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基本情况
八十九团中学是地处艾比湖西畔、阿拉山口西南、双河市西郊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始建于1963年,校园占地面积732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166平方米,绿化面积22392平方米。在编教师90人,在校生647人,27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2个班,学生359人,高中7个班,学生315人(均为艺体特长学生),全校有少数民族学生194人,寄宿生219人(均为高中学生)。学校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体育馆、报告厅、智慧云课堂、校园电视台、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学生食堂、塑胶运动场等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学的基本标准。
学校在兵、师、团各级党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师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润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想,完善“悦艺润德”的管理体系,建设“耕艺乐教”的教师队伍,构建“逐艺勤学”的学生团队,开发“修艺立人”的课程体系,探索“悦艺高效”的课堂模式,开辟“多元育才”的发展道路,实现“多元成才”的育人目标。
二、我们的校园,美观、美丽、美景
多年来,八十九团历届党委都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创建了美丽舒适温馨的育人环境。八十九团中学的校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处处是风景,处处有故事。雕塑(孔子雕像、日晷建筑)、楼名(润德楼、励学楼、求真楼)、都彰显了建筑之美、艺术之美;墙壁、走廊、过道的空间悬挂格言牌和装裱过的字画等,彰显了艺术之美,这些又形成了校园文化的力量,优美的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改变人,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三、我们的老师,专业、专心、专长
学校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每学期开学前我们都组织全校教师收看《黄大年》《李保国》《张桂梅》等优秀典型事迹纪录片;每学期期末放假前我们都要组织老师们进行读书分享和学习培训分享;我们以模范为引领,以榜样为力量,开展了《Ta改变了我》《我爱八十九团中学》《我的成长故事》《我的育人故事》等征文活动,通过讲自己的故事,讲学校的故事,讲身边人的故事,老师们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能力,而且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做有故事的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学校有丁文泽兵团美术名师名家工作室、张鸿利师市剪纸名师名家工作室、陈竟雄师市武术项目名师名家工作室、吴宝师市书法名师名家工作室,在名师名家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下,八十九团中学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
四、我们的课堂,互学、互动、互助
学校坚持推进“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学习方式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将能力差异、学习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搭配在一起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质疑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独学、互学和老师的指导下学”。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独学”任务,学习小组完成“互学”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的任务即共性问题由师生互助共同研讨解决。学生通过课堂上的互学、互动、互助,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课堂主体的回归。
五、我们的作业,有时、有量、有质
双减背景下,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管理尤为重要。学校积极探索,制定了《89团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和《89团中学作业公示制度》,为作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和监督指导。在作业设计上,由各备课组统一把关。所设计习题做到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多样性,尽量做到少而精。作业布置分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借助课后服务,通过小组互助、教师面批等方式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辅导问题。同时,拓宽作业的认知,例如:体育锻炼作业、家庭劳动作业、动手实践作业等。作业上形成了学科教师、班主任、教务处三个层级的管理体系,即教师负责学科作业布置,班主任负责协调当日所有作业总量及时间控制,教务处负责收集监督当日所有作业情况记录,定期对各班作业实际完成和教师批改情况进行检查核对,及时发现亮点、问题,及时改进;最后,教师对作业完成情况和批改情况进行反思,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通过重视作业设计,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作业有时、有量、有质。
六、我们的校园文化,育人、爱人、启人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组重新扩充了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内容 ,新写了校歌,全校师生也以这些新的内容为目标,贴合师市教育局所提出的“课堂模式”的转变,呈现出教风的提升、学风的浓厚,起到育人、启人的教化。学校的民族学生与自己的任课教师都进行了结对,践行着“三进一交友”的活动;工会每年都有“励耕”计划,每年都在资助学校有困难的教师;2022年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全校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也开设了心理课,也接受了一些学生的心理咨询,及时疏导了学生的不良情绪。
