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育花蕾 暖情满校园——黑龙江省虎林市宝东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5日

黑龙江省虎林市宝东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创建于1978年,于2003年实行集中办学,于2011年被批准为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合格学校。学校坚持秉承“用文化和细节做教育、以质量和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2017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强力推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进程。

一、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宝东镇宝兴村,服务于周边11个村屯学生入学,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178名在校学生,35名在校教职工,先后有两位国家劳模,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4人,6人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称号,拥有县市级骨干教师4人,是一支作风踏实,教书育人、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校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楼1950平方米,配备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综合教室等多功能教室;生活楼面积2030平方米,其中食堂面积676平方米,宿舍面积980平方米。为建设美丽乡村校园,近年来,学校加大硬件投入,铺设塑草地运动场3090平方米,悬浮地板排球场地、篮球场地1040平方米,为学生打造优质运动场地。2021年旧锅炉改造,更换生物质锅炉,教学楼、生活楼采暖管道改造、更新,楼体外墙面保温等工程,保障了师生在冬季也能有温暖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2021年完成所有教室、办公室更换护眼灯照明,覆盖面积1300余平方米,为师生视力健康起到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二、教学环境

学校2011年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教育技术装备、器材配备达到省级2类标准,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4万元,学生用计算机40台,学校藏书3785册。

学校环境幽雅,校园文化浓郁,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是鸡西市标准化小学。学校现拥有100M企业光纤、有线网络进入到教室,教室全部投入智能一体机信息化教学设备;网络计算机教室,配备学生电脑40台,教师每人配备办公电脑;校园内AC+AP模式,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全校师生及家长全部纳入宝东小学智慧教育钉钉管理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家校共建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学校通过信息技术2.0工程和校本培训,引领教师深入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课、展示课和教师常态课中,由信息技术支撑起的高效课堂。近几年,先后有十余位教师制作的课件获各级奖励,有八位教师获得过省、市级优课和精品课奖励。在黑龙江省第六届机器人运动大赛获先进单位称号、获黑龙江省智能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三、生活保障

宝东小学集学、住、吃、行一体化管理,秉承“用细节和文化做教育”,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课程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实践活动、日常管理等全方位落实育人目标,构建学、住、吃、行一体化德育体系,打造温馨幸福快乐成长校园。

1.学生宿舍分男女生两层管理,每层设有独立洗浴间、洗漱间、卫生间。4人宿舍室内整洁明亮,舒适温暖。宿舍精细化管理,宿舍教师管理细致、体贴,将养成教育、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培养住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学习独立生活技能。宿舍管理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刊登,学生在这里有明亮、整洁的生活环境,为孩子上学提供优质住宿环境。

2.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独立设置烹饪间、备餐间、面食间、粗加工间、消毒间、清洗间、库房,餐厅面积284.6平方米,午餐全体师生就餐人数达两百多人。食堂卫生高标准、严要求,地面、水池无卫生死角,餐具、备品光亮如新,管理水平被评为市A级标准。两百多人用餐能够做到有序排队,安静用餐,践行光盘,保持卫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用餐习惯。

3.每天上下学学校有6辆客车接送走读学生,学校进行路队护送规范管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维护秩序的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

4.坚持精细化管理,值周有检查,有评比,有整改,有鼓励,养成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及班级管理。

抓养成,见成效,2021年10月六(1)中队荣获“鸡西市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学生刘可欣荣获“红领巾奖章”三星章荣誉;2022年5月贾文溪同学荣获“鸡西市优秀少先队员”光荣称号、刘可欣同学荣获鸡西市“红领巾奖章”四星章荣誉,并推向黑龙江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

四、校园文化

学校依托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坚持内涵发展,以德为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承“勤勉文雅 和谐进取”的校风,秉承“精心做事 用心做人”的校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具有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自信向上,诚实守信,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少年儿童。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打造“书墨飘香、艺体纷呈”的校园文化。

1.环境育人润心灵

蓝天白云、绿树红墙,绿荫荫的绿草地、鲜亮亮的运动场,操场四周绿柳如画,青松成荫,海棠丁香点缀其中,绿化面积3000余平方米,课间学生在树下“饲养”蚂蚁,在绿荫下读课文,背诗词,音乐课跑到室外歌唱,优美的育人环境陶冶孩子们心灵,宝东小学美丽的校园像孩子们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在这优美的校园里幸福成长。

校园处处洁净、廊厅明亮,争创一流的卫生管理;“墙、廊、厅、室”文化建设突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打造立体化、多维度、凸显主题的育人氛围。校园内布置中华传统节日布板、中华历史文化布板,教学楼内走廊布置二十四节气常识画,学生时不时在这些传统文化布板前看一看,读一读,三三两两讨论讨论,发挥了校园文化墙潜移默化育人功能。

2.书墨飘香积底蕴

开放的图书阅览室、班级读书角,不再让图书静静地“睡”在图书室,图书由班级自行管理,自主阅读,开展诵读经典、朗读竞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从阅读中汲取净化、美育师生心灵的力量,诠释“勤勉文雅 和谐进取”的宝东小学育人校风。

将硬笔、软笔书法教学纳入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书法写字,师生共同参加书法学习,全员的参与形成全体师生对书写的重视,将汉字书写教学融入到日常每一节课教学中,为学生能写一手好字打下基础。每学期开展多次书法、写字展示和比赛活动。学校走廊文化建设展示师生的书法作品,让书墨香飘校园。

3.艺体纷呈助成长

开设小巧手手工社团、多彩版画美术社团、排球社团、滑冰社团等多种艺体课程。多彩纷呈的艺体活动落实学生艺术、体育、美育教育。跳绳比赛、中长跑比赛、队列会操等体育运动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学习运动技能,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在六一运动会的筹备过程中,鼓乐队训练很辛苦,但没有一个学生放弃、退出,这就是学生意志力的塑造过程。

4.劳动实践育品质

种植自由小菜园,现在学生已经吃上了自己种的菜;食堂值周劳动,每周都要安排一个班级参与一次食堂劳动,负责餐前管理、餐后卫生打扫;包包子、包粽子,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蒸制。在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学习技能,塑造劳动品质。

5.科技创新向未来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科技素养,激发学生探究新科技的兴趣。开设机器人教学,在全国第二十三届信息素养大赛小学组创意编程鸡西选拔赛中,学校两位同学进入鸡西前十名,并代表鸡西出征省级复赛。

学校有四名同学分别在省教育厅和省机器人协会组织的全省智能机器人比赛中荣获冠军,二十多名同学在全省智能机器人比赛中分获季军、一二三等奖。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机器人运动人才培养基地”,全省机器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由于活动开展的较好并且成绩突出,2019年暑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学校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邀请该校五年二班程泽同学代表中国远赴日本参加了“2019暑假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公费交流活动”,这项殊荣在鸡西市还是首例。

几年来,学校先后多次被鸡西市教育局、虎林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师风先进集体,鸡西市文明单位,虎林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全和谐校园,好习惯示范校;学校先后被评为虎林市一类学校,被鸡西市教育局授予标准小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校风正、师风正、学风正标兵单位称号,连续三年受到鸡西市人民政府先进集体标兵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