活动等,丰富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劳动教育,从每天的打扫卫生做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队会、晨会、班会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校通过启明星团队、城区学校支教帮扶保证学校师资力量,通过与百年名校团风小学联合教研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及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2014年学校作为村级小学在全县教学工作会上作了《沐均衡教育之春风,办移民满意的教育》的交流发言,学校教学成绩连年稳中有升,在会县教学质量监测中连续十年名列前茅,受到领导的好评,群众的赞许,成为团风县农村教育教学的一面旗帜。
四、浸润熏陶,形成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移民教育基地优势,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学生每天按照各自区域清扫环境卫生和教室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校园四季翠绿,树木葱郁,环境干净。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喷绘上墙,利用楼道、走廊和立柱等空间,喷绘有关科技、人文、教育、诗词等方面的喷绘壁画,展示校园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该校长期坚持晨读,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精心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作用。从2012年开始,学校七色光广播站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黄湖新区最甜美的声音,更是学校语文素养的窗口,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学校都要评选优秀播音员,充分发挥播音员的引领示范作用。2013年元月黄湖小学第一期校报《七色光》带着墨香发到了每个学生的手上,孩子们在报纸上寻找着自己的身影和文字,也感受着文化的熏陶。与此同时,学校定期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师生书写比赛,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系列活动中,让每个孩子在朗朗的诵读中,在横平竖正的文字中,在精心编写绘画的小报中,感受成长的快乐,感受着文化的熏陶。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搭建了平台,营造了氛围,也使新区的孩子完全融入黄湖,融入团风这个新的家园。
今天面对全体学生,学校都无法辨别哪些是新区的孩子,哪些是本地的孩子,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学校——黄湖小学;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普通话;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共建共育,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学校一直致力于融洽友善、和谐文明、温馨安全的校园环境建设,积极构建师生、家校及社会多方多层次的共建共管共育机制。校园关系融洽温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平等融洽、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通过常规德育活动,使全校师生行为举止文明,礼仪规范,教师不歧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交流;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通过“爱心驿站”为各界爱心人士提供捐赠帮扶献爱心的平台;通过“爱心妈妈(爸爸、姐姐、哥哥)”活动,实行师生“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建立了辍学学生教师包村机制,加强“四类”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确保困难家庭得到资助,感受温暖;为密切学校与社区、家长之间的关系,建立常态化的家访机制,知民情、解民忧,为新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家委会职能,开展家校共建共育活动,争取得到群众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和凝聚力。学校还将学生活动与黄湖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优化社区文化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下基层活动等途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提高广大群众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认识,很多家长乐于做孩子的学生,向孩子学习,学校为新区老百姓消除交流沟通障碍,共建美好移民新区,缔造幸福移民生活,更好的融入团风,更好的生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校园管理安全规范。学校坚决贯彻各级关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安全减灾演练。制定突发事件和校舍管理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守,校舍卫生干净,定期消毒,按时通风,窗明几净,布置温馨舒适;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实行班主任配餐制度,营养午餐膳食配置合理,营养均衡;饮水安全建立校园服务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打造移民教育发展的新校园,谱写温馨校园文化的新篇章,是黄湖小学的不懈追求!学校将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