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盈沃土 共育青春树——潜江市高石碑镇第一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6日

高石碑一中始建于1975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乡村学校。学校曾获得国家“小星火杯”科技活动奖,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劳技教育先进学校”和“全国劳技教育先进学校”的称号,多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年年被评为市“教育教学先进学校”,被上级命名为潜江市的“明星学校”“示范学校”“湖北省教改实验学校”“湖北省绿化合格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潜江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综合实力50强学校”(评分居全省第十名)。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在各级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始终高举素质教育之旗,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打造温馨校园。

一、立足本地实际,校园布局科学合理

学校地处汉水之滨的兴隆河畔,占地98700平方米,学校片片水杉,挺拔秀丽,簇簇鲜花,飘香四季,绿化面积达39480平方米,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无潜在自然灾害。校园布局建设科学合理。一是校舍设计方面。学校现有教学楼2栋,行政楼1栋,食堂1栋、学生宿舍楼3栋,教师宿舍3栋,建筑楼坚固、适用、通风、自然采光明亮,符合国家8级抗震标准,并按标准配置了灭火消防设施。二是班额设置方面。学校有18个教学班,专任教师73人,学生960人,班额、师生比符合国家标准,并与本地适龄人口相匹配。三是安全设施方面。学校安装了60个摄像头,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从保安公司聘请2名专业保安,购买了全套安防设备,安装了一键报警系统;实施教师24小时值班,晚间安排4名教师和2名宿舍管理人员在学生宿舍楼夜班值守,切实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大资金投入,办学条件显著提高

一是升级信息化装备,让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校园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专线网速达200兆,引入“学乐”云平台,开展云平台环境下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学校在2017年,投入70万元,为每个班配备seewo触控一体机,用于课堂教学,借助信息化手段,让农村学生的课堂更加丰富立体;2018年,投入60万元,建设学生标准微机室,1∶1配置教师备课电脑,学生查阅学习资料、教师备课教学变得更加便捷。二是优化办学设施,配齐各类功能室。2018年,投入100万元,对教学楼进行了维修升级,配齐了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同时,学校还配有篮球场2个,足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塑胶运动场1个,公共体育健身器材1套,满足了学生相关课程和校园活动的开展。三是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安心从教,投入85万元新建周转房一幢25套。

三、坚持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紧紧围绕“五育并举,以生为本,尊重个性,着眼终身”的办学宗旨,科学安排课程,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2020年至2021年中考中连续两年取得全市第三,乡镇第一的好成绩。一是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尤其注重强化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劳动、心理健康等课程的开设及教学管理,教师专职程度均达100%。二是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落实减负要求,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学校每周五下午开设有足球、篮球、书法等多个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小组,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三是注重校本教研。学校组织教师开发了以学生德育、习惯养成和社会实践为序列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利用五四青年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学生走出学校,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开展各类活动,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学校努力营造润物无声的温馨育人环境,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学生心中的一方乐土。一是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比赛,师生通过读本地故事,唱民间歌曲,更加地了解家乡、热爱学校。持续开展“清明诗会”活动十四年,通过诵读清明诗词、清明祭英烈、清明踏青等系列活动,夯实了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根基。二是把师生的行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校园内处处设有教育牌、提示牌、提醒牌,时时对师生的行为、语言、仪表、礼仪进行规范。实行“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活动,通过发放“流动红旗”,掀起全校性比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竞争高潮,使得师生综合素养快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明行为。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坚持每周升国旗制度,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向国旗敬礼等,使全体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通过征文、书画、才艺展示,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持续九年积极组织“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在学校内分班级、分年级,层层推选,选出孝老敬亲代表、诚实守信典范、勤奋好学表率、友善互助楷模、文明有礼榜样,并经学区推选至市级评选。今年,该校同学获潜江市第九届“美德少年”称号。五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年十月组织学生在潜江市浩口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自我成长”教育综合实践,通过中空五项、吸管建塔、铁甲战车、团队浮桥、领导力和责任心等项目,让学生学会担当,团结协作,增强自信,磨炼意志,学会感恩,提高了核心素养。

五、关心关爱学生,校园关系和谐融洽

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协同育人工作,校园关系和谐融洽。一是留守儿童得到关爱。该校有留守学生380名,约占学生总数的39%。对此,学校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设计了“我有一双巧手”劳动技能大赛,利用劳动课教授培育种苗、开垦荒地。在元旦、中秋等节日,学校开展“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和“大型游园集体活动”,为他们送上学习用品和学校的关怀。二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心理健康栏目的专业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每周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习困难、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设置了“我的心声”信箱,收集学生的心里话,并安排李含笑和鲁洋行两位专业老师答疑解惑。三是家校社携手合作育人。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同时,学校通过线上家长学校,推送“每周学习一小时 共上一堂课”“家校共育幸福苗”等线上讲座,推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在本地镇政府的组织下,学生们在“学雷锋”日,前往本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到本地孤儿院开展“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到街上开展清洁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受教育,也让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

六、做好后勤服务,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和后勤管理的工作规定,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一是加强隐患排查,构筑安全校园。学校每周进行安全主题班会,定期进行防灾演练,对水、电、气、网等进行安全检查,周末放学组织护学岗保障学生安全有秩序离校,配备校医及时应对处理学生突发受伤。二是实施明厨亮灶,打造健康食堂。学校食堂购置了全套后厨操作设备,严格实行入库登记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每天饭菜营养均衡,不限打饭菜的次数,保证学生成长所需的营养供给。学生和家长对食堂的满意度在95%以上,多次被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授予“红旗食堂”荣誉称号。三是坚持文化引领,创建温馨宿舍。学校制定统一的宿舍管理规则,让同学们有章可循。同时,允许每间宿舍根据自选主题,打造独特的宿舍文化名片。宿舍成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审美,在墙面的部分地方进行个性化的装点布置。这一举措不仅让宿舍环境更加温馨舒适,还在无形中增强了宿舍的荣誉感和凝聚力,该校学生宿舍也因此荣获市“文明宿舍”称号。

温馨盈沃土,共育青春树。高石碑一中作为一所乡镇中学,学校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在市教育局和高石碑学区的正确领导下,为建成“教育优质、特色鲜明、学生向往、社会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奋斗,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