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守志,兰芝常生——安吉县杭垓中学温馨校园创建经验介绍材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理论发源地,有一所农村寄宿制乡村中学——安吉县杭垓中学,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安吉县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农村中学之一。学校位于安吉西北部,与安徽省广德县、宁国市接壤,在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的地域环境中,造就了优美的学校环境、温馨和谐的校园。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长足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示范校,浙江省心理健康示范校,湖州市科普示范校、湖州市书香校园,安吉县禁毒示范学校、健康促进示范校、美丽党建示范校等。

一、培育校园文化,塑造温馨校园环境

(一)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布局合理,各类设施齐全,现有13个教学班,540余名学生,教职工5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411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645平方米。建有300m塑胶运动场及65m×45m的足球场地。学校教学设备按省I类标准配备,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竞赛辅导室、心理健康辅导室、工会活动室等各类功能室和网络、多媒体、白板等现代教育设施。

(二)校园环境优美。学校一墙一角皆景,校门口古老樟树高大葱郁、宣传长栏主题常新、文化墙体润物无声、花坛亭楼赏心悦目、科普园区创新无限。还有五层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师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师周转房等设施。

(三)培育校园文化。学校一直秉承 “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大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走“德育立校、质量兴校、文化强校、特色名校”办学之路,以文明校园创建和校园特色创强夯基,以“静心守志,兰芝常生”为校园文化铸魂,代代杭中人精心守志,一笔一画育人,在守正创新中永葆初心不改,致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犹如兰花般的高尚品德。

二、强化党员服务,营造温馨育人氛围

(一)“三亮三比”示范引领。学校开展党员模范带头服务师生活动,在每层教学楼都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党支部开展“三亮三比”活动,即“亮身份、比作为;亮岗位,比贡献;亮成绩,比风采”,在活动中不断促进党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提升,积极引领全体教师师德素养和能力素养快速发展。

(二)结对帮扶相互成长。实施“一名党员承担一节公开课、一名党员结对一名青年教师”活动,每位党员教师在教学上争先创优,积极发扬带头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针对混合寝室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学校特别分配了育人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进行指导,每周四次深入所联系的学生寝室指导并记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周一次召开党员寝室管理会议,配合班主任、德育处,多点着力,提升学生素养。通过党员教师结对学生寝室,形成了“美丽一个宿舍,带动一个班级,影响一个年级”良好氛围。

(三)带头服务温馨校园。学校党支部每月组织党员教师进乡村、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我参与、敬老院送温暖、送菌菇”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校园“红马甲”“文明劝导岗”和“党员护学岗”服务活动,风雨无阻温暖师生。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还配置了专业的党员心理辅导教师,每个工作日中午向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开放咨询。同时,为不断提升党员教师心理辅导质量和服务水平,党支部定期联系杭垓镇妇联等单位到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师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立足乡土资源,打造科普特色学校

(一)建立一心六区科普园。学校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地域资源禀赋,打造科普特色育人校园。围绕“一个中心,六个园区”的学校特色教育科普,即“智农创新中心、灵芝培育区、菌菇种植区、四季花卉区、古树名木区、修篁翠竹区、中草药种植区”等农业科普实践园,强化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如校园中草药种植区,学校借助杭垓镇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及自然条件优势,组织学生从认识身边常见的中草药开始,到种植常见中草药,再到了解常见的中医知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实践能力,更拓展了学生知识结构、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成长。中草药科普园的日常护理全由学生负责,这里既是科普基地,也是劳动实践基地,在2020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见证了我国的传统中医的重要作用,倍感自豪。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18年,学校成功申报“省级资助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智农创新实验室”,这也是全市义务段学校唯一获得省级资助的创新实验室。学校充分运用省配“智农科普创新实验室”的先进设备,组织学生针对市场购买的灵芝种子种植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开展学生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学生们在科技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成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成功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制种技术,制种后种植成功率达99.5%且灵芝粉产量每株达15克左右。此后,学校又先后组织多个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进行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猴头菇等18种菌菇制种技术研发且均取得成功。在这一次次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勇于突破自我的创新实践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大大提升了学校农业科普的内涵。

(三)发挥特色育人功能。学校以科普特色育人为基础,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如今的校园,实验研发中心,思维创新的火花,熠熠生辉。灵芝培育区,学生大手拉小手,在一届届老学员的带领下,向新学员传递着求真细致的学风。四季花卉区,花团锦簇,红黄相间,彰显着校园的热情与团结。菌菇种植区,拌料、杀菌、接种、培养,有条不紊,每一步都体现出学生的智慧与才能。古树名木区,“两山”理论的校园践行地,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讲述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修篁翠竹区,是师生开展主题党日和团日活动的最佳场所,在精彩纷呈中共话师生成长。“一个中心,六大园区”,正处处活跃着师生的身影,处处都展示着师生的风采,也彰显着校园特色育人的风采。

四、坚持五育并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开展教学改革促发展。学校将科普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发了“菌菇种植科普”“中草药生长研究”“珍菌秀菇”等优秀校本课程,其中,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珍菌秀菇”获湖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等奖,并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学校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打造以“培养兴趣、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实践体验”四大板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本课堂,形成了交流互助、善于倾听、敢于展示、勇于创新、合作开放的学习新样态。学校还定期开展校园运动会、庆元旦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得到了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浙江教学研究》封面封底曾全面介绍杭垓中学。《安吉新闻》刊载了关于杭垓中学“智农创新实验室”的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学生在研究性劳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体验劳动快乐的事迹。学校所荣获的特殊教育、劳动教育成果,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广大影响。

(二)开展联盟共研促成长。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和学区、市县等多所学校结成教学联盟,实行区域共研,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学校先后参与“五峰山教学区域联动”“安吉县师徒结对共研共学”等活动,在办学理念、班级建设、课堂打造和师生共建等方面深入交流。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依托校本教研,开展教师青蓝工程、教研节、教学比武、网课录制、公开课等活动,不断增强校本培训效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近三年来,学校多次承办县级教学活动,教育局领导对学校特色课堂、办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累计40余人次获奖,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累计150余人次获奖,这对于一所乡村中学来说实属不易,得到了县教研员的多次表扬。

(三)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打造具有杭中特色的“兰芝好少年”学生评价体系。采取班主任德育导师制、问题首遇制、学生一日常规等多种措施,推进“三全”育人落实。利用晨会诵读、国旗下讲话、班级主题教育、学校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家委会驻校、家长开放日、班级家长会以及书香家庭评选、千师访家、师生走访慰问等多种措施,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同频共振,构筑起德育教育的强大磁场。同时,针对学生来自于农村,40%是留守儿童的情况,学校多措并举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关爱帮扶,因人而异采取差异化的帮扶措施,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热爱学习、品德高尚的新时代中学生。

不忘初心,静心守志;不负韶华,兰芝常生,杭中人将继续走特色、内涵、品质发展之路,进一步优化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校吸引力凝聚力,建设环境优美、温馨和谐校园,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