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的理念进展方略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王定华 发布时间:2021-06-02

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力图用三年时间将原本基础扎实、素质良好的中小学名校长,造就成为理论功底深厚、人文素养宽广、家国情怀浓厚、办学治校突出、实践创新显著、社会担当积极、示范引领给力的教育家型校长,以便让他们在本地乃至全国发挥领航作用。对这些校长学员,宜实行个性培养、情景培养、跨界培养、课题培养、精准培养、协同培养。对领航工程的情况,需要认真总结、科学反思,以便改善培养方案,力争做得更好。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当代中国,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重大历史交汇期,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突出内涵发展,着重强调校长队伍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的发展理念,避免走进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当用的局面。在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开展能力建设的同时,实施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造就高端教育人才,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

一、名校长领航工程的理念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慰问教师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中小学校长也是教师,上述要求完全适用。2015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遴选确定一批培养基地和专家,并经各省份推荐择优选定一批中小学名校长学员,之后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建立指导关系,这些名校长平时各在本校,定期集中研修。名校长领航工程,对一批原本优秀的中小学名校长再进行精心培养,抓住这些关键少数,有利于辐射带动广大校长提升办学治校能力。这些学员都是名校长,领航工程希望他们名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名”在信念坚定。名校长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尚的师德至关重要。可以肯定地说,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中绝大多数是好的,但个别校长违反师德行为时有发生。在领航校长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把提高校长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治学治校全过程,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领航校长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率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领航校长热爱祖国、奉献人民、投身教育。

第二,“名”在思想引领。教育是心灵的沟通、灵魂的交融、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对话,名校长应该成为具有教育思想的学者。名校长和普通校长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教育思想。一位名校长,不仅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1]名校长要多认真研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观点、理论理念,注重继承和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广泛涉猎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管理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想象,掌握规律。没有思想的名校长,只是在当地有名气而已。而有丰富教育思想的名校长,就可以归入教育家的范畴了。教育家并不神秘,教育家也不遥远,教育家正朝我们走来,教育家就在校长中间。

第三,“名”在实践创新。领航校长应多从当下的教育实践提炼,主动了解经济社会变革的趋势,准确把握新时期学生成长的特征,扎根基层,循循善诱,立德树人,默默奉献,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通过实践去检验,通过检验去反思,通过反思去提升。陶行知先生本人身体力行,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则用“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情趣、改造世界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当中,在河北、重庆等多地创办乡村学校,开展乡村教育的实践创新。新时代的名校长更要着眼于国家大局,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着眼于素质教育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勇于创新,砥砺前行。“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努力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培养学生,力图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第四,“名”在社会担当。名校长不仅要办好自己的学校,还要具有使命担当。名校长的思想水平、价值追求、办学境界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未来,其使命已经超出了办好自己的学校。所以,名校长理应多一些家国情怀,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胸怀天下、心系未来,把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意识,通过思想研讨、送教下乡、支教讲学、工作室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和引领有需要的地区、有需要的学校也得到发展。

二、名校长领航工程的进展

自2015年4月正式实施以来,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精选58位中小学校长,调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养基地参与,做到了“四个结合”:中央搭平台和地方给舞台相结合,海外研修和国内访学相结合,导师指导和个性培养相结合,工作室建设和精准帮扶相结合。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提供了“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为名校长的“长”、教育家的“冒”提供理论滋养,搭建发展平台,创设百花齐放、争相竞艳、奋勇争先、人才辈出的环境条件。[2]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对名校长的培养和支持更加重视,力度较大,实践探索比较丰富,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明显。

一是教育部进行了顶层设计。教育部在总结各省市区名校长好的培养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培计划”,系统设计了卓越校长领航工程,推出了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和名校长领航班。2015年至2018年,教育部指导名校长领航项目办公室先后举办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在线主题研讨活动、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中期成果展示及总结交流研讨班、集中研修活动、培养基地负责人工作会议、海外研修等活动,制定《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为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培养工作提供了有效管理和有力服务。

二是各基地开展了精心培养。2015年至2018年,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8家培养基地按照整体规划、个性指导、训用结合、连续培养、协同创新的思路,各展所长、不断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益求精,铸就卓越教育领导高地,精准辐射,搭建思想引领互助平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创新培养模式,引领校长专业发展,培养教育家型校长的卓越品质。北京教育学院紧紧围绕“夯实专业功底,助力名校长领航”这一主题,扎实推进研修活动。人大附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实践成果以及生成性资源,关注学员校长的办学成效,促进校长学员及其学校的发展。广东二师“任务驱动”下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综合采用大数据精确分析名校长发展基础,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助推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和学校创新发展。华南师大搭建异质共学平台、主题引领促进思想凝练,汇聚多方资源为学员成长搭建平台。江苏二师聚焦主旨、秉承逻辑、融通课程、情智共生培养名校长。浙江外国语学院坚持行动性、现场性、辐射性、推广性相结合,为名校长成长搭建脚手架。

