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普通初中,始建于1965年。学校占地面积21651平方米,绿化面积8700平方米,农场面积36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20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食堂建筑面积78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个,教师29人,在校学生200人,住宿学生120人。
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下,学校与时俱进,狠抓发展机遇,在两基迎国检工程推进、国家改薄项目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背景下,在“以文启心、以文育智、以文正己、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下,办学规模日新月异,办学业绩突飞猛进,学校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实施精耕细作,学校温馨校园建设欣欣向荣。
一、布局宜适、科学建设
学校地处皋兰县城南部五公里处,位处皋什公路东侧,毗邻县城东山南段。服务半径8千米,覆盖蔡河村、豆家庄村和文山村3个自然村,服务人口0.75万人。住宿学生来自远郊村社,由校车负责接送,走读学生上下学距离适中。学校先后修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餐厅、学生浴室、文化长廊、停车场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人防、物防、技防设施保障到位。
二、条件宜居、优质办学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达标,师资配备科学合理,经费保障全面到位。建成现代化的草坪操场,设有五人制足球场1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台8个,100米直线跑道6组,200米环形跑道六组,单双杠、吊杆等体育场地和设施齐备。先后完成了教室、各实验室及一应功能教室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配备,教室实现网络、媒体现代化,建有功能齐全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广播站、记者站、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理化生实验室、地理教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图书室、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各功能室及办公室内部设备齐全,装饰科学。
宿舍、食堂、餐厅、浴室设置科学,适合并保证学生住宿、用餐、洗浴。饮水、采暖、消暑设备齐全,全力保障师生生活必需。校园四季常青,三季常绿,花开三季,芬芳四季,绿化区域有刺柏、云杉、梧桐、国槐等十余种树木,有苹果树、梨树、核桃树、山楂树等十余种果木,有丁香、月季、牡丹、冬青等十余种花木,有番茄、辣椒、青菜、黄瓜等十余种蔬菜,绿植花卉果蔬应有尽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绿化区相对隔离,布局科学合理。
三、教育宜业、规范施教
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充分借助“新教育”“情境教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等开展教学改革和教研攻关,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使教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促进学校内驱发展。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课堂比武、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通过自主合作、师生互动、多彩课堂、生生评议、爱生机制等激活课堂,提高效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通过教代会、教师会、校委会、家委会等反复讨论,修订完善《皋兰县石洞镇初级中学章程》,教育教学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条可依,确保教师依法执教、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开发果木栽培、花卉种植、环保科技等校本课程,推进晨诵、午唱、暮省的班本课程,开展文化、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师生志趣。充分利用讲座、报告、动员、倡议、宣讲等形式开展生命感恩、文明礼仪、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晨会集会、联席会议等途径开展三爱三节、安全法制、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四、文化宜学、健康育人
学校充分挖掘国家、乡土、校本资源,深耕学校文化土壤,培植健康文化基因,真正实现文化竞搭台、师生争唱戏。学校设置爱绿护绿责任田、爱美护美责任区,分年级、班级实行包干,对学校树林、树带、农场、花坛、菜园实施常规管护和长时养护,对树种、花卉、草坪、蔬菜进行身份确认和挂牌亮相,让校园环境在静态点染和动态培育中相得益彰。
学校设置标语墙、寄语墙、荣誉墙、学士墙、愿景墙、理念墙、风采墙、校史墙,带动师生爱校如家、以校为家。校园里大屏、橱窗、标牌、展架、地标、雕塑等文化名片,引领师生建立“全球视野、民族视角”。借助“新教育”“十大行动”之“缔造完美教室”实施路径,引领师生将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雅言雅趣雅行融入教室,用活动激发、以才情铺垫,让每一间教室均可称其为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引领师生将生态家园和温馨宿舍融为一体,用健康乐观装扮宿舍,用文明礼仪丰盈宿舍。为来自县内外一百多位住宿学生共同创造馨德、馨雅的理想场所。
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元宵、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根植传统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清明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法定节日,开展国情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家长节、成长节、法制节、美食节等校园节日开展庆典展示活动。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开班典礼、毕业典礼、入团仪式、国旗班巡礼、母亲节巡礼、父亲节巡礼等节点开展仪式教育活动。
五、关系宜乐、和谐助力
学校着力开展师生对接、生生帮扶、家校合育和三结合教育,促进校园人文环境融洽和谐。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通过完善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全力落实制度保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落实教育跟进。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关爱机制。
通过心理健康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师、班主任密切跟进,通过各处室精准对接,形成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贫困生等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家校合育机制。充分利用社区走访、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实践节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将家长带入丰富的校园生活,从而实现家校合育的无缝对接。
六、管理宜时、安全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密切开展法制教育,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步推进。充分利用警校共建、院校共建、馆校共建、村校共建、家校共建方式,切实推进法治、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实效。结合讲座、演练、排查、值守等措施,推行法治教育系列化、安全教育网格化的教育机制,切实保障师生学法、懂法、用法;安全、安定、安心。随着温馨校园创建工作的逐步推进,石洞初中的文化底蕴正渐入佳境,文明程度正渐次精进。
整洁美观的环境文化,与时俱进的墙壁文化,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优雅温馨的宿舍文化,别具一格的台阶文化,创新灵动的社团文化,点面结合的课程文华,静态点染的标识文化,丰富多彩的手工文化等为学校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学校先后荣获“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兰州市两基及迎国检工作先进集体”“兰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先后通过了兰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兰州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示范校、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达标校、兰州市借鉴中英项目学校、兰州市爱生学校建设试验项目示范校、兰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兰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兰州市德育示范校、兰州市文明校园、甘肃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甘肃省德育示范校、甘肃省文明校园的评估验收。
皋兰县石洞初中从一所农村薄弱初中校逐步走来,狠抓机遇,励精图治,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走上精细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展望未来,石洞初中将一如既往,再鼓干劲、再创佳绩,争取朝着乡镇知名、县域闻名、省市有名的方向发展,为学校的教育蓝图涂抹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