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师生成长的乐园。该校坚持内涵发展,树立科学质量观,构建全面育人体系,立足乡村学校教育实际,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育人规律,关注师生生活体验,促进师生全面深度发展。坚持共建共享,凝聚各方面力量,综合发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下面结合该校温馨校园创建工作实际,将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花湖中学创建于1975年,原名花湖高中。1981年改为花湖中学,成为单设初中。学校地处鄂州市东大门,位于花湖镇中部,南临花马湖,北依䘵德山,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学校占地面积444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823平方米,绿化面积14506平方米。
一、布局建设科学合理
学校附近一公里范围内有两所小学,一所卫生院,一个村委会,有100米校园路与乡村交通主干线连接,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坐北朝南,三区分明,自南向北依次为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布局合理。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840人,无大班额,教职工68人,编制配备充足。近年来,学校老旧校舍改造相继完成,建筑物建设时间较近,目前最早的校舍建于2002年,校舍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及消防安全要求,教室采光、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2022年秋季全部教室安装了护眼灯,有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落实了封闭管理,配备了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设备,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人防、物防、技防符合要求。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投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校舍改造不断更新,设施设备不断添置,教师队伍编制不断充实。
师资队伍: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正规编制内教师55人,代课教师9人(已购买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8.6岁。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20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4人,师资力量雄厚。
经费保障:办学经费充足,生均公用经费到账及时,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教学教研、实验器材、体音美劳等教学器材配备合格。接入百兆光纤互联网,教室配备有多功能一体机,均有专线接入,教师信息化教学得心应手,学校被确定为“信息技术应用2.0整校提升工程”试点学校。
设施设备:生活设施齐全,食堂实现“明厨亮灶”并接入监管平台,环境卫生干净,日常管理安全有序,学生就餐满意率达90%以上。宿舍配备有专职楼管员,为单身教职工配备有浴室和热水器,学生寝室生活设施完备,住宿条件逐年改善。
三、教育教学保证质量
学校坚持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课程设置:按部颁规定开齐课程,体、音、美、劳等课程课时达标,有专、兼职体、音、美教师15人,大部分为近年招聘的新机制教师。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开设各类兴趣班6个。
教学研讨: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开展课后托管服务。深入研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组织线上和线下研讨活动。实施教师培养“青蓝工程”,组织青年教师拜师仪式,让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扶,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校际教学交流等学科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网络研修,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相关应用场景,开展网上教学和德育相关活动。学生作息时间合理,阳光活动一小时坚持开展。
各类活动: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文体等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活动场景在校园不断展现。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省文明单位”“省绿色文明校园”“省示范家长学校”“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省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四个创建先进学校”。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办学理念:学校传承“厚德雅行,笃学进步”的禄德山精神,秉承“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的办学理念,以“博学、雅行、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厚德、励志、雅行、笃学”为校风,以“乐教、敬业、严谨、善导”为教风,以“善思、敏学、勤勉、自励”为学风,实现质量立校、管理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
文化氛围: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围墙、校园路等布置教育方针、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生态文明等主题的教育标语、图片等。利用宣传栏、橱窗、走廊等阵地,布置安全教育、德育教育、艺术教育、清廉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宣传图文。利用思政课、班会课、黑板报、电子屏、广播站等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各级师德先进典型,各级新时代好少年典型,身边好人榜样等,让校园设施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育人功能和谐统一。
校园环境:学校四季如画,季季飘香,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错落有致,先后获得“市绿色生态校园”“省绿色文明校园”称号。
五、校园关系和谐融洽
关爱师生:学校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关爱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帮助残疾、留守少年儿童平等接受教育。聘请法治副校长开展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杜绝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十项行为准则》,帮助教师树立规范从教意识。组织教师参加书画培训班、阅读会、健身班等,关心教师全方位成长进步。实行周五弹性下班考勤制度,为路途遥远教师提供充足的回家时间。为退休教师举行欢送仪式,让全体教师获得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与花湖卫生院联合组织“用爱筑梦,生命接力”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提高师生的应急救护知识,为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扶贫助困:学校建立《家访制度》《贫困生帮扶制度》《留守学生教育关爱制度》,根据政策对家族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学生进行资助。每年教师节、建党节组织慰问教师和困难党员。
家校社共建:学校课余时间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便利。每学期组织两次大型家长会,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不断提高家长的育子水平。与学校所在地村委会结对共建,在文明创建、卫生创建、疫情防控、居民医保宣传、防溺水宣传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共建活动,形成家校社三方育人功能完美结合的良好局面。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安全排查:学校重视安全工作,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签订各类安全管理责任状,形成安全工作定期排查机制,对校舍设施、电器电路、燃气燃具、体育运动器械、教学设施设备、危化品存储、室外标志标牌等,开展不定期安全排查,形成工作台账。对各级专项整治排查活动,进行专项自查和回应。
各类演练:学校根据安全管理规程,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应急演练。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消防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疫情防控演练、应急救援演练等,极大提高了师生的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知识,学校连年被评为“平安校园”。
管理规范: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规范,制定宿舍管理制度,宿管员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制定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饮水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防溺水宣传教育管理制度、食堂陪餐制度、交通安全教育制度等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将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师生成长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该校在温馨校园创建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基础教育应担当的责任和使命,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理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上,做出新的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