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颗红星快乐童年 莘莘学子精彩成长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2日

有这样一个地方,那是大山里的一块热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是这块热土上的闪闪红星。他们沿着红七军的光辉足迹走出大山,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的快乐童年在这里度过,他们的精彩故事在这里开始,这里是颗颗红星成长的温馨摇篮——中国工农红军河池市金城江红军小学。

一、学校概况

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中心小学(2021年3月由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办公室批复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河池市金城江红军小学)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35人,教师83人。学校地处桂西北河池市金城江区西部的河池镇上,小镇以红色之旅和人文景观闻名,镇上有全国红军革命标语保存数量最多的红军标语楼,还有当年红七、红八军整编阅兵的阅兵广场等多处红军教育基地。学校创建于1907年,占地面积60亩,校园环境优雅宜人,校内有3棵500多年的参天古树和一座康熙二十八年间建造的文庙。该文庙就是学校正式建校之前的前身——凤仪书院。百年的风雨让这所古老的学校经历许多精彩感人的故事。其中1930年11月7日,也就是在红七军第三次进驻河池即将在阅兵广场整编阅兵的前一天,由邓小平同志组织的红七军第一次军政代表大会就在学校的古榕树下召开。自那以后,由红七军这支队伍留下的革命火种就在学校生根发芽。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这所百年老校传承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发扬红七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展教育,如今的校园环境优雅、办学特色鲜明、师资雄厚、设施设备齐全,孩子们在校园幸福快乐地成长。这逐渐在全区教育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特色品牌。

二、主要特色

(一)氛围浓郁的红色校园文化

学校以红军精神为主线,深入挖掘校内拥有的独特文化资源和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确立了以“构建红色校园,润泽美丽人生”为办学理念的红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及三风一训,将校园三大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了一条200米的红色走廊;在运动区的石头栏杆上悬挂中国共产党的著名起义和著名战役;栏杆的背面悬挂毛泽东主席等革命伟人的诗词作品;建设多功能红色报告厅,为观看红色影片及讲红色故事及红色才艺展示提供硬件设施;在教学区墙上悬挂红七军英雄将领以及新中国的十大将军和十大元帅的伟人像及简介;等等。让师生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校园红色教育氛围浓郁。

(二)丰富多彩的红色育人活动

1.每周一支闪亮的国旗班队伍。学校聘请了3位退伍军人士官对学生进行国旗班专业强化训练,投入4万元参照天安门国旗班的标准配置了服装和各种设备,每周一学校的升旗仪式成了校园内一道闪亮的风景。

2.日常教学结合“十八个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课前一支红色歌曲;班级每天(或每周)黑板上更换一条红色名言警句;学校每周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班级每周(或每月)一次班级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每月举行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每学期每名学生在课桌上更换一条蕴涵红色文化的座右铭;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师生红歌赛(或大型文艺汇演);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红色故事演讲;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红色文化征文比赛;每学期上一堂红色教育课,进行“红色”英模事迹宣讲报告,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每学期读一本红色革命书籍;每月(或每学期)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每月学唱一首红色歌谣;班级每学期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手抄报,举办手抄报比赛;结合大课间活动,每天一段红色舞蹈、健美操、校园集体舞;每位学生崇拜一位革命人物(了解其生平历史,学习其精神);在校园固定位置开辟“历史(党史)上的今天”栏目,每周宣传一位红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每年组织一次师生扫墓活动(或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在石壕境内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红色远足活动)。

3.重大纪念日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结合“清明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一二九”等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知识问答、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图片展览、红色实践活动、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与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的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4.定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新发展少先队员入队教育。凡新学生和新队员都要了解红七军3进河池和阅兵誓师大会的历史,参观红军标语楼和阅兵广场标语楼。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凡新入队的少先队员都要“祭扫红军烈士墓” “在纪念碑前宣誓”。学校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镇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5.组建校园“红星合唱团”。60人的红歌演唱团、60人的鼓号队以及每年级一个小组的红色乡土兴趣活动小组。

(三)多元化的红色渗透式课堂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53263”活动渗透红色文化理念,积淀丰厚红色校园文化。

“5”:语文教师每学期做好五件事。即每堂课前组织学生发表一条红色宣言,每天至少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周至少背诵一首红色诗文,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红色诗词朗诵会或红色故事演讲会,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红色诗文征文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元素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3”:品德社会课教师每学期做好三项事。即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每学期举行红色革命故事会不低于两次,每学期让学生收集红色故事或红色案例等逸闻轶事不少于两个,每年开展红色考察活动至少一次,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音乐教师每学期做好两项事。教唱红歌不低于两首,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红歌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声音响遍校园。

“6”: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加强学生行、走、集队、纪律等教育,按照革命军人的标准对学生实施“队列、跑步、形体、仪表、速度、纪容”等6个方面训练,让学生学会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集合排队齐如整,强化学生素质,让红色的革命种子穿透岁月茁壮成长。

“3”:美术教师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让学生画红色画、安排一次让学生写红色字、举行一次学生书画展,通过这三项活动让红色文化开满校园,花香果美。

(四)全能型的红色师资队伍

学校将红色教育全面渗透到教师队伍中,要求教师人人知晓家乡的红色历史、知晓长征;人人能背诵几首红色经典诗词;人人能讲一个有关红军长征和中国红色革命的故事;人人能唱一至五首红色革命歌曲;中高年级每个中队有2至5名红军标语楼的宣讲员,能借红军标语楼里陈列的图片清晰流利地向他人讲解。铸就校园精神,让红色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校“红色教育”品牌逐步形成,红色特色逐渐显现。

如今,学校的红色教育渐结硕果,温馨荡漾整个校园,颗颗“红星”在这红色温馨的校园里幸福快乐成长。2010年学校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称号,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100所快乐希望小学;2021年3月学校获得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办公室批复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河池市金城江红军小学。此外,学校连续5年在广西乡村学校少年宫科技运动会中获得优异成绩,连续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连续多年多次荣获区级心理健康辅导先进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学校、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