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美丽优质学校,建设乡村温馨校园——肥东县草庙学校乡村温馨校园创建经验介绍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肥东县草庙学校地处肥东县牌坊乡草庙集村,是2014 年由原肥东县草庙学区中心学校和原肥东县草庙初级中学合并组成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农村学校,现辖一所中心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学校现有 9 个教学班(幼儿园 2 个),共 188 名学生,30 名教职工。秉持“办人民身边的好学校”为宗旨,肥东县草庙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习、生活和文化环境建设,努力创办一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美丽优质的新学校。根植乡村、依托乡村、服务乡村, 草庙学校努力发掘自身的发展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建设校园生活体验式的、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富有特色文化气息的乡村温馨校园。

一、科学合理建设,规划引领“布局美”

2016 年,肥东县草庙学校被合肥市教育局确定为“合肥市第三批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试点学校”。借助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肥东县教体局给予学校大力支持。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规划,草庙学校决定“移师北上”将原来分散的小学部整体迁至原肥东县草庙初级中学所在地。根据《肥东县草庙学校创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工作方案》,经过三年发展建设,现校园占地面积约 33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3250 平方米。学校周边是万顷良田,环境宜居宜学;校园功能区划合理,师生生活区居北而座,教学区和活动区紧邻南边,三大功能区呈品字形布局; 校舍宽敞明亮,配套设施安全无公害;整个校园布设了高清安全监控设备,校园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工作到位,学校保安 24 小时轮班值守,做到了以人防为基础,以物防为保证,以技防为核心的保障机制,为广大师生构建和谐美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高标准装备配置,打造学校“环境美”

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设工作中力求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建有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实验楼,共有 12 间教室,均配有海信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均广泛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农村学生同样可以在信息时代的知识海洋里乘风破浪。学校还专门设立了音乐室、美术室等专业学科功能室,其中配套的教学器材均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立了一间 50+1 台电脑的计算机教室,确保人人一台机;图书室藏书 9800 册,人均达 52 本之多;配有一间现代化教学录播室,可以将精彩的教学过程记录、保存;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捐赠草庙学校一间梦想教室,配备 25 平板电脑,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课堂;学校还建有 250 米环形塑胶跑道,内嵌2 米的轮滑跑道和小学生足球运动场,其中轮滑特色体育项目为肥东县中小学独此一家并屡次获得过优异成绩;此外,学校还利用地处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设了创新实验室创新试验田,创新实验室内有鸽舍”“鸡舍”“兔舍农具陈列室等;肥东县李光俊数学名师工作室, 为学校的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研平台;建有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之家。学校生活区建有一次性可容纳 200 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男、女生宿舍各一栋并专聘生活老师负责管理,24 小时保障学生在校生活起居;36 套教师周转房供有需要的老师使用。草庙学校现已接通百兆移动宽带,基本实现了 WiFi 校园全覆盖, 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所需。

三、提升办学质量,丰富教育“内涵美”

草庙学校始终坚持把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而维系这条生命线的血液就是建设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共有教育教学一线教师 30 名,其中本科学历 18 人,专科学历 10 人,配有音体美专业教师。

学校立足长远发展,确立了“尚美善行,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草庙学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制定、颁布了《肥东县草庙学校章程》《肥东县草庙学校创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工作方案》《肥东县草庙学校尚美课程体系》等规章制度。学校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分别制定了《肥东县草庙学校教师综合评价体系》《肥东县草庙学校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摒弃过去单纯以教学、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的评价方法, 形成了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推动课程改革长远发展。

草庙学校围绕“尚美善行,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尚美润德”“尚美启智”“尚美健体”“尚美优艺”“尚美促劳”的学生培养目标,分别开设了“尚美诵读”“尚美环保卫士”“尚美禁毒”“尚美珠心算”尚美轮滑”“尚美烹饪”尚美面点”“尚美纸艺”“尚美四季实践等校本课程。每逢重要节日节点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如清明网络祭扫、义务植树节、学雷锋日公益活动、庆六一文艺节、法制手抄报展览、红蜻蜓足球赛、轮滑系列表演赛等。为服务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草庙学校制定了详尽的集中备课制度,积极对接李光俊名师工作室开展教研交流活动,从各个方面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化成长。