三是名校长付出了辛勤努力。2015年至2018年,首期名校长领航班参训校长克服工学矛盾,认真研读名著,撰写研修笔记,参加集中学习,开展学校管理案例研讨、办学诊断研讨,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素质能力。他们参与名校长论坛,开展专题调研,分赴美国东部、西部开展教育考察,通过多种方式总结、凝练自己的办学思想。其间,共发表论文379篇,出版著作107部。发挥领航作用,深入教育实践,培养本地校长,帮扶薄弱学校,参与送教下乡,开展巡回讲学,传播教育智慧,助推其他校长专业成长,提升办学理念水平。

四是各方面给予了积极肯定。2015年至2018年,首期名校长领航班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各界媒体对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工作的宣传报道,让名校长领航班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报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合办栏目“中国好校长的领航者”系列和名校长工作室系列、校长周刊,对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系列报道,为传播名校长的教育智慧,推广他们的办学经验作出了突出贡献。北师大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中小学名校长领航丛书”,涵盖了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所取得的一批优质培养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参训校长的教育情怀、时代特色、精神风貌,为我国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和教育家型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提供了一套鲜明范式,代表着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最新最高成果。

三、名校长领航工程的方略

2018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3]中小学校长还必须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18—2022年) 》,提出:“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正式启动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即“双名工程”,完善国家与地方基础教育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2018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遴选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等13家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分别承担培养任务。对于培养基地来说,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准确把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常态,认真研究引导名校长培养规律,在首期名校长领航班的实践探索基础上,引导有潜能、有思想的名校长走上大师之路,再培养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域的拔尖创新领航骨干人才。[2]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主持开展了师生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本人有幸参加座谈会,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4]这一号召不仅适用于大学教师,也适用于全国1578万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30多万名中小学校长,并为新时代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指明了方向。各地各校都应当对标要求,理清思路,把握方略,科学实施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将名校长领航工程引向深入。

一要开展个性培养。深入了解每位名校长的成长轨迹、优势特长、短板不足、个性特点,认真诊断每位名校长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潜心观察其自身变化和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帮助其实现各得其所的成长。[5]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导师与名校长双向交流制订学习规划、开展项目合作、发表论文成果等形式,进行个性化培养。要鼓励名校长独立思考、积极表达,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和挖掘其想象力、创造力。

二要开展情景培养。名校长是否能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关键在于岗位实践。各培养基地应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在名校长领航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融入国内外优秀学校教学与管理案例课程,展示学校情景,分析影响因素,运用换位思维,把距离拉近,把自己摆进。要从名师名校长最为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感兴趣的专题入手,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并根据学习情况妥善调整培养方案,为名校长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学习发展机会。

三要开展跨界培养。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往往是广泛涉猎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知识渊博的人才。只具备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教学与管理涉及的综合问题,也很难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因此,各个培养基地应当为名校长学员搭建广阔发展平台,不设围墙,打破天花板,提供尽可能开放的培养环境。做到跨学科、跨学校选课,甚至跨区域选课。以跨学科培养模式,拓展名校长文化视野,提高其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全方位素质提升。

四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能够极大地促进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的科研氛围,调动名校长及工作室成员参加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名校长专业素养向更高水平提升的方法。应引导名校长围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研究,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持续研究问题,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在学习、工作、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创新型的名校长。

五要开展精准帮扶。名校长领航班学员要对乡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同行提供帮助。那里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总体上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存在理念滞后、动力不足、缺少专业引领等方面的问题。各培养基地要通过工作室建设,开展精准帮扶,促进“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引导名校长关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落实党中央的精准扶贫部署。要通过组织影子培训、跟岗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带动中青年校长成长。通过交流任职、管理咨询等方式,支持薄弱学校管理改进。通过课例示范、集体教研等方式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通过组织学生结对把手帮扶,定期开展互访交流等活动。

六要开展协同支持。纵观名校长成长、成家,都必须具备个人努力、组织培养、岗位锻炼、领导关注、机制激励五个核心要素。中小学名校长的人权与事权在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区域理念文化、规章制度、环境氛围都对名师名校长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各个基地要主动督促协调各地,把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工作纳入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名校长培养工作中的战略规划、管理使用、激励机制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将“选、育、用、管”有机融合,探索构建“公开遴选、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跟踪管理、择优使用、动态调整”六位一体递进培养链条,统筹兼顾,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刘利民.名校长的使命与担当[J].中小学管理,2016 (9) :1.

[2]于维涛.首期名校长领航班群体的结构性分析和发展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6 (5) :57-61.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1-20) [2018-06-11].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

[4] 王定华.造就高素质教育队伍,推动“双一流”建设[N].人民日报,2018-05-30 (12) .

[5]杜洁云.卓越校长的人格特质与专业特征研究:以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定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08期