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冰城东南隅,城乡结合地。乡间有学宫,取名为香和。追溯其历史,源远且流长。凝练和谐文化,打造和美教育。为取祥和之意,美其名曰香和。立足于本地,求实而创新。弘国学经典,扬乡土文化。绿荫场村童驰骋,冰雪地笑语欢声。小水滴点点润物,合唱团声声温馨。政府关爱送温暖,社会善款助学童。留守儿随之开朗,寒门子读书有望。遂曰:“书声琅琅、笑声朗朗、歌声朗朗!”
——摘自:《香和赋》
香和学校坐落于成高子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秉承“凝练和谐文化 打造和美教育”的文化理念,坚持“建设和美家园,营造和润课堂,打造一支坚守农村教育和洽团队”的办学愿景,以“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精彩”为育人目标,围绕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标准化、均衡发展都走在了农村学校的前列,现已成为哈尔滨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联盟第三小组的牵头学校,并带领五常、亚布力、延寿等10所乡村联盟学校携手并进,共同发展。香和人在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有信心、有能力带领联盟队友发展温馨且有温度的校园文化。
一、布局建设科学合理的“家园”
学校占地总面积14719平方米,校舍占地面积5419平方米,生均11.06平方米。室内有269平方米的艺体活动中心,可供排球、羽毛球、艺术活动和教学展示等使用。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各两间,学校五楼设为乡村少年宫,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展示活动。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葱茏,环境宜人。学生上下学路程不超2.5千米,并由校车护送到指定地点,无明显安全隐患;最大班级人数40人,无大班额现象。各班、各室配备了灭火器,自然采光良好,室内照明符合要求,有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配备了两名保安,24小时轮流值班,并安装了10个摄像头,做到校园监控无死角,学生安全与设施基本齐全 。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的“庭园”
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标准,学校2016年就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检查验收。学校教育经费充足,学校建有五人制和八人制足球场地各一个,并以草坪铺设。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充足,教学设备总价值78.95万元,生均1611元。学校有航天阅览室一间,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资建成,里面设有航天发展的历程、航天精神警示语、机器人模型、航天书籍等学习模块。操场上建有水冲式厕所一栋,满足师生入厕。学生用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且班班有饮水机,可供学生饮用开水。办学条件保障学生必备所需。
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学园”
学校坚持实施“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地,制定“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的课程目标。在配齐各科教师的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制度手册,开齐开足了国家规定的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授课,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水平。夯实教学常规是和悦之本,“和悦杯”教学大赛让香和的教师在每一次的教学磨合中,都得到了成长、历练、进步,和悦课堂应运而生。学校“三为二练一检测”的快乐教学模式在每一次的备课和校本研修中都得到有效实践。(“三为”是以教材为本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二练”是教师指导练与学生自主练,“一检测”是指香和课堂5分基础知识检测。)学校艺体活动丰富多彩,开放了竖笛、电子琴、葫芦丝、口风琴、国画、素描、书法、足球等社团,并发挥艺体教师团队优势开设了“一踢一吹一唱一画一吟诵”的“五个一”校本课程。学生们在收获着喜悦、收获着精彩,更收获着“和美”的教育下成长。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的“乐园”
学校利用楼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标识,营造良好的和美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和美”文化的濡染渗透,通过文化育人。
三风一训体现“和”理念。学校的校风是“和乐共事,求实创新”,教风是“和蔼善导,为人师表”,学风是“和悦善思,学以致用”,校训是“和谐共勉,诚实守信”。
校徽校标体现“和”风尚。学校的校徽为祥云环绕“和”字,有“祥和,美好”之意。校花为向日葵,以葵花的向阳之姿,比喻师生的向美之态。吉祥物为和平鸽,旨在鼓舞师生和谐、友爱、向上奋飞。
楼廊文化以“和美家园、和美童年、和美课堂、和美课程、和美乡村”为主题,展现和美教育的累累硕果。
校园中,梅、兰、竹、菊文化墙展君子谦和之美;绿树林、绿茵场、足球文化墙显相得益彰之和;巨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可爱的梦娃欢乐活泼,送给我们的是祥和的微笑,传递给我们的是梦的美妙。“以体树人 立德铸魂”的文化,带给了香和学子阳光、自信、快乐、敢梦,香和的孩子在顽强拼搏中改变命运。2016年,香和的小球员们与央视名嘴白岩松、宋世雄、红果果、绿泡泡等26位明星主持人近距离踢了一场友谊足球赛,并参加了鞠萍姐姐进乡村校园主持的“六一”儿童节活动。
五、校园关系和谐融洽的“甸园”
拥有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是发展特色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搭建平台”“书香浸润”“校本研修”“师德建设”等活动,打造“四有”好老师团队。通过“以爱激师德”“以情化师德”“以案促师德”教育活动,开展“三心”浸润聚合力,“三和”内化凝人心,“三美”外化树形象的师德建设活动(“三心”是指真心、诚心和信心;“三和”是指和乐共事、和蔼善导、和乐而为;“三美”是指学最美的教师、做最美的自己、育最美的学生),极大提升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尤其是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一般来讲,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更容易遇到困惑或遭遇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六年来,学校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途径,从合唱团到足球队,从教师帮扶到心灵关爱,帮助孩子们找回遗失的爱与自信。 十年间,学校资助过三个乞讨的孩子读书;多次去阿城寻找失学流浪的小亮,帮助其完成学业;远赴伊春帮助无家可归的小浩在当地继续学业;帮助被父母卖掉而被退回的小唐重返课堂;遇见常被父亲家暴的姐弟俩,苦心劝教;为父母抢劫判死刑,与姥姥相依为命的小予解决困难;时常为一些没有出生证明、没有户口的学生寻找助力途径。学校与教师们建立共同愿景,感受着自身辛苦付出与学生健康成长所带给我们的幸福。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的“田园”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学校坚决贯彻国家和农村区域关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安全减灾演练;制定突发事件和宿舍管理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守;教室卫生干净,定期消毒,按时通风,窗明几净,布置温馨舒适;制定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实行班主任、校长陪餐制度,膳食配置合理,营养均衡,饮水安全;建立校园服务评价制度,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凝练和谐文化,打造和美教育,是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学校将以和乐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熏染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努力把学校建成“和相应,美相随,和美满校园”的乡村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