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去读书;初中生化组还带领学生在校区开辟出小块田地,让学生种植管理蔬菜,开展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生态教育。没有疫情时每年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老人打扫卫生、去关爱看望老人;每年都会开展校运动会、“12·9”文艺演出纪念活动,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2022年10月疫情严重时,学校全体领导班子、全体高中教师、全体高中生全部封闭在校园内正常开展教学,从早操、做核酸、早读、上课、进食堂就餐、晚自习、查宿舍,全程有相应的教师陪伴;周五晚上组织学生在多功能厅观看爱国主题电影,周末错峰让学生洗浴、休息;还专门给生日在10月的教师、学生买了生日蛋糕,给大家过了一个主题为“一岁一礼,一寸欢喜”难忘的集体生日。
在这期间高中部还自发涌现出了志愿者,主动把各个团场家长给同学们送来的衣物用品一件件搬到教学楼,再分发给每个班的同学;出早操、做核酸、排队打饭中也有他们有序组织的身影,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青年的担当、奉献精神。我们学校是个有温度、有爱的学校,学生沐浴在爱之中,也会涌现出更多有正能量的学生。
七、我们的校园安全,规范、保障、完善
学校班会课,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
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习惯的养成,按时间节点进行相关的主题教育。针对校园卫生、宿舍卫生让学生每天践行劳动教育;同时学校每年也请法院有关人士进校对学生们进行普法讲座;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也定期举行防震、防火灾演练,让学生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或让学生学会使用灭火器,保障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高中学生寄宿,有健全的宿舍管理制度和学生应急就医机制,有24小时专人值守;学校食堂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能够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宿舍以及教学楼都配有饮水机,能定期更换滤芯;在宿舍、食堂管理上建立了反馈评价机制,在不断地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在校的老师以及宿舍管理人员,全程、全员、细心地陪伴着学生,校领导们巡查校园、课堂参与陪伴,很好地保障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学校更关注这三类学生:一是性格不太合群或暴躁易怒的学生,二是有重大疾病的学生,三是家庭特困生。班主任针对不同学生建立档案,有谈话机制,有心理疏导,其他任课老师对这三类学生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适时教育疏导。2023年学校联动双河市慈善机构,为初中家庭困难生进行了捐助。
八、我们的特色,有声、有色、有名
学校从2000年起步开展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原来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的特色项目, 形成了以美术为龙头,体育、音乐共同发展的态势。每周五下午初中学生可到不同的活动室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训练打篮球、打乒乓球、剪纸、练习书法、练习武术、学习舞蹈等,而高中生也有各自的时段进行美术、音乐、体育的专业学习及训练。这涵盖了美术、音乐、篮球、武术、乒乓球、剪纸、书法、机器人等多个项目。累计有800名美术专业学生先后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上海戏剧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有420多名学生的作品分别荣获全国、自治区、兵团等奖项。美术教育的成功探索,助推了学校体育、音乐的发展,有120多名体育专业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石河子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有103名音乐专业学生被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希望由这里升起,才华在这里展露,大师从这里起步。
九、我们的朋友,交往、交流、交融
《新教育》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一是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二是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三是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八十九团中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交流方式,加强与湖北荆州友好学校的交流合作,做好兵地教育融合结对帮扶工作,引进湖北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志愿者,助推学校教育教学新发展。学校每月举办一次和湖北荆州友好学校开展线上交流、专家讲座和空中课堂活动;常态化地和博乐市蒙古中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教师交流、学生互动、研讨研学,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十、我们的骄傲,有你、有我、有大家
我们深刻感受到“你帮我,我帮他,大家帮大家”的教育力量。八十九团中学在上级党委的关心帮助下、在社会各部门和兄弟学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校师生团结拼搏、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兵团文明校园”“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兵团科技创新十佳学校”“师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师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师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师市教学质量优胜奖”“师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师市特色办学先进单位”称号。八十九团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走在了五师第一梯队学校的行列,正在向兵团名校和五师优质学校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