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参加2023年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过程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作为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以下是我在培训中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作为学生人生的引导者和倾听者。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还记得之前上课的时候曾经无意间说到学生课下见老师主动问好这件事,当时有一名学生说,他们给老师打招呼,有的老师不理睬。由此可见,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平日里的一言一行看似无意,其实在学生的心里,也许已经深深地扎根。
二、作为教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首先要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要善于调控情绪,尤其是上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比如学生睡觉、不听课、各种说话等违反纪律的时候,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幽默地化解,保持心理的平衡非常重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乐于贡献,作为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授课即可,还需要备课,写教案,教学计划以及反思,包括培训提高自己等一系列活动,因此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自己学校的中职生,这部分学生心理特征比较特殊,学习方面能力较弱,学习上没有动力,自控能力不强,有严重自卑感,但反抗意识强烈。面对这些具体情况,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教书育人始于初心使命、臻于如磐匠心。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品格修养、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教育才能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次培训,虽然是线上培训,但是可以让老师们利用课下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是我们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