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温馨育人环境,促乡村孩子健康成长——多伦县五号小学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多伦县五号小学位于多伦县西南,距县城70公里。西面与河北省沽源县接壤,属大北沟镇五号村辖区,是一所小幼一体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5750平方米,建筑面积6213平方米。现有学生175人(含幼儿园),教师22人,9个教学班。近几年学校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加大校园建设力度,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如今,校园环境幽雅,设施齐全,是孩子们理想的乐园。教学条件日趋完善,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教人民满意的学生”这一宗旨,科学施教,教研兴校,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明理、智慧、有为”为校训,以“合作、善思、创造”为校风,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求真”,把孩子培养成有礼貌、会学习、勤思考、乐合作、擅创造的有为少年。

一、建设清新优美的基础环境

几年来,学校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建设的有利契机,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在统筹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改善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抓校园大环境建设。校园建设布局合理。宿舍、食堂等生活区设施齐全,2018年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塑胶操场投入使用,绿地、硬化地等活动区域分布合理。学校的各种校牌制作规范精致;教师办公室做到布置优雅大方、整洁卫生、富有文化气息;教师与学生宿舍布置温馨。校园其他各功能区、功能室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使校园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息的理想场所。

(二)抓公共区域文化建设。在校舍内,走廊两旁,悬挂着精心装裱的师生书画美工作品;校舍外,空白墙壁上,蕴意深远的古诗与古色古香的壁画交相辉映,既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技艺,又营造和衬托了深厚的校园文化气氛。美化校园墙壁,真正做到了让墙壁说话,发挥了它们的育人功能。

(三)抓班级文化建设。学校统一制订了学习园地,根据各班不同的文化特点,提倡各班级在兼顾规范的同时,适当创新。并组织全校师生参观示范教室,进一步提高了各班级美化档次,为全校同学营造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四)抓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寄宿制学校文化建设的的一个重要细胞。良好的寝室文化是学生健康成才的必要条件,学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立足“整洁、文明、健康、和谐”四大重点,在政教处及宿舍管理老师的精心规划下,学校寝室文化氛围大为改观。每一间宿舍,经过宿管老师和孩子们悉心布置,既温馨又各具特色,步入室内,便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除了学校统一的布置、就寝制度等,通过改善寝室的卫生,初步达到了影响学生意识、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

(五)抓饮食文化创设。学校根据中华饮食文化特点,对餐厅进行了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装潢,既有饮食文化的介绍,又有科学、营养配餐的要求,遵循温馨、卫生、科学、节约的规范化管理要求,针对是否排队就餐,是否浪费食物、是否节水节电,是否大声喧哗等问题,进行检查活动,规范师生的就餐行为,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塑造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高级层次。学校从“书香校园”建设、“诗香校园”建设着手,根据本校实际广泛开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和凝聚学校力量的“阅读汇报”“赛诗会”等活动,形成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一)“读书汇报”浸润书香校园。学校每年拔出专用经费,添购新的图书资料和报刊。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在班级开辟读书角、阅报栏,还向学生开放阅览室,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通过经典阅读和开展“教师读书汇报”与“学生阅读汇报”活动,一大批师生受到文学的熏陶,学校书香氛围浓郁。

(二)“诗香校园”启迪智慧人生。学校在校园空白墙上装饰了“诗配画”,各班级读书角均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学生诵读的古诗词书籍。其次,学校将校园诗教融入到学生一日生活中。清晨,校园音响播放优雅的古诗词吟唱,学生带着欢快的心情走进教室。墙壁上的诗词欣赏,让孩子们赏心悦目。为了让中华诗词牢牢的的扎根于校园,学校充分利用每一块育人领域、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校园充分诗化起来,让学生有意无意之间接触和感受到中华诗词的魅力,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化氛围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学校还通过竞赛来促进诗教工作,讲古诗词故事、古诗词背诵比赛等,营造浓郁的诗香氛围。

(三)加强学生劳动文化的建设。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此大背景下,学校开发了校务劳动、农事农活体验课,并积极与家长沟通,开展了家庭劳动。同时,还开展了劳动教育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魅力。

三、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安全工作放首位。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学校有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并积极开展防震、防火逃生演练,严格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师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做好防火、防盗检查,做到警钟长鸣,杜绝事故隐患,确保了师生安全,学校安宁。

(二)教育教学质量缓步提高。以“多伦县教学质量提升”为契机,召开了教师座谈会与家长座谈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循循善诱,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各个方面主动发展。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可以说,全校师生在这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同时也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体育文艺共进步。体育艺术教育因为缺乏专职教师,所以一直是农村小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但学校始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认真贯彻《学校体卫工作条例》,以体育艺术课、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为平台,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扎实开展运动会、艺术节、红歌赛等活动,全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大力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加强体育课外活动。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在县级运动会中获取得佳绩:“2019年多伦县中小学毽球比赛农村小学组亚军”“2019年多伦县‘县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农村小学男子组亚军”“2018年多伦县中小学毽球比赛脑农村组男女双冠军”等。

(四)举办班级专题会。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倾向性问题和时代热点文化,举办专题班会,如“心理健康知识”“法律知识”“文学作品赏析”“校园礼仪知识”“青少年道德修养”等,及时地向学生开展了有关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温馨校园建设工作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最终目的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学校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学校的文化建设内涵上不够丰富,特色上不够明显,下一步,学校将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紧紧抓住“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这个工作重点,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谐发展”这个目标,励精图治,求实创新,从高从严,从真从美,全方位提升学校品位,从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和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