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小学曾是一所“待撤并”的农村薄弱学校,生源75%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为了走出困境,学校充分挖掘岭南优秀乡土文化资源,围绕着体艺特色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实践,致力打造能赋予孩童生命温度的乡村校园。历经十七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以校园文化浸润为内涵的“乡村温馨校园”新常态,赋予了乡村孩子昂扬向上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一、系统论证学校顶层设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学校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背景对“立德树人”的新实践与建构,立足于建设乡村温馨校园的教育形态。在立场上,深挖、传承并创新地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内容上,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以课程为载体的转化以及跨学科融合,逐步迭代特色课程体系和成长平台。在形式上,注重特色活动建设与传统文化的滋养,构筑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舞台。在实践上,突出内拓外联,整合资源,深化地域文化内涵。
系统提出培养“德艺双馨 文武相晖”的飞鸿少年的育人目标,深化学校办学内涵,结合学校75%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源结构现状,像鸿雁一样迁徙到此,将其与飞鸿人文精神融合,凝练成“怀梦想、习智慧、持坚毅、行仁爱”的校园精神,并成为全体师生追求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取向。
二、整体构建文化“标识”,提升文化育人品质
学校开发了三大文化植入点:《飞鸿精神》《飞鸿誓词》《飞鸿赋》。设计了“飞鸿印”“飞鸿教育字标”“飞鸿精神字标”“标准色”等,优化了文化标识系统,贯穿于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全面提升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一)学校标识LOGO
(二)特色品牌字标
飞鸿印 飞鸿教育字标 标准颜色
(三)文化延伸品
三、着重建设“有温度”的校园景观,形成“有故事”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核心场所,比起学校的建筑之美,更重要的是赋予学校生命的温度,让孩子们参与到学校的空间创意设计、学校文化和创意构建,让孩子自由表达见解,提出意见,实现梦想,在这个参与过程中,让孩子们获得高度的校园文化和精神认同。学校逐渐形成了“一个机制,多个维度”的校园景观建设实施路径,让每一个校园景观都与师生充分链接,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一)一个机制:我和校长有个午餐的约定
“假如给你一天当校长,你会改变什么?”不管多忙,周校长每周都会选择一到两个中午到班级与学生们一起用餐。在和孩子们互动中,会围绕一个不变的话题“假如给你一天当民乐小学的校长,你会改变什么?”一次,就读二年级的周丽梅提出:“校长,我觉得学校的绿化有点少,想在校园添上一面绿化墙,让每个经过的人都能会心一笑。”当时,这位孩子的梦想打动了周校长。周校长邀请她:“那你可否帮忙到学校走走,看哪一面墙适合打造绿化墙?”周丽梅小朋友像肩负起了神圣的使命,愉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她跑到周校长的办公室,自信地告诉校长,学校飞鸿馆左边的一面空白墙最适合以绿化装饰 。于是“萌芽墙”诞生了!
“我和校长有个午餐的约定”逐渐成为学校为孩子们创设圆梦空间的一种特别的机制,从此校园内出现了孩子提出的小飞鸿杂货铺、济南椅、一亩方园……
(二)多维度的校园文化建设
1.重构校园文化景观
对学校主题景观精心规划,总体布局。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地方都充分运用,构建育人大环境。让学校的建筑、景观、布置、装饰均体现出学校的育人价值且与每个孩子互动,如:承载着孩子们梦想的“时间胶囊”、因为一个孩子而出现的“彩虹跑道”、三年级老师提出的“攀登者”以及智能化与校园的场景充分融合、让评价看得见的“小飞鸿杂货铺”等,学校的一景一物都有孩子们和老师的参与。
由加拿大的吴同敬先生出资捐赠,由体艺科组的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的车,由全校孩子出设计稿,美术科组的老师和国画苑的孩子绘制出来的“小飞鸿杂货铺”。
小飞鸿杂货铺与学校“悦评悦好”评价系统的一体化实施。这里凝聚了每一个孩子对好行为的期待和认同,“小飞鸿杂货铺”成了学校最热门“打卡地”。
2.构建行走中的美术展览长廊
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每学期开展的“人人一项艺术作品”活动中孩子们艺术作品的载体,构建行走中的美术展览长廊。教室门口、走廊及楼道成为了孩子们艺术作品的展示区。教室门口的艺术作品实行每周一更换,功能场室及厕所门口的艺术作品实行每月一更换。
孩子们心中的南狮·印象墙
3.打造学生适性学习、生活的能量场
班级的文化建设就像鸿鹄在迁徙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芳洲,为远飞的鸿鹄提供水草,所以学校致力于打造民乐小学学生适性学习、生活的一个课室场景,让这个场景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加油站。为此,学校对每个班级的区域进行了重构,分为五个场域:班务栏、荣誉墙、班级读书角、班级创意空间、班级发展愿景墙。
班级创意空间
讲有故事的教育,做有温度的校园。让每一处景观都有与之创造者的鲜明故事,而故事也必将承载着不同时期的价值与梦想,在历久弥新的时光里,慢慢地积淀为每一个民小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四、深化创生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增进德育价值整体效度
搭建“3典礼·3仪式”“小飞鸿梦想计划”“小飞鸿文化节”等“N”个成长平台,实现“飞鸿文化”的软着陆,深化文化育人的效度。致力于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于多彩特色活动中。如: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是学校特有的育人活动方式。学校通过仪式来感染每一位学生,帮孩子记录每一个成长的足迹。
五、部分深化创生校园文化实践的艺术作品
学校创造性的转化传统文化以及校园文化,使其成为学校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深化创生校园文化,创编了一系列寓德育于体育艺术教育之中的原创舞剧和歌曲。
舞台艺术原创剧作和音乐原歌曲一览表
《风雨飞鸿》剧作表现的是孩子们犹如出巢的鸿雁,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不气馁,在团队的鼓励与支持下,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展翅蓝天的鸿鹄。节目与学校风雨连廊景观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成为了学校传统节目与新生开学典礼必看的剧目。
《狮道》剧作阐述了狮道是一个舞狮者应该遵循的一种道义,坚守的一种精神,传承的一种文化。而学校的校园景观和南狮武术是这个艺术作品的基因密码。
学校17年来不遗余力地行走在本土文化探索、实践的路上,致力于建设乡村温馨校园,让乡村校园赋予孩童生命温度。在满载着生命温度的校园文化上,以校园文化涵养人,沁润孩子的心灵,唤醒孩子成长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