四、塑造四美文化,弘扬校园“风尚美”

步入草庙学校大门西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字形主干道旁四季常青的绿植,绿意盎然,错落有致。左右是两栋整洁明亮的主教学楼,其间教室墙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分别以“形象美”“乐学美”“健康美”“才艺美”“劳卫美”为主题进行文化布置,既普及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也展示了学校成果,而楼道两侧是“美的瞬间”系列照片,记录下了师生参加各种活动的温馨场景,楼道拐角则设置为开放式的“诚信书吧”, 阳台走廊吊牌文化展示了以爱国、责任、梦想、教育、学习、勤奋、惜时、励志、习惯、创新、快乐与幸福 12 个主题的名言警句。移步四美广场,一块形似“美”字的天然巨石矗立中央。美源石镌刻着草庙学校“尚美善行,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还记录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美”的诠释:“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源石两侧分别陈列了“美的环境”“美的少年”“美的教师”“美的课堂”——四美文化墙。校园的正中央是高高耸立的国旗,学习、生活其中的每一个师生

都默默守护着五星红旗。校园运动区坐落在西侧,崭新的现代化操场还设立了观众看台,富有徽派建筑风格,十分庄重,上面展示有 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旁的“启智湖”和“百草园”, 还有一排排长凳,让心灵得以净化、智慧得以开启,是广大师生学习、生活最为温馨的场所。在这样十分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下, 学校逐渐形成了“审美、尚美、知行、善行”的校风,“爱生善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和“明志、诚信、乐学、多思”的学风。

五、构建文明校园,共建家校“和谐美”

草庙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于地方教育事业,注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出台了《肥东县草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用制度约束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美育于心,美化于行”,学校还加强文明礼仪教育,重视学生的行为教育。见到老师说声好,老师也给予学生礼貌回应。学校严禁出现违反师德的教师行为,也坚决杜绝学生校园欺凌现象,美育让校园处处充满了和谐的欢声笑语。

草庙学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比较突出。学校提倡每个老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机制,对建档立卡或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的学生实行包保联系制度,努力让辖区的 5 个自然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的道路上“一个不能少”。学校建有留守儿童之家,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留守儿童之家的关爱电话也缩短了留守儿童和外出父母的时空距离,架起了学校和家庭共育共护的合作平台。学校的图书室、功能室、音体美器材等每周固定时间给有需要的学生使用,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草庙学校与辖区五个自然行政村村委形成联动机制,在教育扶贫、安全监护等方面齐抓共管,切实维护好地方百姓对子女教育教学的需求。学校多次与当地乡政府合作开展“全民文化月” 活动,师生编排精彩的节目奉献给父老乡亲,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学校在百姓心目中的满意度。学校经常组织少先队员前往肥东县牌坊乡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给老人们打扫卫生、送演出。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草庙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搭建了良好的家校共育交流渠道。正是因为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肥东县草庙学校被评为 2016 年“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六、安全重于泰山,呵护师生“生活美”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草庙学校常抓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不放松。先后出台了《肥东县草庙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肥东县草庙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等,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学校针对寄宿生实行专门化管理,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专聘两位专职生活老师,实现 24 小时值守,督促学生保持宿舍环境清洁卫生,被褥、洗漱用品、生活物品摆放整洁有序,并按时进行通风、消毒,确保校舍窗明几净,布置舒适温馨。学校食堂由后勤总务处直接负责,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做好饭菜留样。学校还每天安排值班领导和值日教师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学生有什么需求可以及时汇报给陪餐的值班教师和领导。草庙学校切实做好了广大师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多次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认定为平安校园

经过多年发展,肥东县草庙学校先后荣获“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合肥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合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肥东县文明校园”“肥东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合肥市家教名校”等称号。

草庙学校将继续努力,为师生构建一所令人满意的乡村温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